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及疾病国际分类(ICD-IO)的诊断标准,老年抑郁症是指65岁以上老年人中首次出现的抑郁综合征,其年发病率达1.3%^[1]。近年大量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脑神经组织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的改变。现对额叶在老年抑郁症中的组织结构及分子生物学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状况和社会环境而成为焦虑、抑郁症状的高发人群[1]。邹树方[2]等针对18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调查发现抑郁发生率为45.2%,明显高于一般老年住院患者。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想、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3],糖尿病与抑郁症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年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高危病,死亡率31.5%[1]。我科自1999年至2009收治60岁以上符合ACST诊断标准者[2]90例,老年ACST占同期住院ACST435例的20%,本研究主要讨论老年人ACST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相似文献   

4.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约有3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占了1/3,55岁以上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老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首先是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老年抑郁症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为更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好的社会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检出的356名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和318名正常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家庭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相应防治和护理干预。结果:年龄分布以(60~7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家庭类型中以核心家庭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最大,占62.6%;家庭周期以家庭收缩期为主,占74.2%;家庭月收入在500元/月以下的家庭相对较多,占34.9%;工人和文化程度低的占全部老年抑郁症的比例最多;AHMD7项因子的调查中,影响社区老年抑郁症最明显的是睡眠障碍因子,其次是阻滞因子;负性生活事件出现较多的是子女问题、家人病重或亡故、婚姻问题等对老年抑郁症的生活影响较大。结论: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对疾病及其症状认识仍有不足。因此,要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加强家庭支持和社区健康教育,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抑郁症体育疗法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与神经衰弱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杀手,其中抑郁症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抑郁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情感性障碍或心境障碍,即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主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1]。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上强烈而持久的悲观失落、焦虑、烦躁、  相似文献   

7.
张艾灵  陈孜慧  李源 《西南军医》2012,14(2):380-381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包括颈、腰、膝、退行性骨关节病,该病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达68%[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退行性变性变化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类老年疾病也受到了民众们的诸多关注。相关文献证实,在60~80岁老年群体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率高达60%以上。而在80岁以上群体内,该疾病的发生率会达到90%。其明显比其他年龄段人群要高。高血压性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左心衰竭、左心室增厚以及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等[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西酞普兰治疗35例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6周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根据HAMD各项评分总结老年抑郁症主要症状。结果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焦虑、全身症状和疑病是这组患者的主要表现。西酞普兰治疗2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明显(t=10.401,P〈0.05) 治疗6周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著(t=15.815,P〈0.05),治疗6周后显效率为66%,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抑郁症已经成为老年人的精神障碍之一,在这些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共患率很高,因此备受临床关注。为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情况及产生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2008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1],心源性猝死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而老年患者是主要的病发群体[3],现将我院近10年在急救室、监护室住院的65例老年猝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男56例,女9例,男∶女=6.2∶1,年龄:60-69岁39例,70-79岁18例,80岁以上8例。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60岁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150例,并引用尹秀茹、罗国军等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病住院病人124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老年抑郁症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病前大多数都有社会和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对老年人影响相对较小,躯体不适、焦虑、疑病是老年抑郁症的共性。自杀观念、自杀行为低于平原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1),迟滞高于平原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1),激越低于平原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在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中较为突出。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与平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不同,高原地区更易出现心境抑郁和迟滞,但激越、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却明显低于平原。  相似文献   

13.
老年期抑郁症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大约有1/3患者属难治性的[1]。文献报道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对难治性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2]。因此,开展小剂量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2007-06~2008-06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入第6位的死亡原因。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994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有1.169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6%,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37%的速度快速增长,因此研究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是一项极有实际意义的课题。1流行病学在65岁以上能行走的老年人中,平均每年有一半以上至少发生1次跌倒[1]。其中约5%引起骨折(主要是肱骨外科颈与桡骨远端),1/4为较严重的髋部骨折(股骨颈及粗隆间),且多发生于身体旋转时的跌倒。另有约5%引起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包括关节积血、脱位、扭伤及血肿[2]。…  相似文献   

15.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晓华 《西南军医》2009,11(4):627-628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收集46例60岁以上首次抑郁发作的患者(老年组)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的18~44岁首次发作的患者(青壮年组)为对照组,将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老年组以焦虑、激越、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疑病观念、罪恶妄想、自杀及躯体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情绪并不明显。诱发因素多是躯体疾病。其余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躯体疾病是老年期抑郁症的起病原因之一,抑郁情绪不明显,常伴有妄想症状,自杀率高,危险性大。在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整体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N-甲基-11C]-2-[4'-(甲氧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的研究背景 2007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公布有4500万美国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绝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患该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增大,普通人群中65~74岁者患病率为5%,65岁以上患病率每5年增加1倍,85岁以上将近半数患该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有约50%每年以10%~15%的比率发展为AD[1].  相似文献   

17.
一、[N-甲基-11C]-2-[4'-(甲氧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的研究背景 2007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公布有4500万美国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绝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患该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增大,普通人群中65~74岁者患病率为5%,65岁以上患病率每5年增加1倍,85岁以上将近半数患该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有约50%每年以10%~15%的比率发展为AD[1].  相似文献   

18.
一、[N-甲基-11C]-2-[4'-(甲氧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的研究背景 2007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公布有4500万美国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绝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患该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增大,普通人群中65~74岁者患病率为5%,65岁以上患病率每5年增加1倍,85岁以上将近半数患该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有约50%每年以10%~15%的比率发展为AD[1].  相似文献   

19.
一、[N-甲基-11C]-2-[4'-(甲氧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的研究背景 2007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公布有4500万美国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绝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患该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增大,普通人群中65~74岁者患病率为5%,65岁以上患病率每5年增加1倍,85岁以上将近半数患该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有约50%每年以10%~15%的比率发展为AD[1].  相似文献   

20.
一、[N-甲基-11C]-2-[4'-(甲氧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11C-PIB)的研究背景 2007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公布有4500万美国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绝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患该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增大,普通人群中65~74岁者患病率为5%,65岁以上患病率每5年增加1倍,85岁以上将近半数患该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有约50%每年以10%~15%的比率发展为A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