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种植义齿是在口腔缺牙区的牙槽骨中植入种植体(纯钛人工牙根),待种植体与骨产生骨结合后,再在其上端制作牙冠完成种植牙的修复。它能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感觉舒适类似真牙。许多修复学上常规义齿难以解决的疑难病例,通过种植义齿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种种植体的更新换代,种植理论趋于完善,种植义齿的应用趋于愈加广泛。目前,口腔种植修复已成为口腔颌面部牙齿缺失和骨组织缺损的最重要的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缺牙区行种植义齿修复,观察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102例缺牙患者缺牙区植入65枚StraumannSLA种植体,60枚Ankylos种植体,3~6月行上部结构修复.结果 125枚种植体在骨结合期仅1枚种植体顶端骨结合较差,无脱落现象.5枚愈合基台在骨结合期出现松动,2例冠螺丝在修复后1月观察期出现松动.修复缺失牙91枚,短期观察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无失败病例.结论 种植义齿修复是缺失牙修复的一种有效方式.StraumannSLA和Ankylos种植系统是两个可靠的种植系统,结合两者的优点,可满足不同骨质及区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肖华英 《中外医疗》2012,31(21):17+19-17,19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膜在牙周手术中的再生效果。方法对牙周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及牙周基础治疗,选择合适规格适宜的口腔修复膜,根据创面形状和大小,将口腔修复膜修剪至合适大小放在植骨区域,3个月后重新切开粘膜,对牙周新生的骨组织进行测量评估,测量唇侧牙槽种植体骨的厚度,评价成骨的再生情况,计算成骨厚度。结果种植体唇侧形成的成骨良好,种植体与骨组织成功结合,种植体未发生脱落以及生物膜暴露情况,口腔修复膜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结论口腔修复膜在牙周手术中安全、无免疫排斥反应,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形成。  相似文献   

4.
我们选用的材料是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制的钛金属种植体,有螺旋及叶状的两种,螺旋状种植体长度为18~20mm,直径为2.5~3.0mm,种植器械为5件套,术前均采用高压消毒。 手术方法:手术前拍摄颌骨全景片及牙片,血液常规检查,口腔检查重点为缺牙区的骨组织、牙龈、粘膜、咬合关系及邻牙健康情况,然后取全口模型,在模型上进行设计、测量等准备工作。螺旋状种植体一般不用切开牙龈,用小于种植体的0.1mm的专用钻头在牙槽骨上直接钻孔,然后用丝锥成形,最后将螺旋体旋入拧紧。叶状种植体应首先切开牙龈、粘骨膜,用裂钻开槽,其长度应和种植体长度一致,深度以种植体低于牙槽骨表面下1~2mm左右位置,倾斜度应和牙体长轴方向一致,调正咬合,缝合切口,1周后拆线。 修复方法:在全口模型上作舌腭侧背板蜡型进行包埋铸造,铸件与种植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进行种植义齿的配色、排牙雕塑、热处理、打磨及粘接等。如果没有铸造设备,可暂时采用光敏固化或自凝塑胶一次成型的方法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
<正>种植义齿是通过口腔微创手术,在口腔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与人体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纯钛种植体(人工牙根),待种植体成活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复体(假牙)以修复缺失的牙齿。种植牙因其美观、舒适、体积小、固位好、不影响邻牙等特点,已为国内许多缺失牙患者所接受,并成为目前修复缺  相似文献   

