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我院急诊科转运至病房的危重患者2188例,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物品的准备、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及转运后病情的交待等.结果:2188例患者采取上述护理后均安全转运至病房,无一例患者途中发生意外.结论:在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措施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科室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收治的全部需要院内转运的424例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院内转运平均用时为29.1 min,其中<20分钟有329例(77.6%);途中发生意外6例(1.42%);患者或其家属对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比较满意有421例,满意度达99.3%。结论:急诊收治危重患者通常要在院内转运,转运途中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缩短院内转运用时,减少意外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确保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本文从转运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转运方式和搬运工具的选择、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搬运时的护理和完善转运后的交接工作等方面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与成效。方法:对12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64例,分析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经分析得出,常规护理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12.50%,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3.13%,两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几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在转运途中发生的意外几率,且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经过急诊初步处理后,因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须进行院内转运,院内转运是危重患者救治生命链中的重要一环。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时间虽然很短,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护理措施不当或转运途中的条件限制,可导致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71%的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病死率比平常高9.6%,具有很高的风险,常常引发医疗纠纷。本文结合临床及相关文献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出现的意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丽  陈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43-143
目的探讨介绍如何进行危重患者安全院内转运。方法652例患者均进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严密途中监护及转运后交接。结果652例患者转运途中无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转运前的准备与途中监测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我院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因素,找出安全转运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11年1~12月285例危重患者转运时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转运途中发生意外9例.结论 在运送患者前检查运送工具的性能完好,抢救药品设施准备齐全;转运过程中掌握运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时转运患者住院等是保证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艳 《当代医学》2011,17(20):117-118
目的采用"APACHE Ⅱ"(危重病人评分)提高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方法把急诊科2009年1月~8月期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9月~2010年12月为试验组,各68例同病种的危重病人转运前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意外发生率。结果各68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风险性和意外发生率相差较大。结论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前采用科学的APACHE Ⅱ来进行评估,再备有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急诊科危重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9.
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院内转运的急诊科危重患者80例,实施转运前、转运途中、转运后系列安全护理。结果 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均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其中CT、X-线、超声等检查均做到零等待,全部患者转运时,无1例因病情加重造成途中抢救和死亡,无护理纠纷的发生,转运时间平均(11.09±2.84)min;患者家属对转运护理满意79例(98.75%,79/80)、相关科室满意78例(97.50%,78/80)。结论经过检查前的充分评估,有效地计划,组织、准备及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可以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危险事件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下的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对转运不良事件发生及转运途中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转运前按照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根据分级等级确定转运人员及转运物品。结果实施分级转运后,转运总体不良事件下降,转运中所用时间缩短。结论基于循证理念下的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评估能够有效减少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途中所需时间,降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保证了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2452例,其中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取传统方法进行院内转运的1204例为对照组,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采取全面安全护理措施进行院内转运的12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5例,死亡14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81.90%;观察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54例,死亡4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而且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急诊危重病人突出了急、危、重的特殊性,随时都有病情变化和生命危险的存在.因此,急诊危重病人收住院后能否安全转运到目的地,是急救工作的重点.笔者根据急救抢救护理记录对本院急诊内科1年内的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现从急诊科到辅助检查科室、住院部,途中存在诸多威胁患者生命的隐患,易引起医疗纠纷.故急诊转运此类病人时,应采取转运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房后应与接诊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等措施,保证患者及时安全的到达相关科室.  相似文献   

14.
樊青青 《大家健康》2016,(8):265-266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急诊 PCI 患者(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急诊 PCI 患者作为研究组(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各选取64例。对对照组急诊 PCI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研究组急诊 PCI 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4.69%),对照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21.88%),研究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 PCI 患者进行院内安全转运,可以有效的减少意外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出检查对为重患者的途中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方法:对为重患者外出进行检查100例,总结外出检查途中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注意事项。结果:本组的100例为重患者均得到安全准运,在患者转运过程中无意外和医患纠纷发生。结论:对于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要对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做好途中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工作,确保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出现意外。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肖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89-89,93
目的探讨急诊儿科危重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4月430例急诊儿科危重患儿转运中的临床资料。结果转运中存在安全问题:未正确把握转运指征4例;转运前准备不充分19例:抢救物资准备不充分3例、转运前与患儿家属沟通缺陷3例、护送人员不清楚病情6例、有关科室转运前未接通知3例、送错科室1例;护送人员经验不足发生护理意外15例;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不高15例:护理记录时间不准确7例,不全面8例。结论急诊儿科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通过正确把握转运指征、完善转运前准备、加强培训提升相关医护人员素质、提高院内转运护理文件的质量、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ICU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对于ICU患者来说如何做到院内安全转运关系到患者安危的大事,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人员物品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病情观察及护理,对可能发生各种意外的应对措施,以确保ICU患者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如何安全地进行院内转运.方法 对109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在等待检查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场给予心肺复苏后立即转到最近的急诊科抢救室抢救无效死亡,余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结论 应针对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减少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保证转运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洋洋 《吉林医学》2013,34(11):2148-2149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安全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335例急诊危重患者均能安全到达相关科室。结论:妥善准备好转运前的各项具体工作,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积极完善交接管理,确保患者院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对本院急诊外科两年内发生的10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现从急诊科到辅助检查科室或住院部,途中存在诸多威胁患者生命的隐患,易引起医疗纠纷,故急诊转运此类病人时,应采取转运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房后应与接诊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等措施,保证患者及时安全的到达相关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