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磁标记技术对心脏左心室壁上的点进行追踪,继而计算出左心室壁各部位位移、主应变,通过对四位健康人左心室壁心基部的应变解析,发现其周向主应变的大小在14-19%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2.
应用MRI对心脏进行平面有限元应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磁共振技术对心脏左心室壁上的标记点进行追踪,继而进行位移、主应变的解析,并对健康人与病变人的心脏进行对比分析,定量地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原有电生理心脏模型基础上,我们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复合材料理论建立了一个电生理-力学复合双心室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右心室心壁在收缩期的三维运动进行仿真分析。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心肌的纤维旋向、心电兴奋产生的心肌收缩力。心室壁位移、最小主应变(E 3)等用来表征心室的运动。仿真结果与加标记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仿真结果还表明,虽然心基部位移最大,但最大收缩力却发生在心尖部,这个结果用一般的动物实验或人体实验是难以得到的。因此,电生理-力学复合双心室模型对于今后进一步评价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冠脉造影正常者心肌纵向应变,探讨该方法可行性的同时了解心肌的形变力学特征.方法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d tracking image,3DT)是基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全容积实时三维数据进行自动的室壁运动追踪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24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测量左心室内径、容积及功能,应用3DT技术测量左室心肌前间隔、后间隔、前壁、侧壁、下壁、后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共18个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冠脉造影正常者左室整体运动协调一致,纵向应变为负,收缩期整体峰值应变为-14.27%±4.29%.心尖段峰值应变绝对值最大,基底段最小.心尖段与基底段、中间段各室壁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段与中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可通过纵向应变评估冠脉造影正常者左心室心肌形变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肌能量运动图技术(PMI),在显像困难病人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例因肥胖、肋间隙狭窄、肺气过多而致超声心动图显像不理想的患者和15例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的室壁情况作了观察。结果 28例观察对象的二维图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对心梗死后患者不仅可清晰观察室壁运动,而且可对室壁厚度进行准确测量。结论 PMI是一种有效改善心肌显像困难病人二维图像质量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能量运动图技术( PMI ),在显像困难病人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3例因肥胖、肋间隙狭窄、肺气过多而致超声心动图显像不理想的患者和15例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的室壁情况作了观察. 结果 28例观察对象的二维图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对心梗死后患者不仅可清晰观察室壁运动,而且可对室壁厚度进行准确测量. 结论 PMI是一种有效改善心肌显像困难病人二维图像质量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80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特异度、敏感度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对左室内径异常、左房内径异常、右房内径异常、右室内径异常与主动脉内径异常等检出率与金标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为75.00%(3/4)、 98.65%(73/77)、 91.25%(73/80),与金标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豚鼠左心房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了确定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左心房的分布情况,将CT-HRP注入豚鼠迷走神经下神经节,顺行标记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豚鼠左心房的分布。结果,在左心房壁内观察到了大量的HRP阳性的顺行标记神经纤维和终末样分支,对这一发现与以前用同样方法研究沿交感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些纤维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背景:左心室边界的准确分割是对左心室运动及形变进行分析的前提。由于受带标记线心脏核磁共振图像中标记线强梯度的影响,对左心室内膜的提取变得非常困难。 目的:为了抑制标记线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值-方差能量图的纹理分析方法。 方法:首先对局部最小值和方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能量图;然后利用中值滤波滤除能量图中的伪影并保持边界;最后,应用GVF-snake模型提取左心室内膜。 结果与结论:针对标记线在心脏MR图像中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值-方差的纹理分析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标记线。结果提示,对使用该纹理分析方法生成的能量图应用GVF-snake模型可以较好地提取左心室内膜。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检测是诊断人体心脏疾病的重要方法,然而心电图检测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诊断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病情。另一种预测和诊断这种心脏疾病的方法是心磁图检测。心磁图检测是一种非接触式、无创伤、快速检测缺血性冠动脉疾病的方法。目前国际上对心脏磁场的测量主要利用基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的磁力仪,由于SQUID必须在液氦的低温环境下才能工作,其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均很高,难以推广。本文报道了一种脉冲泵浦式原子磁力仪的心磁测量技术,测量灵敏度达到1 pT/Hz~(1/2),并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磁场的变化。利用这种原子磁力仪在常温环境下清晰地测量到了人体的心磁信号,这是国内首次用原子磁力仪实现对心脏磁场信号的探测,该成果将促进人体磁场测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曾彬  武智晓  张静  易欣  马乐乐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3):12-13,88,90,85
