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双歧杆菌制剂临床使用方法需要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发挥该制剂的治疗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双歧杆菌制剂的特点、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对其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法,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使用自制的微压传感式设备在显微镜下测量甲襞毛细血管压,传感器能精确测出毛细血管血流受阻时的压力,并可自动调零、自动显示和打印。临床使用证明其数据可靠,精确度高且无创,在使用中配以电子半微量天平,保证了仪器的精度、且操作简易,适于临床,优于国外使用的有创性微管插入测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对老年心衰患者应用B1抑制剂倍他乐克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清脑钠肽(BNP)监测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估效果及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心衰患者73例作为实验组观察对象,另选取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者80例,对比观察其与心衰患者之间BNP水平差别;同时使用B1抑制剂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各心功能等级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后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BNP水平对心衰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疗效具有明确的指示作用,通过对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效果的检测能够对其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皮肤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皮肤是目前最成功的组织工程产品,国外已经有各种相关产品投入临床使用,并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综述了不同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对其适应症、使用方法及术后护理等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当前临床使用比较成熟的四种产科助产医疗设备,对其原理和使用效果进行阐述。并对人类分娩动因研究做一简介,以期对助产医疗设备的研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行研制成功的硝苯吡啶注射液,静脉滴注5mg治疗78例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者,发现其疗效显著,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干扰素作为抗病毒、调免疫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亦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我们发现并使用清热解毒中药能减轻其早期不良反应。1病例和方法病例均为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传染科1994年~1997年住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Back 等[1]1968年报道骨髓移植治疗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症以来,细胞制品作为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一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由于干细胞具备自身更新和分化的能力,其衍变而来的临床用生物制品可能具有与其本身不同的生物学特征,故干细胞制品是一种不同于基础细胞的生物制品。目前,对此类干细胞制品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但对不同类别的干细胞制品的研究探索程度不同,例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MSCs)/基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已有大量临床前研究和临床使用的报道[2-4],而人胚胎干细胞(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 hESCs )或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ent stem cells,iPSCs)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临床前资料,尚未进入临床使用。虽然许多临床观察结果令人鼓舞,而且新的治疗领域不断扩展,但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结合近年来干细胞的临床前研究,对干细胞制品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风险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采取小剂量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大剂量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使用小剂量克拉霉素三联法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能有助于缓解疼痛感,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临床利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玲 《医学信息》2010,23(2):523-524
尿检仪所提供的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已得到普遍认可,并为临床检验广泛使用,但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尿沉渣镜检。在这里。对其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峰  刘庆欣 《医学信息》2010,23(2):458-459
目的通过对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研究,积累手足口病治疗的经验,加强对该病认识,积极控制疾病的流行。方法通过对173例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把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治疗转归、肝功能与肾功能以及心肌酶学检查等结果加以总结。结果173例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中,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有口腔粘膜、手掌、脚掌米粒大小疱疹,周围可见红晕,皮疹发生率为100%。均符合2008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的手足口病诊断。经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后,在选取的173例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中,除1例住院1d即去上级医院就诊外,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13.
骨延长器械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肢体的缺损、短缩和不等长等问题是临床上经常面对的难题,而骨延长术是目前治疗的最有效治疗方法。随着骨延长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使用的延长器械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下面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59例临床诊断有感染的住院病人病案,统计病人的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对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59例感染病人中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随住院时间延长明显增多,种类上使用率最高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38%)。细菌学诊断率为51%(132例),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针对性用药仅占24%(61例)。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为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过或过长、频繁换药、重复用药、不按病原学诊断结果针对用药。结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较为集中,病原学诊断率较低,某些病例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容易诱发耐药菌株产生和二重感染。临床医师应重视感染病人的细菌学诊断,并根据检查结果合理作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手指、脚趾骨折是骨科手术的常见病,其骨折在临床上常使用石膏固定。但传统的石膏固定过于厚重,影响手部的灵活运动,且遇水易变软,失去固定的效果。我院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成指、趾固定托,并对术后使用自制固定托的患者1~5周进行随访,固定效果、伤口愈合及功能良好。现将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测定磁感应强度一般采用高斯计,但是其结构较复杂,目前一般医院均未配备。为确保磁疗的疗效。对磁场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心电图机测定磁感应强度,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肌肉注射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肌肉注射后硬结的形成往往影响其治疗效果,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也是造成中断治疗的原因之一。手外科术后病人普遍使用罂粟碱来缓解术后血管痉挛及危象,促进皮瓣存活,但据临床观察,罂粟碱肌注后局部皮肤多有红肿、硬结、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多的痛苦。我科对60例该类患者局部使用频谱照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是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膜中H^ -K^ -ATP酶而产生强烈抑制胃液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该药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但随着使用的增多,临床观察发现本品不良反应发生范围较广,发生率有所增多。为有助于医生更好地掌握该药药性、药效和不良反应,以便合理用药,减轻或避免该药不合理使用后对患者的损害,特将其不良反应,作以下归纳、分析,以供医生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此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与长足进步。方法对各种临床药学服务文献进行查阅,对药物使用评估、药学监护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等临床药学服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存在很多种不同的服务方法,临床药师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服务方法为其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结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对于合理用药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便秘的发生率较高,此类患排便时过度用劲将可构成很大威胁。为此,我们使用脐周顺时按摩法,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将其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