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都兰县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都兰县1990-2004年报告的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4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85.01/10万;甲肝发病率波动较大,乙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肝炎病例中,乙肝占56.93%。年均发病率男性为94.73/10万,女性为74.81/10万(P〈0.01);肝炎的高发年龄为10-34岁,其中甲肝为30岁以下,乙肝为20-44岁。[结论]都兰县肝炎发病以乙肝为主。  相似文献   

2.
1996年1月~12月对天津市城区550例肝炎进行调查,其结果甲肝171例,占总病例数的42.4%,乙肝233例,占31.l%,丙肝12例,占2.1%,戊肝21例,占3.8%,未分型110例,占20%,未检出丁肝。各型肝炎男>女,男女之比为2.7:1。发病年龄甲肝以20岁以下青少年发病最多,占甲肝发病数52.6%;O~20岁占乙肝发病数 3.8%,主要以成人发病为主,黄疸型肝炎甲肝高于戊肝,(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许昌市魏都区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魏都区1999-2008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肝炎合计发病3685例.年均发病率为101.65/10万。1999-2005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2008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4.03.乙肝为78.84,丙肝为13.93,戊肝为0.71。未分型肝炎为5.77;男性为123.16.女性为79.74(P〈0.01);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岁分别为23.60、57.82、112.61、107.90、128.88、146.49、107.99、135.22、101.55(P〈0.01)。发病高峰.肝炎、乙肝、丙肝、未分型肝炎不明显,甲肝、戊肝为2~4月。[结论]魏都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甲肝发病率下降,乙肝、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烟台市牟平区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报告肝炎病例1 227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3.76/10万、34.88/10万、44.17/10万、40.94/10万、35.14/10万、34.10/10万、27.83/10万,年均发病率为37.30/10万。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男性为50.72/10万,女性为23.63/10万(P<0.01);<15岁为1.19/10万,15~39岁为31.01/10万,40~59岁为75.57/10万,≥60岁为8.04/10万;城区为54.41/10万,农村为30.03/10万(P<0.01)。1 227例肝炎中,乙肝占62.10%,戊肝占19.48%,丙肝占3.42%,甲肝占2.20%,未分型肝炎占4.77%;农民占75.71%,工人占14.51%,学生占2.69%,其他人群占7.09%。甲肝2~6月发病的占62.96%,戊肝1~3月发病的占40.58%,乙肝的发病季节不明显。[结论]2004~2010年牟平区肝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以甲肝和乙肝降低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0—2006年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统计2000—2006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用Excel整理与分析。[结果]报告急性病毒性肝炎2 887例;病毒分型为甲、乙、戊和病因未明型肝炎,分别占14.8%、25.0%、35.3%和22.2%;甲、戊肝在3~6月份呈高发性;甲、乙、戊型肝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甲、戊和病因未明型肝炎发病年龄分别集中在21~39、30~59和20~59岁,乙肝年龄分布较均衡;地域以福州市为首的5区8县沿海地区为主;混合型肝炎主要以乙、戊肝为主。[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福州地区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应根据其流行特征进行综合治理以减少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同安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市同安区1992~2003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2003年肝炎平均年发病率为76.99/10万;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1996年始有所上升,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甲肝高发年龄为0~9岁,乙肝为20~29岁,其他型肝炎为50~59岁.[结论]同安区肝炎发病以乙肝为主,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为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肝炎疫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专项检测与肝炎分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与2005年对比,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1%,甲肝、乙肝和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丙肝和戊肝上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3%,首针及时率86.2%。3岁以下HBsAg携带率1.4%,免疫成功率94.7%。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HBsAg阳性率98.9%。乙肝病例监测以慢性为主。[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较好,监测网络已较完善,但上报及时率、标本采集率及分型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合计报告肝炎病例1 315例,年均发病率为86.77/10万,死亡1例,平均病死率为0.076%。肝炎发病率,2004年为32.75/10万,2005年为56.69/10万,2006年为92.67/10万,2007年为93.54/10万,2008年为101.46/10万,2009年为138.02/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2.38,乙肝为75.94,丙肝为7.26,戊肝为0.20,未分型肝炎为0.99;男性为732,女性为583;0~14岁为104,15~34岁为652,35~54岁为388,55~74岁为155,≥75岁为1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巴马镇、甲篆乡、东山乡、凤凰乡、燕洞乡。1 315例肝炎病例中,农民占69.89%,学生占7.22%,流动人口占1.29%。甲肝2、3、9、10月发病较多,乙肝主要在7~12月发病,丙肝高发在2~4月和8~9月,肝炎合计发病高峰在3~4月和7~12月。[结论]巴马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海市普陀区人群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的特征,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在普陀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58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病原学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5805例中,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占21.45%、49.96%、1.19%、0.07%、3.50%,未分型者占14.26%,混合感染型占9.58%。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70.94%。甲肝病例中10~39岁者占83.53%,乙肝中20~49岁者占71.69%。男性患者3836例,女性患者1969例,男女性患者之比为1.95∶1。职业分布情况,干部1529例(26.34%),工人1565例(26.96%),学生477例(8.22%),农民414例(7.13%),其他1820例(31.35%)。每年1~3月为高发季节,分别占9.84%、10.47%和10.73%,其他月份病例数占6.58%~8.72%。1992~1994年间发病数高于其他年份。临床分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332例(57.40%),急性无黄疸型肝炎846例(14.57%),慢性肝炎1435例(24.72%),重型肝炎52例(0.90%),肝炎肝硬化140例(2.41%)。[结论]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普陀区常见的肝炎类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主要的临床类型。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甲肝和戊肝传播,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肝炎疫情监测及不同对策亦应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濮阳市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5~2004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8.59/10万。甲肝发病逐年下降,近2年有上升趋势;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最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乙肝季节分布不明显;甲肝的年龄分布以0~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肝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甲肝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女性为7.98/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2.62/10万,女性为44.76/10万;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呈现市区高于农村。[结论]乙肝是濮阳市肝炎的防治重点,甲肝发病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