目的:检测心外膜细胞标记基因Tbx18介导的Cre重组酶在双转基因小鼠心脏的表达及分布。方法:将Tbx18-Cre小鼠与ROSA26报告小鼠交配,收获不同怀孕天数(12.5天、13.5天、14.5天)的胚胎,用PCR技术筛选双转基因阳性胚胎,取阳性胚胎心脏进行冰冻切片、X-Gal染色。结果:PCR检测每只小鼠胚胎中约一半胚胎为双转基因阳性,这些胚胎心脏的心外膜、左心室壁及室间隔均可检测到X-Gal阳性的蓝色细胞;且随着胚胎心脏的发育,蓝色细胞显著增多。结论:心外膜细胞标记基因Tbx18介导的Cre重组酶能有效地在双转基因胚胎小鼠心脏表达,表明Tbx18在心脏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心磁图     
心磁图是对与心脏运动相关的心磁信号的描记结果,是生物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心磁图的测量方法,正常人体的心磁图和人体异常心磁图的研究情况,并讨论了心磁图相对于心电图的优点和应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Mimics对心脏进行三维重构,用3-matic进行模型优化以及模型误差分析,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做速度分布假设,基于UDF宏文件对左心室室壁运动编写程序,将血液视为非牛顿流体,采用动网格技术研究不同血压对左心室血液流动的影响。模拟发现当左心室收缩时,压力梯度明显,内部压力减小。当左心室舒张时,内部压力逐渐增高。二尖瓣口处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血压升高,左心室内剪切应力持续增大,极易破坏红细胞结构,产生溶血现象,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从动脉壁零应力状态出发的应变分析方法[16] 基础上 ,对四条白兔的颈动脉进行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分析。动脉壁的应力分析采用了冯元桢的七参数模型 ,并假设动脉壁是由连续均质的、不可压缩的、具有三维正交各向异性的材料组成。动脉壁的力学实验是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19] 上进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多曲线数值拟合 ,得到了反映动脉壁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几何尺寸组织定量分析法测量动脉壁静态工作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生物组织固定技术 ,发展了一种直接测量动脉壁内应变分布的方法 :组织定量应变分析法。并用该方法测量了白兔颈动脉壁在 5 0mmHg、10 0mmHg、15 0mmHg、2 0 0mmHg模拟生理载荷状态下的应变分布。将测量结果与应用张开角应变分析法得到的理论应变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用组织定量应变分析法直接测量的环向应变分布与由理论分析得到的环向应变分布较为一致。这表明组织定量应变分析法是一个可行的直接测量动脉壁内应变的方法。同时 ,本文通过白兔颈动脉环向应变测量结果证明了均匀应变状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李成  宋伟 《解剖与临床》2011,16(4):346-349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在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做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心肌运动的应变及应变率,能更准确的评价心肌整体与局部的功能.结论: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查无角度依赖性,其判断室壁运动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优于以往相关超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低盐饮食条件下慢性肾衰大鼠的心脏蛋白质谱,探索限盐对慢性肾衰大鼠的心脏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设为假手术组(Sham组,6只)和慢性肾衰组(CRF组,6只),术后第10周低盐(0.02%NaCl)饮食干预14d,然后取心脏左室游离壁进行蛋白提取及酶解和肽段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标记,最后经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Q—Exactive质谱仪进行蛋白质质谱分析。结果运用iTRAQ技术对低盐饮食条件下慢性肾衰大鼠的心脏蛋白质组进行了研究,共鉴定了1833种蛋白,构建了心脏蛋白质谱;其中226种蛋白发生了差异性改变,主要具有结合、催化活性等生物功能,涉及代谢、转运、生物过程的调节、应激等。结论成功构建了低盐饮食条件下慢性肾衰大鼠的心脏蛋白质谱。  相似文献   

18.
应变率成像在胎儿房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胎儿房性心律失常时心肌结构力学及形变学影响的应变与应变率研究,评价胎儿心律失常时对心肌应激状态、运动传导就及功能的影像。方法对检出的77例胎儿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12例、65例为频发性房性早搏(PAC))进行VVI成像技术分析,检测心律失常时胎儿心肌运动速度向量变化及对应变与应变率影响,对照组80例心率正常胎儿。结果胎儿SVT12例中7例持续发作48h者治疗前心室率250—310bpm,均合并心衰及出现水肿,VVI速度向量振幅明显降低,其应变与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阵发一陛SVT5例VVI速度向量振幅-过性降低,心肌应变与应变率无变化;频发PAC组示早搏时速度向量振幅改变,且运动方向同步,心肌运动三维数据定量可显示旱搏及代偿间期的三维模式,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VVI成像通过心律失常心肌结构力学变化解析胎儿心律失常,特别是对胎儿心动过速时的快速心率可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及应用M型扫描法确认心动周期使胎儿心肌应变与应变率分析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9.
动脉壁非线性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理论方面,作者提出了一个三维理论模型分析动脉壁的非线性力学性质。该模型假设动脉壁是各向异性、局部正交对称、不可压缩和非线性弹性的。引进了一个含有七个物理参数的三维指数型应变能函数,并由该函数详细地推导了动脉壁非线性弹性本构方程及增量形式的应力和应变关系。在实验方面,本文讨论了研究大血管力学特性的实验方法,对六只狗的胸主动脉离体血管段进行了测量研究,得出了主动脉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曲线及七个参数的值,并由这些参数,根据本文的理论计算出主动脉的增量弹性模量。结果比较表明,本文理论模型是能很好地描述动脉壁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有关利用菲立磁体外细胞标记研究选择的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而研究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报道目前仍是空白。目的:观察利用菲立磁和转染试剂体外磁性标记食蟹猴骨髓基质细胞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取食蟹猴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使用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骨髓基质细胞,普鲁士蓝染色、电镜和锥虫蓝排除实验等方法鉴定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食蟹猴骨髓基质细胞的效率和细胞的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菲立磁可以高效率地标记骨髓基质细胞,标记效率在99%左右。光镜和电镜下骨髓基质细胞胞质内分别可见细小的蓝色铁颗粒和许多包裹铁颗粒的囊泡。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活力、增殖和分化等能力没有明显影响。提示菲立磁可以用来体外标记食蟹猴骨髓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