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意图:进入大班后,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越来越感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此,为发展幼儿语言领域前识字学习的核心经验,我在幼小衔接区域投放了“有趣的汉字”操作材料,以期通过实物图片、  相似文献   

2.
白杰 《儿童与健康》2023,(11):85-86
<正>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张娟 《儿童与健康》2023,(11):46-47
<正>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产生担忧、恐惧、焦虑等情绪,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好奇与向往。《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在身心准备中建议:“发现每个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兴趣点,多从正面引导,减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压力和负面感受;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面对面交流、体验小学课堂等方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其心理健康症状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生活、学习气氛,使孩子心情愉快。幼儿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缺失,家长期望带来的压力和“劳累”、“没有成就感”、“幼儿难于教育”等都强烈地困扰着教师。当前幼儿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身疾病、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倦怠等,其中对职业不满意的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我们从幼儿教师的所带年龄班、班主任工作、婚姻状况、学历等方面诃查本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几何经验,这在他们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老师组织数学活动的宝贵资源,更是幼儿展开几何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激活并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幼儿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获得不同活动阶段的经验内容,促使幼儿从经历走向经验。  相似文献   

6.
成艳 《家庭育儿》2020,(2):0057-005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理和自律能力,学会与他人与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可见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教师开始把视线从“集体活动”转移到“一日生活”,把教育理念从“学什么”转变为“怎么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自主、自发的兴趣,关注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与能力,可见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在幼儿整个学习框架中的重要意义。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具体表现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常常在班级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为剖析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具体表现,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儿深度探究课程案例,通过追踪、观察,聚焦幼儿行为,发现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教育契机,我们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自主、自发的生活环境,同时以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艳玲 《家庭育儿》2020,(2):0179-0179
人们常说: “一个快乐,与人分享会成为两个快乐;一个痛苦,与人分享就成为半个痛苦。”与人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规范与持续深入发展,幼儿的分享行为日渐凸显,在幼儿的一日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道路成长的基石。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学前教育的问题上越来越严重,案例中教师根据班级中出现的“争抢现象”,通过在物质分享上紧抓机会,在情感分享上更是紧追不放,积极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相似文献   

10.
<正>最新研究表明:幼儿早期数学能力对其未来各个学科的学习成绩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未来在科技前沿领域的工作人员需具备更强的数学能力,因此,帮助幼儿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尤为重要。由于幼儿本身年纪较小,更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而把数学核心概念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不但能够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幼儿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因为数学知识点有时隐藏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所以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的方法应对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并发展幼儿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条理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巨人的花园     
设计思想 在艺术教育领域,《纲要》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冬多数情况下,我们要想改变幼儿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们的认知。文章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同伴交往过程申的重要事件进行仔细观察,客观记录,引导幼儿对整个事件过程中自我和同伴的行为、想法进行沟通、分析,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通过认知来进行同伴交往中的不适宜行为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闫佳 《儿童与健康》2014,(10):51-53
设计意图: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对于“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要理解抽象的、数的多一少一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就要以有趣的情景游戏等方式设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相等、形象的量来代替抽象的数。“纲要”中指出: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所以“找朋友”这个活动是在情景中开始,结束于情景。体现了“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区域活动“纸箱探秘”游戏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开始,让幼儿自己尝试、探索“钻山洞”的各种玩法。接着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掌握了侧身钻的动作要领,为下面的过“单人山洞”、“双人山洞”做好了铺垫。然后,要求幼儿在掌握了侧身钻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能侧身钻过纸箱做的各种“单人山洞”和“双人山洞”,感受游戏的快乐。活动由易到难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意图:到了大班阶段,幼儿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其探究事物的动力更多来源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例如,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管子之后,幼儿会尝试将各种东西放进管子,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自己的发现:“××可以通过,××不能通过……”那如何为幼儿的学习搭建鹰架,让学习更加深入呢?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节  陈起萱 《卫生研究》1998,27(5):334-336
1997年对广州市4所幼儿园的1300名儿童及其家长以及203名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题卷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饮食行为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挑食、吃零食等。在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学校及家庭因素中,母亲和教师的营养知识以及父母亲的饮食行为最为显著,家庭收入对儿童饮食行为未见明显影响;另外,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中较少涉及有关儿童营养及饮食行为的知识,对幼儿的饮食行为尚未起到明显的影响。提示:今后的营养教育计划,除对家长和幼儿教师进行营养知识培训外,还应以幼儿能接受形式,将有关营养和饮食知识穿插在幼儿教学内容中。  相似文献   

17.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提示,人总是习惯按“社会标定”来“整饰”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别人对自己的某种评价。这让我联想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是否也存在一种不断变更的角色期待?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存逐渐形成,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他们喜欢在生活及游戏中以某种角色的标准要求自己,例如我们常常在角色扮演区里发现孩子们交流说:“不对不对,收银员应该要用温柔的语气和顾客讲话,而且算钱不能算错。”  相似文献   

18.
分礼物     
设计思想在新年的日子里,孩子们会收到许多礼物。面对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礼物,幼儿充满了喜悦和分享的欲望。在与礼物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会自然的产生一系列的数学行为:计数、比较、分配等,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等这些对数学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活动,把它引入到幼儿平时的品德生活当中,引导幼儿从小与经典同行,做有“德”之人,从而促进幼儿长远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三方面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和育儿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节  熊蓉 《实用预防医学》1997,4(3):132-134
目为了解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对广州市四所幼儿园的13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低下,及格率仅为29.5%,育儿行为不够合理.其主要喂养误区为不能合理地为孩子选择食物.存在一些广东传统的、不科学的“凉”“热”禁忌,但绝大部分的家长具有良好的接受营养教育的态度,他们最希望获得营养教育的途径是:广播电视等公众传媒以及营养咨询和讲座。提示:在幼儿家长中进行营养教育应在利用公众传媒的基础上,加强有营养专业人员参与的咨询和讲座的力度;营养教育的内容则在全面宣教营养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宣教食物的营养价值,贫血与佝偻病的预防,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及纠正广东传统的、不科学的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