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内炎性介质变化,阐明COPD气道局部炎症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8例,稳定期组患者38例,检测入院时诱导痰中TNF-α、IL-6的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测定。以2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炎性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AECOPD诱导痰中TNF-α、IL-6的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和健康组(P<0.01)。AECOPD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IL-6浓度与肺功能气流阻塞指标FEFV1%pre,FEV1/FVC%呈负相关(r=-0.689,P<0.01;r=-0.673,P<0.01);TNF-α浓度与肺功能气流阻塞指标FEFV1%pre、FEV1/FVC%呈负相关(r=-0.531,P<0.01;r=-0.500,P<0.01)。结论 IL-6和TNF-α参与了COPD气道慢性炎症过程并可能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重度气流受限的稳定期COPD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系统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一氧化氮(NO)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检测血清CRP、IL-6、IL-8、NO水平,测定肺功能。结果血清CRP、IL-6、IL-8水平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血清NO水平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CRP、IL-6、IL-8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812,P<0.05),血清NO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0.437,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RP、IL-6、IL-8、NO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血清CRP、IL-6、IL-8、NO的变化可衡量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CRP可作为COPD早期抗感染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174-175
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肺功能的改变,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AECOPD组和30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选者血清PCT、hs-CRP浓度并进行比较,观察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AECOPD组FEV1、FEV1/FVC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血清PCT、hs-CRP浓度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PCT与FEV1呈负相关(r=-0.481,P<0.05),与FEV1/FVC亦呈负相关(r=-0.583,P<0.05)。hs-CRP与FEV1呈负相关(r=-0.382,P<0.05),与FEV1/FVC亦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 PCT、hs-CRP均参与了AECOPD气道炎性反应,且与肺功能减退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对判断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受损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重症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71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氧疗、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滴,1次/d,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SOD、GSH-Px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86%vs.57.57%,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占预计值%、FEV1/FVC%、血气指标及血清SOD、GSH-Px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PO2及血清SOD、GSH-Px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PCO2下降(P<0.05或P<0.01)。血清SOD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O2呈明显正相关(r=0.632、0.756、0.706,P<0.01),与PCO2呈明显负相关(r=-0.878,P<0.01);血清GSH-Px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O2呈明显正相关(r=0.721、0.747、0.699,P<0.01),与PCO2呈明显负相关(r=-0.733,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其可能通过抗氧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CRF、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IL-10、CRP等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及其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分析30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0、C-反应蛋白,测PaO2、FEV1、FEV1/FV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析IL-10、CRP与FEV1和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在AECOPD患者中,治疗前后IL-10浓度分别为(176.5±71.0)pg/L和(219.9±105.2)pg/L,比对照组(359.3±156.1)pg/L低;治疗前后CRP浓度分别为(23.9±17.8)mg/L和(10.1±4.2)mg/L,均比对照组(6.7±1.8)mg/L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0浓度与FEV l%、FEV l/FVC变化呈正相关(P<0.05);CRP浓度与FEV l%、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IL-10浓度较对照组低,而CRP浓度较对照组高;血IL-10和CRP的浓度与肺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洛阳东方医院住院AECOPD患者84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诱导痰和血清中PCT水平,与同期COPD稳定期作对照;AECOPD诱导痰、血清PCT浓度,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行相关分析;按COPD分级标准分组,比较各组诱导痰、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诱导痰、血清PCT水平明显增高(t=2.87、t=2.39,P<0.01),诱导痰、血清PCT水平均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61、r=-0.55,P<0.05),肺功能严重障碍诱导痰PCT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PCT水平对判断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肺功能严重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36-139
目的探讨加重期和稳定期COPD患者在YKL40水平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所住院的COPD加重期(AECOPD)的患者60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59例及我所体检中心正常患者(对照组)50例血清中YKL-40的表达水平。分析COPD患者血清中YKL-40水平与COPD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对照组、COPD组和AECOPD组血清中YKL-40水平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COPD组血清中YKL-40水平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血清中YKL-40水平比COPD组血清中的YKL-40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患者血清YKL-40含量与FEV1/FVC呈负相关(r=-0.605,P0.001),与FEV1%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525,P=0.003)。COPD组患者血清YKL-40含量与FEV1/FVC呈负相关(r=-0.601,P0.001),与FEV1%呈负相关(r=-0.466,P=0.009)。结论 COPD患者患病不同时期体内YKL40水平不一,对于临床后续治疗和相关药物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CO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5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5 d。采用HAMD24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障碍,采用MoCA量表评定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水平,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共73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9例。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HAMD评分、MoCA评分及CAT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HAMD评分及CAT问卷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HAMD评分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明显负相关(r=-0.686、-0.732,P<0.01),与CAT问卷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94,P<0.01);MoCA评分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明显正相关(r=0.707、0.682,P<0.01),与CAT问卷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63,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并能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IL-17和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和C反应白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100例稳定期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及CRP水平。并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计算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CRP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与FEV1%呈负相关,与血清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7和0.582,均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与CRP呈正相关(r=0.481,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IL-17与CRP可作为监测COPD的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及肺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723,P<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不同时期COPD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不同。血清VEGF水平可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血清MMP-9、TIMP-1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肺通气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56例AECOPD患者和32名健康人血清中MMP-9、1 TIMP-1浓度。