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此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动物药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生化分离技术、蛋白质组学、DNA分子标记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方面,并提出了动物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药鉴定中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鉴定中应用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遗传诊断技术)是利用任何生物种或个体都具有的特定DNA多态性,通过直接诊断分析DNA的多态性,避开遗传特性表现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数量性状遗传或部分与完全显性的干扰,快速准确地测定DNA的差异性。本文就近些年利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中药进行鉴定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草属植物进行遗传标记,以探讨该属植物分子层面差异性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对于这方面的总结并不多见。本文以甘草属植物在遗传多样性、变异种质的鉴定和系统发育构建等方面研究的应用现状为线索,总结了甘草属植物研究中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间简单重复序列区间、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和DNA条形码及其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甘草属植物后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3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属级的鉴定能力以选出最适合在中毒现场快速鉴定有毒植物的分子技术. 方法 选取毛茛科、大戟科共18种19份有毒植物叶片样品,用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基因组DNA,分别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简单重复序列间标记(ISSR)和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属级),使用NYSTS、SPSS、PAUP、MEGA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3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果 准确性:RAPD技术未能鉴定样品的属级,ISSR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8%和100%.可靠性:RAPD技术与ISSR技术主观影响率分别为44%、26%,条带重复率分别为47%、45%;DNA条形码技术trnH-psbA片段扩增成功率与测序成功率均为100%.时效性:从总DNA提取开始至得到最终鉴定结果,RAPD、ISSR、DNA条形码技术耗时分别为8.5、9.0、42.2 h.可操作性:RAPD与ISSR技术的鉴定工作可在普通实验室完成,DNA条形码技术的鉴定工作则需要特殊的测序设备. 结论 初步认为DNA条形码技术是比较适用于突发有毒植物中毒事件中快速病因判定的分子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概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组学、DNA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旨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和结论: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在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DNA分子标记技术诞生以来,DNA作为物证材料在案件侦破、司法鉴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DNA检测技术、PCR技术的发展,检验标记的增多,理论的不断完善,法医DNA检验技术向着准确、灵敏、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法医DNA技术能够越来越好地满足刑事侦查和司法审判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中药炮制机理进行研究,着重分析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总结经验基础上,研究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核磁共振分析技术以及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炮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结果:通过分析可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炮制机理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药在现代医学中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国内当归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当归组织培养、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做了综述。结果当归组织培养的专题文献共17篇,研究方向侧重于愈伤组织培养。近10年间,当归生物技术的研究集中在DNA分子标记技术。结论当归组织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有待转化,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活跃,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在PCR技术和RFLP标记技术基础上发明的新的分子标记技术。本文简述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其在药用植物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5S-rRNA 基因间区碱基序列鉴定繁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定民间药繁缕(Stellariamedia)的方法。方法首次利用DNA分子鉴定技术对繁缕及混淆品牛繁缕(Myosotonaquaticum)进行了5SrRNA基因间区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DNA序列和限制性酶切谱可以用于鉴定繁缕及牛繁缕。同时对石生繁缕(S.vestita)、长叶繁缕(S.longifolia)及垂梗繁缕(S.radians)进行了5SrRNA基因间区的PCR扩增和测序,认为上述5种植物各自的DNA序列和限制性酶切谱可用于繁缕属分子系统学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药用植物繁缕的鉴定及繁缕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参和其他中草药的遗传学鉴定(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chemical and genetic methods used in authentication of ginseng, especially the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satellite genotyp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authentication of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CM hinge on the authentication of their botanical identities. Analysis of well-characterized marker compounds is now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herbal material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CM, eg, ginsenoside profiling for authentication of Panax species. However, in many herbal speci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lant changes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s, which lowers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authentication methods. In the light of the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genetic tools are now considered to provide more standardized and reliable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of herbal materials at the DNA level. These genetic tools include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蛇胆的DNA分子标记鉴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运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药材蛇胆的真伪,以克服目前仅依据形态、显微特征及理化性状进行鉴别的不足。方法 分别从药材蛇胆的胆衣和胆汁、原动物棕黑锦蛇的肌肉和胆汁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得到约400bp的12SrRNA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测序研究。结果 从少量药材蛇胆的胆衣和胆汁中可提得足够用于PCR扩增的DNA模板,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表明同一动物的胆衣和胆汁、肌肉和胆汁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DNA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中药材蛇胆和胆汁的鉴定,提示该技术也可用于其他动物分泌物类型药材的鉴别。目前市场上药材蛇胆来源较复杂,需加强质量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23株灵芝栽培菌种的DNA指纹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收集23株灵芝栽培菌种为材料,从DNA水平上探讨不同产地的灵芝菌种的差异。方法从247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县有较高多态性扩增检测能力的引物9条,对23株灵芝菌种进行RAPD分析。结果以其中的两条随机引物S17和S1005进行扩增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大部分灵芝栽培菌种,作为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The data generated by DNA array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the molecular "portrait" of a particular 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 sample. Although the emotional reactions could range from revulsion to adoration when viewing those portraits, as it might be when viewing some contemporary art, array technology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way researchers approach many biomedical questions. With its ability to monitor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ens of thousands genes simultaneously, microarray technology has been able to identify "markers" for complex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While massive amounts of work lie ahead to validate those marker genes, many researchers are turning their attentions to the low-density, focused arrays. When incorporated with current knowledge on specific biological pathways, these specially tailored macroarrays may be better fitted for purposes such as diagnosis, drug discovery and validation, and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clinical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国内不同产地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引物,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国内50个不同产地的白及。结果 RAPD技术扩增产物经琼脂凝胶电泳检测,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S8,S9,S14,S19,S23,S25,S28,S29,S30,S31)条带清晰的引物,10条引物共扩增出88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的DNA条带数目为81条,占总数的92.05%。每个引物能扩增出5~11条DNA条带,平均可扩增出8.8条;扩增最少的引物为S19,扩增出5条DNA条带;扩增最多的引物为S29,扩增出11条DNA条带。而每个引物能扩增的多态性DNA条带数为3~11条,平均可扩增出8.6条。结论 不同产地的白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可有效应用于白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DNA提取方法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提取的DNA的纯度及结构完整性是进行基因工程各项研究所必需的条件。近年来一些新的或改进的DNA提取纯化方法不断出现,本文对从陆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海洋生物提取DNA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