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邻下腔静脉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紧邻下腔静脉肝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腹内预置下腔静脉阻断带,先在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下用彭氏多功能手术剖解器(PMOD)行刮吸法断肝术切除肿瘤;当明确肿瘤侵犯下腔静脉,需作血管修补或切除吻合时行全肝血流阻断。结果:27例侵犯或发生于肝尾叶的肝癌和60余例Ⅷ段或Ⅵ段巨大肝癌紧邻下腔静脉者,均得以顺利切除术,仅2在全肝血流阻断下行下腔静脉壁部分切除候补。结论:绝大多数紧邻下腔静脉的肝癌可在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静脉血流阻断术(SHVE)在复杂肝肿瘤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246例复杂肝肿瘤切除手术中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统计分析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病理诊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从2000年1月~2007年7月,在复杂肝肿瘤切除手术中246例肿瘤采用了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根据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完全SHVE(阻断第一肝门和所有主肝静脉,Total SHVE)145例,部分SHVE中阻断第一肝门和右肝静脉54例,阻断第一肝门和左中肝静脉47例.3例因术中发现瘤体侵犯下腔静脉壁而改为全肝血流阻断.结果 显示血流阻断过程中患者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仅外周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轻度升高.术后患者无死亡发生,总并发症率为24.8%,平均住院天数为9.6 d.结论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尤其适合用于位于第二肝门未侵犯下腔静脉的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3.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肝切除术的方法及优点。方法膏眭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壁与肝实质间间隙,建立肝后隧道放置二条阻断带,阻断患侧肝静脉、肝短静脉及肝断面的交通血管,并阻断患侧入肝肝动脉及门静脉,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完成14例肝切除术。结果14例均成功建立肝后隧道并放置阻断带,未发生与此相关的并发症。切肝过程中肝断面基本无出血,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的肝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避免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止术中气栓发生和医源性肿瘤播散,避免胃肠道、肾脏淤血,有效的保护下腔静脉及健侧肝静脉,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持下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THVEPC)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施行第一肝门+左、中、右肝静脉阻断切肝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11例病人同时行肝短静脉结扎。结果25例病人中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母细胞瘤2例、肝巨大血管瘤5例。肿瘤直径14.7cm(5~43cm)。肿瘤侵犯2根主肝静脉16例,侵犯3根主肝静脉9例。行右三叶切除7例,右半肝切除3例,中肝叶切除6例,Ⅷ段切除3例,左三叶切除4例,尾状叶切除2例。共结扎肝静脉16根,血管带阻断20根,血管夹或心耳钳阻断18根。切断1根主肝静脉14例,切断2根主肝静脉11例。平均第一肝门阻断时间25.5min(15~42min),平均肝静脉阻断时间16.4min(5~2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20ml(100~6000ml)。行肝静脉修补4例。结论保持下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既能达到无血切肝的目的,又避免了下腔静脉阻断所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简化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化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术耿小平,张宗耀(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普外科合肥230022)全肝血流阻断术(TatalHepaticVascularExclusionTHVE)是在阻断第一肝门之入肝血流同时阻断出肝血流,通常阻断肝上下方下腔静脉,使肝脏血循环停止并...  相似文献   

6.
肝脏手术的最大风险是术中大出血,其中以肝静脉部位出血为多见。当肿瘤与主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关系密切时,仅采用阻断人肝血流的方法控制大出血常难以奏效,因此术中如何控制大出血成为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应用第三肝门解剖法、区域性半肝血流阻断法、全肝血流阻断法等有较多报道,但对肝脏血液流出道的控制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7.
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施行第一肝门 左、中、右肝静脉阻断切肝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部分病人同时行肝短静脉结扎。结果10例病人中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巨大血管瘤1例。肿瘤直径5cm~18cm(13cm)。肿瘤侵犯2根主肝静脉8例,侵犯3根主肝静脉2例。行右三叶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1例,中肝叶切除4例,Ⅷ段切除1例,Ⅳ、Ⅶ、Ⅷ切除1例,左三叶切除1例。结扎肝静脉8根,血管带阻断9根,血管夹或心耳钳阻断5根。切断1根主肝静脉4例,切断2根主肝静脉6例。第一肝门阻断时间15m in~38m in(25.5m in),肝静脉阻断时间阻断时间15m in~25m in(19.7m in)。术中出血量100m l~6000m l(1180m l)。行肝静脉修补4例。结论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既能达到无血切肝的目的,又避免了下腔静脉阻断所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一种更合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术中失血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减少肝切除术出血方法有全肝血流阻断技术,间断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和低中心静脉压的麻醉技术等。间断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减少了肝切除术中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的出血,然而,往往肝实质切除过程中的大出血来自肝静脉的损伤。同时阻断肝上和肝下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技术或肝下下腔静脉完全阻断技术虽减少了肝切除过程中来自肝静脉的出血,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肝胆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肝脏有流人道和流出道两套血管系统,对肝脏的血流控制包括对流人道和流出道血流的控制。控制流人道出血有许多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流出道出血一直是个难题。学者们创立了许多方法,包括全肝血流阻断、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只在特定的患者中被采用。有学者发现通过降低中心静脉压可减少肝切除术中肝静脉系统的出血,但是对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在第一肝门阻断的同时,阻断肝下下腔静脉即可有效减少肝切除时来自肝静脉系统的出血。此方法相对于其他控制肝脏流出道出血的方法都简单易行,在肝切除术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讨论,对其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第Ⅷ肝段巨大型海绵状血管瘤不必常规进行全肝血流阻断法切除,下腔静脉可预置阻断带,但膈下肝上下腔静脉分离有时较困难,致预置阻断带不成功.本组4例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就在于在常温下间歇阻断第一肝门入肝血流的同时,用剥离法将肿瘤剥除.此种手术方法与行第Ⅶ肝段切除术相比,既简便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