结果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浓度[(126.89±113.84)ng/mL、(226.28±105.133)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i(28.65±16.43)ng/mL、(132.69±40.41)ng/mL,P〈0.01I。AECOPD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r11MP-1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具有负相关性(r=-0.591、-O.651,P〈0.01);AECOPD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TIMP-1浓度与FEV1/FVC%具有负相关性(r=-0.558、-0.653,P〈0,01);MMP-9/TIMP-1比率与FEV1占预计值%及FEV1/nrC%具有负相关性(r:-0.363、-0.356,P〈0.05)。结论MMP-9、TIMP-1是引起肺通气功能下降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PG)、白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影响,从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角度初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AE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天,分别在治疗前后行肺功能检查及CAT量表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8-isoPG、IL-18、IL-1β水平,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8-isoPG、IL-18、IL-1β水平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8-isoPG、IL-18、IL-1β、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及CAT评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8-isoPG、IL-18、IL-1β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8-isoPG、IL-18、IL-1β、肺功能、CAT评分值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8-isoPG、IL-18、IL-1β、CAT评分值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血8-isoPG、IL-18、IL-1β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急性加重期、30例缓解期COPD患者和25名健康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和TNF-a的质量浓度。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IL-8和TNF-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加重期组IL-8和TNF-a呈正相关(r=0.631,P<0.05)。结论 IL-8和TNF-a在COPD的发病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爱平  郭韶梅 《江西医药》2012,47(10):858-859,927
目的评价吡那地尔(ei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COPD合并PH的患者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89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那地尔缓释胶囊25mg,2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压收缩压(PAPs)、内皮素-1(ET-1)、动脉血氧分压(Pa02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Iti,(PaC02)、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6min步行距离(6MWD)及血压(BP)。结果A组治疗后PAPs、ET-1、PaCO2、及BP均有明显下降,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愀0.05);而PaO2、FEV1%Pred、FEV1/FVC%及6MWD有显著提高,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n通过降低血浆ET-1浓度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5例老年男性COPD合并OP患者为研究对象,32例肺功能正常的老年男性OP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定腰椎(L1~L4)、股骨骨密度(BMD),同时用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COPD合并OP组腰椎、股骨BM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COPD合并OP患者中吸烟组BMD较非吸烟组显著降低(P<0.01),使用激素组BMD较无使用激素组显著降低(P<0.01)。COPD合并OP组腰椎、股骨BMD与氧分压(Pa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COPD合并OP患者BMD值低于肺功能正常的OP患者,缺氧、肺功能指标、吸烟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为影响COPD合并OP患者BMD的相关因素,低氧血症可能是老年COPD患者合并OP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能及时发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蛋白(sFa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各68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Fas与TNF-α的水平。结果①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sFas及TNF-α水平与稳定期及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 ②急性加重期重度COPD血清sFas及TNF-α水平较中度COPD显著升高(P〈0.05) ③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sFas及TNF-α水平与气流受限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256、-0.364,P均〈0.05)。结论sFas及TNF-α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参与COPD病理损伤,sFas及TNF-α可作为判定COPD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呼吸双相高分辨率CT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COPD患者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19例及极重度组9例,四组均行呼吸双相全肺高分辨率CT检查,检测深吸气末、深呼气末肺密度、呼吸双相肺密度差及肺容积,分析肺密度与肺容积和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7、9.89,均P<0.05);四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0.89、7.89、13.76、16.67,均P<0.05);随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容积均相应增加,但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6、13.28、11.47,均P>0.05);胸部重建后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肺容积与FEV1、FVC、FEV1/FVC有明显相关性(r=-0.071、-0.083,r=-0.713、-0.542,r=-0.622、0.639,均P<0.05);深呼气末肺容积与残气量占最大肺总量百分比预计值间有明显相关性(r=0.622,P<0.05);深吸气相肺密度与FEV1/FVC、残气量值有明显相关性(r=0.539,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呼吸双相高分辨率螺旋CT的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测指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价CO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AECOPD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年龄50~80岁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40例),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噻托溴铵组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1次/d)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4mL+特布他林4mL Bid,联合组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1次/d)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各4mL Bid吸入治疗。疗程14d。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及呼吸困难评分变化。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呼吸困难评分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1),FEV1、FEV1%及FEV1/FVC上升有显著性意义(P<0.01),噻托溴铵组与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噻托溴铵组和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AECOP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王贵勤  刘靖丰 《中国医药》2012,7(6):716-7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AECOPD患者60例,其中30例AECOPD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另30例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集2组静脉血检测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监测.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2.48±1.35) mg/L,纤维蛋白原浓度为(6.4±3.0)g/L,稳定期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分别为(0.50±0.25) mg/L、(2.7±2.4)g/L.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高于稳定期(t=3.377,5.647,P =0.003,0.017).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稳定期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病程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8±6)d比(22±5)d,t=2.274; (7100±1300)元比(8800±3500)元,t=3.727;P<0.05或P<0.01].结论 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可评估AECOP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为临床应用肝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激素组(35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2周后行肺功能测定FEV1.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IL-8和SICAM-1的水平。结果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1.0pre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缓解后诱导痰液IL-8和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1),FEV1.0pre有明显改善(P<0.01)。一般组和激素组治疗前诱导痰液IL-8和SICAM-1以及FEV1.0p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FEV1.0pre改善好于一般组(P<0.01),治疗后IL-8水平激素组低于一般组(P<0.05),SICAM-1水平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和SICAM-1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IL-8的表达,不能抑制SICAM-1的表达,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