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陈惠华  ) 《全科护理》2012,10(22):2039-2040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器在深静脉导管引流腹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癌中晚期腹腔积液病人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深静脉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30例病人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在引流过程中,1例导管堵塞,给予冲洗后继续引流;2例置管后出现穿刺处渗液,给予腹带及纱布加压包扎后,渗液明显减少;30例病人用一次性输液器引流均顺利,未发生引流管破损及漏液等现象。[结论]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深静脉导管引流腹腔积液,操作方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双腔气囊尿管适宜的插管长度。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6年7月~2009年3月需要留置导尿管男性患者10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管导尿法,观察组在常规导尿法的基础上改进插管长度。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注水后疼痛14例,尿道出血2例,尿液引流不畅3例;改良组无1例出现上述情况。结论:改进双腔气囊导尿管插管长度后,避免了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减少了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腔气囊尿管插管长度改进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尿管适宜的插管长度。方法508例需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两组(各254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导尿法,改良组在常规导尿法的基础上改进插管长度。两组均以有无出现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传统法导尿组出现注水后疼痛22例,尿道出血2例,尿液引流不畅6例,改良组无1例出现上述情况。结论改进双腔气囊导尿管插管长度后,避免了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减少了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齐庆芬  毛明利  谢卫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3):258-260
总结应用改良硬膜外导管连接装置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置管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置管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置管后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过度引流和逆行感染的发生,拔管后做好穿刺点的护理。3例放弃治疗,20例治愈出院,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间(9.1±2.3)d,日脑脊液引流量(256.3±56.7)ml。发生引流不畅1例,重新置管后引流通畅;置管时出现一过性马尾神经刺激症状2例,将导管置向骶尾部后自行缓解;导管脱出1例,重新置管后引流通畅;拔管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缝合后治愈。  相似文献   

5.
刘云平 《护理研究》2005,19(3):499-499
建立和保持呼气道的通畅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环节,而气管插管(包括经口腔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置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意外脱管是气管置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导致病人死亡。现将气管置管后意外脱管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人应用德国进口的"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4%(P0.05);观察组病人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确保了引流的通畅、彻底和持续性,保证伤口稳定性好,切口贴合,形成内固定,可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术后创口无需加压包扎,减少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了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局部化疗的护理经验。对40例病人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妥善固定导管,保证导管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做好胸腔化疗时的护理。40例病人均一次置管成功,引流通畅,未出现局部感染。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局部化疗避免了反复胸穿,局部刺激小,无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减轻或消除呼吸困难,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郭琴花 《当代护士》2018,(8):155-156
总结了30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胸腹腔水的护理体会。包括置管前、置管后的护理闭式引流共30例次,胸水引流12例次,腹水引流18例次。留置引流管最长21 d,最短5 d,无1例发生并发症,引流通畅性良好。认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胸腹腔水方法创伤小,可控制,管径细,不易滑脱,患者可活动自如,并发症少,且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局部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局部化疗的护理经验.对40例病人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妥善固定导管,保证导管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做好胸腔化疗时的护理.40例病人均一次置管成功,引流通畅,未出现局部感染.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局部化疗避免了反复胸穿,局部刺激小,无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减轻或消除呼吸困难,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康秀华  郭建英  何海燕 《护理研究》2014,(13):1599-1600
[目的]探讨一次性水封瓶替代一次性引流袋和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在ICU病人肛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对照1组22例、对照2组23例,试验组采用肛管引流管连接一次性水封瓶,对照1组采用肛管引流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对照2组采用肛管引流管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观察引流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引流效果比较,在准确计量、医院感染控制、引流通畅程度、减轻护理工作量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肛管引流中一次性水封瓶替代一次性引流袋和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能更准确地计量,减少污染机会,更好地保持引流通畅和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性水封瓶替代一次性引流袋和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在ICU病人肛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对照1组22例、对照2组23例,试验组采用肛管引流管连接一次性水封瓶,对照1组采用肛管引流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对照2组采用肛管引流管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观察引流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引流效果比较,在准确计量、医院感染控制、引流通畅程度、减轻护理工作量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肛管引流中一次性水封瓶替代一次性引流袋和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能更准确地计量,减少污染机会,更好地保持引流通畅和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秦荣芳 《全科护理》2011,9(19):1708-1708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1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实行置管前的评估、置管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205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强老年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保证置管质量、延长置管时间,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及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胃肠减压胃管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减轻病人身心痛苦,缩短胃肠减压管放置时间。方法将120例胃肠减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插管长度55~68cm,对照组插管长度45~55cm,比较2组置管时间和效果。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腹胀明显减轻,置管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一次性气管插管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大便的引流效果,肛周皮肤情况及护理工作量等.结果 实验组病人大便引流效果好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肛周皮肤完好,护理工作量减小.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在大便失禁患者的运用中,有效地保护肛周皮肤,避免肛周皮肤溃烂的发生,同时减轻了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为护理工作节约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1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实行置管前的评估、置管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205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强老年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保证置管质量、延长置管时间,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及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胃肠减压胃管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减轻病人身心痛苦,缩短胃肠减压管放置时间。方法 将120例胃肠减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插管长度55-68cm,对照组插管长度45-55cm,比较2组置管时间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置管时间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观察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腹胀明显减轻,置管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穿刺持续引流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乳腺癌术后拔除引流管发生皮下积液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3人,实验组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持续引流的治疗方法,常规组采用透明硅胶管置管持续引流。结果实验组和常规组均引流通畅。但实验组对重新置管的焦虑、恐惧感明显减轻,置管后不适感及并发症亦有所下降。结论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并发皮下积液穿刺持续引流的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拔管后穿刺点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穿刺置管持续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乳腺癌手术后拔除引流管发生皮下积液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持续引流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透明硅胶管置管持续引流。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引流通畅,但实验组患者对重新置管的焦虑感明显减轻,置管后不适感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皮肤愈合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并发皮下积液穿刺持续引流的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拔管后穿刺点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瑛 《全科护理》2011,(7):587-587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晚期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并置管闭式引流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恶性胸腔积液完全引出、吸收,病人症状缓解,留管时间为1周~2周,无一例发生气胸、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置管前后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创置管引流在暴发性胰腺炎并间室综合征的应用.方法 对7例爆发性胰腺炎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在入院3-48h内即行微创置管引流,并做好置管中的监护,置管后的观察及综合性护理.结果 6例患者在微创置管引流24~48h内心肺肾及腹腔压力指标有明显改善,肠道功能恢复在72h后开始改善.1例患者在微创置管引流7d时开腹减压手术.结论 爆发性胰腺炎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治疗护理应遵循个体化,早期微创置管引流能缓解腹腔高压等.微创置管后认真观察其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量,并保持其引流通畅;加强心肺肾多脏器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