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所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6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以及各项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急诊科病区内的服务态度满意和各项护理质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60例急诊患者设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急诊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工作;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安全管理组,给予患者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安全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安全管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N-Y--作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急诊科病区内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可促进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分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万小琴 《当代医学》2016,(30):122-123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团队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团队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熟知水平分别为82.00%、76.00%,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54.00%),2组患者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整体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急诊护理工作飞跃发展,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外科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23%、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管理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本院未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4%(84/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8%(98/100),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黄丽华 《中外医疗》2013,32(20):166+168-166,168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理念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施用效果,以期为改善急诊护理模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例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该次探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名,观察组采取柔性管理理念进行临床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管理,之后评价两组护理人员急诊护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临床管理后,两组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工作自信心、满意度和急诊护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考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柔性管理理念来优化急诊护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效率,确保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走动式管理于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探讨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对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各级护士每天不定时巡查病房以实行走动式管理及现场管理,在走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1年后,对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控制中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较之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可促使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发现并改正,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54例急诊患者,将其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7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通过4个阶段环环相扣的不断循环及时发现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显著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综合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入急诊科的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内科8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护士40例。对照组护士采用内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士则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护士,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能提升护士业务能力的整体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取得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信任,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为观察组,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状况。结果进行相应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78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以及患者总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静脉通道建立效率以及药物应用效率,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小儿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小儿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士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经对此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内科护理后,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84例该院急诊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流程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流程再造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患者的满意度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分析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方法,干预后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应用在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其中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实施前的40例为对照组,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实施后的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于急诊就诊期间护理质量合格率为87.5%、患者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急诊就诊期间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期间的合理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1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安全组,每组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及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安全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32±2.1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14±3.28)分;安全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2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31%(46例),两项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