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冬梅 《黑龙江医药》2011,24(6):986-987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随着剖宫产率增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也相应增多。应宫缩乏力,胎盘粘连等原因术中大出血如不能及时控制,则危及产妇生命。我院30例术中大出血,采用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止血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出现的130例出血量>400mL的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剖宫产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30例病例中,有80例产妇的产后大出血原因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占61%),有20例产妇事故由于胎盘粘连、胎盘剥离面出血而引起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占15%),有20例产妇是由于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大出血(占15%),有10例产妇是由于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引起的产后大出血(7.6%)。结论产后大出血的诱因较多,产妇发生了产后大出血后,应迅速查出出血原因并对症处理,只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24h等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过多,可为短期内大出血,也可为长时间持续少量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等。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  相似文献   

4.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五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开芹 《云南医药》2009,30(1):121-122
产后大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了较大比例。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发生大出血,如不能迅速控制,就会危及产妇生命。本文对我院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在分娩或剖宫产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绝大多数产妇经积极的保守治疗而治愈,但仍有少数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产妇经保守治疗无效,而需行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前置胎盘是临床上引起妊娠晚期出血及产后大出血的常见原因,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尤其是中央性前置胎盘,由于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使得大出血的几率大大上升,危害更大。我院运用子宫下段线性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产后大出血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原因及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巨大儿、胎盘因素、生产创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出血量最多。结论产后大出血的治疗需广大医护人员提高警觉性,加倍细心对待处于危险期的产妇,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7.
无菌冰块直敷子宫宫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全世界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1],致使胎盘剥离面血  相似文献   

8.
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原因与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产妇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大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有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产褥感染(环境因素)、胎盘因素(胎盘粘连滞留和残留)、软产道损伤。结论产后大出血可采用清宫术、宫缩剂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同时要加强产妇产前、中、后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相关高危因素,以减少剖宫产大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78例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9例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62例发生胎盘植入大出血,7例系宫缩乏力合并胎盘植入;54例经一线治疗成功止血,87例经各种二线治疗成功止血,37例切除子宫,无死亡产妇。结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的一、二线治疗可降低子宫切除率,提高产妇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产后大出血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一次性大量出血或持续的间断的阴道少量出血,以产后24 h出血量超过500 ml,作为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判断指征,特别是以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以及胎盘娩出至产后2 h这两个时间段的发生概率最大,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传统治疗,常常应用输血、补液、止血、升压药等对症处理,如果出现危重情况,危及产妇生命,需要通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在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均居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因此,积极寻找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时治疗,对于做好围产期的三级预防工作尤为重要.我站对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30例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4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其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子宫收缩乏力、产褥感染等几种,本组45例患者经清宫及药物等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及控制是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出现产前、产时及产后大出血,危害母儿生命安全,是围生期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是前置胎盘选择终止妊娠主要方式,也是抢救前置胎盘大出血的根本措施。但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6.7倍,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作好术前准备,术中选择正确的切口,及时找出出血原因,迅速有效止血是挽救母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67例产后大出血产妇加强了临床观察、监测和护理.结果 67例患者宫缩乏力46例,胎盘因素(胎盘残留、胎盘粘连、胎盘滞留)12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多胎1例,妊娠高血压2例.经过严密观察,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保全子宫66例,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 产后大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中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控制产后出血,加强监测和护理,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史仁慧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308-330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水平,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住院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64例(66.67%)、胎盘因素13例(13.54%)、软产道乏力19例(19.79%)。宫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为软产道乏力和胎盘因素,各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沈玉宇 《中国医药科学》2012,(4):140-141,145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45例产后出血产妇(观察组)和45例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产妇是否进行孕期保健、围生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45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13.33%、8.89%。分别采取子宫按摩或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缝合及取盘术等方法处理后,均达到止血效果,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死亡。结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可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预防措施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同时根据产妇出血原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可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以利减少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6年中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胎膜残留20例,子宫复旧不良11例,产褥感染10例,阴道伤口出血5例,宫颈裂伤再次出血3例,子宫切口裂开3例。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其次是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裂开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原因及其防治体会。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依据其发生原因及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宫缩乏力与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胎盘残留及滞留、多次孕产史分别占总数的17.7%、16.9%。结论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或血肿、精神过于紧张等。若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应积极查找其发生原因及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正确评估产后大出血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对症治疗,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大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65%,胎盘因素占22.5%,软产道裂伤占11.67%,凝血功能障碍占0.83%。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从2009年1 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生产并且发生产后大出血的9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对比患者的年龄、流产次数。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是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妇中年龄大于35岁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在35岁以下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产次数较多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少或者无流产病史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在发生出血情况后的情绪变化和紧张评分完全高于未出血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很多危险因素能够导致产后大出血,了解病因是防治产后大出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