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文利  陈改玲 《中原医刊》2007,34(24):94-95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思他宁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应用思他宁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5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15例患者均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思他宁首剂冲击注射250μg后以250O,g/h速度持续微量泵入3~7d,痊愈出院13例,死亡2例。结论思他宁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肯定,配合全面、恰当的护理,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吉林省人民医院(130021)王曦钟【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白芨三七川贝近年来,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白芨、三七、川贝、乌贼骨、大黄等中药,抢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罗荣 《医学文选》2006,25(3):431-43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多见。饮洒及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诱因。内科治疗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结论积极寻找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的20%~25%。本病多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采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47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33例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可得,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率要比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患者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呕吐物,而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呕血。结论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诊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上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大黄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大黄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3例临床观察方基水臧文蔚(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合肥230031)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大黄中图法分类号:R573.2;R575.21;R282.710.7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诸多治疗方案中,以...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输血、维生素K、脑垂体后叶素等常规治疗18例中,死亡14例。加用凝血酶治疗12例中,死亡5例,表明常规治疗加口服液凝血酶,可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124例急诊胃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能及时明确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以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降低死亡率。为此我们对我院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124例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并对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要点。方法对2001~2008年笔者所在科经胃镜确诊的3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出血停止治愈出院27例,治愈率79.4%,死亡7例。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张五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22-3823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对7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止血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等方法。结果7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综合治疗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抢救,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将收治的4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奥曲肽治疗的25例作为治疗组,余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组效果更好。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且治疗效果稳定,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急性大量失血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而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大部分系由静脉曲张破裂所引起的。肝硬化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早期病死率为30%~50%,幸存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0%。近来也有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高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薄文成 《吉林医学》1995,16(6):371-37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64例临床分析薄文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130062)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如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病死率仍较高。现将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6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4例均...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确定出血原因,同时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GH)、肝源性溃疡(HU)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HP感染与门静脉高压无相关性,而与肝源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以便针时病因进行治疗,是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程荣贵  于建兰 《中外医疗》2009,28(13):69-69
目的 观察善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善宁治疗组(n=40)。结果 善宁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 善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快,复发率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凤琳 《当代医学》2011,17(2):51-5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占49.3%,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分别占21.5%和14.6%。经对症治疗,消化道停止出血50例,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而自动出院者为6例,3例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死亡。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消化性溃疡也是不可忽视的出血原因。因此,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指导转归及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确诊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8例,胃粘膜病变出血22例,胃溃疡出血4例,且年龄越大,合并胃粘膜糜烂出血者越多。经针对性治疗64例中60例恢复,4例死亡。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机率较高,故在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的同时,使用抑酸剂及粘膜保护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芬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31-131,13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居首位,占51.3%,其次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分别占20.5%和12.8%.经对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停止33例(84.6%),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者5例(12.8%),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而死亡1例(2.6%).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和胃黏膜的治疗,同时还要兼顾肝功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总结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经验。方法:在9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工作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总结出血前期、出血时和恢复期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96例病人均能正确认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发生时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出血均迅速控制,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在抢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加强预见性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起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出血时间重要作用,从而降低死亡率,避免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5例,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诊断及治疗是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