6.
宋颢  张旭东 《陕西医学杂志》2022,(2):253-256,封3
对于上前牙缺失的患者,口腔种植已经成为了首选常规治疗方案,相较于固定修复和可摘义齿修复,口腔种植修复效果更持久,便捷性更强,异物感更低.了解上前牙区骨质的解剖特点,重要解剖结构的特征,以及缺牙后骨质的吸收变化,对于将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三维位置,获得良好的美学参数和长期良好的行使功能至关重要.现总结用锥形束CT(CBCT)...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再生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行牙种植再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在接受牙种植治疗前均经完善的检查,确定治疗修复前无炎症及其他手术禁忌证。实施修复手术时,均按照常规程序进行种植体植入操作,口腔修复膜的材料,对照组选择钛膜,试验组选择材料选择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及Bio-Oss牛骨粉,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种植6个月后的植骨厚度、修复后骨厚度大于对照组,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种植修复过程中,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有利于引导牙缺失部位的牙骨组织再生,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GBR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种植体唇侧骨宽度、种植体颈上骨高度、红色美学指数(PES)、牙冠白色美学指数(WES)。结果植入即刻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即刻、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两组患者PES、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可提高骨增量效果,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燕玲 《医学文选》2005,24(6):1003-1003
种植义齿是将生物相容性好的种植体植入缺牙的颌骨中,使之颌骨形成良好、稳定的结合,随后在种植体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口腔种植是一种植于骨内、传递咬合力的装置,实现骨结合是基本的生物学保障,这就要求种植材料既应满足基本的生物相容性要求,也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两者缺一不可.种植义齿手术成功与否,与患者自身条件及医生的手术操作外,护士在手术中与医生的配合及术后口腔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陈燕玲 《微创医学》2005,24(6):1003
种植义齿是将生物相容性好的种植体植入缺牙的颌骨中,使之颌骨形成良好、稳定的结合,随后在种植体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口腔种植是一种植于骨内、传递咬合力的装置,实现骨结合是基本的生物学保障,这就要求种植材料既应满足基本的生物相容性要求,也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两者缺一不可.种植义齿手术成功与否,与患者自身条件及医生的手术操作外,护士在手术中与医生的配合及术后口腔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种植外科技术的飞跃发展,包括骨劈开术、骨挤压术和各种植骨技术,使得口腔种植义齿的适应证得到大大发展,现在已经可以修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特别是对前牙区牙缺失,由于其不损伤邻牙,无须固位基牙,病人感觉舒适、美观,并能承受一定的(牙合)力,临床上颇受患者欢迎.我科1998~2002年对101例患者实施了249枚人工种植牙植入及修复,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种植修复是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理想修复方式,具备稳定、舒适、美观、咀嚼效率高等众多优点.种植修复需要缺牙区具备一定的骨量,但由于受解剖条件限制,上下颌的后牙区骨量常不足[1-2 ].以往萎缩后牙区植入常规种植体常需结合骨增量手术,但有研究[3 ]表明,超短种植体的应用可简化甚至替代骨增量手术,治疗过程更简单、修复周期缩短,可减轻患者身心和经济负担.超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特别是长期的修复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大多数学者把≤6 mm种植体定义成为超短种植体[4] ,本综述将结合国内外研究,回顾总结长度≤6 mm超短种植体的临床研究进展,为超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锡平 《中外医疗》2010,29(4):55-55,57
目的观察评估国产BME-10X医用胶原膜与骨又生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15例患者共计22枚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国产骨又生骨粉及国产BME-10X医用胶原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Ⅱ期手术后进行瓷全冠修复。结果2枚种植体覆盖粘膜少许裂开,1枚种植体缺损处新生骨组织较少,其余均有较多的新骨生成。结论国产BME-10X生物膜及骨又生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邓旎  廖天安  谢莉莉  王春慧 《海南医学》2016,(14):2375-2376
目的:评估口腔种植义齿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口腔科采用纯钛种植体对178例缺牙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种植前后的咀嚼能力、美观、舒适度、满意度情况。结果178例种植患者植入262枚种植体,成功257枚,成功率为98.09%。种植后患者咀嚼能力提高,美观明显改善,佩戴义齿舒适度提高,总体比较满意,分别与种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种植义齿修复牙齿缺失临床使用效果显著,修复时应注意选用合适的种植体,合理的修复方案和术后定期复诊。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种植中组织工程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义齿已成为常规修复缺失牙的方法之一,种植义齿获得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获得和维持种植的骨性结合.种植体周围骨间隙及缺损区的存在是影响即刻种植体获得良好骨结合的主要原因.Brunski[1]研究表明:只有种植体不存在肉眼观察到的动度和超过100 μm的微小动度,即刻负重的种植体仍然可形成骨结合,但宏观动度则会阻碍骨结合,使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率下降.为了消除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骨缺损被新骨替代或充填是即刻种植的牙种植体获得理想骨结合的必备前提.……  相似文献   

16.
刘祖东 《吉林医学》2012,(6):1277-1278
目的:研究锥形种植体用于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50例缺失上颌前牙患者的60个牙位植入60颗锥形种植体。术后3~6个月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检查。结果:60颗种植体修复时56颗成功,4颗失败。所有病例均从种植体植入开始平均随访16个月,56颗种植义齿周围无明显炎性反应,放射检查,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其余4颗种植义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牙槽骨吸收明显种植体2度松动,该4颗种植体最后失败。结论:上颌前牙区缺牙采用锥形种植体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即刻种植修复 1 6例 ,男性 1 1例 ,女性 5例 ;年龄 32~ 57岁。植入牙种植体 2 0枚。其中柱状螺旋种植体 4枚 ,叶状种植体 1 6枚。前牙区植入种植体 8枚 ,双尖牙区 1 2枚。患者缺牙数均在 2枚以下。1 .2 材料种植体选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生产的纯钛螺旋体、叶状种植体及种植器械。1 .3 病例选择全身情况良好无种植牙禁忌症患者 ,口内检查残根根尖处无瘘道 , °松动 ,无牙周袋。常规摄全景片 ,骨组织密度适中 ,全部牙牙周健康 ,根尖周围有不透光区。1 .4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单 ,拔除患牙 ,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短种植体植入术修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缺失牙的疗效.方法 26例上颌后牙区骨高度6~8mm缺牙患者共37枚种植体经牙槽嵴顶入路用bicon种植体植入.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临床上恢复功能后随访8~28个月,平均16个月,未发现有鼻腔出血或上颌窭炎症;义齿修复后种植体无松动及脱落.x线片检查种植区上颌窦底正常,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短种植体植入术较传统的上颌窭提升术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缺失牙种植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种植牙修复前牙缺失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缺牙区骨内植入纯钛种植体,术后4-6个月做永久性修复,并跟踪2-4a随防观察。结果种植前牙缺失159例223颗牙,成功215颗,失败8颗。成功率为96.4%。结论种植牙修复前牙缺失效果肯定,骨整合期是种植成功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正>口腔种植义齿追溯其起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一种口腔常见的修复技术。它是在口腔缺失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待种植体存活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复体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种植牙以其固位好,不影响邻牙,外表接近自然牙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然而,种植手术能否取得成功,临床护理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更加完善的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2,3]。我院2010—2011年对852例患者进行人工种植义齿修复,效果显著,现将手术护理流程及配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