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手术患者全麻拔管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100例全身麻醉结直肠手术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使用肌松监测仪监测肌松及评估患者肌松残余的发生率,并分析预防患者出现术后肌松残余的措施。结果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术后用客观评估法拔管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为63%,肌松残余组与非肌松残余组在患者体质量、年龄、肌松剂类型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麻醉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结直肠手术全麻患者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所以要注意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曹剑  陆珠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397-2397
近期,我院收治了1例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患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时,发现在使用肌松剂时(先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后改用去极化肌松剂)患者腹壁无法松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围术期影响肌松药的肌松效应,导致糖尿病患者术中应用肌松药后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加之糖尿病本身就可损伤呼吸系统,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本文探讨糖尿病对肌松药肌松效应的影响机制,并就糖尿病对临床常用肌松药(维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及顺式阿曲库铵)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烧伤患者麻醉肌松药用量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手术麻醉,不仅存在烧伤后机体严重的循环变化、酸碱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改变等问题使麻醉处理十分困难,还存在多次削痂植皮给肌松剂用药量掌握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肌松药的发现和应用引发了现代麻醉技术的重大变革,并促进了老年外科、心脏外科和移植外科学的迅猛发展。但使用肌松药可能伴随的肌松残留风险会严重影响手术预后。传统肌松拮抗药——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存在明显的作用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新型肌松药拮抗剂舒更葡糖钠可精准、快速地逆转深度和中度肌松状态,改善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6.
马荣华  杨拔贤 《中国医药》2010,5(3):284-286
自从1942年Harold Griffith将筒箭毒碱应用于临床麻醉以来,避免了以往以深麻醉获得肌肉松弛而引起循环抑制的危险,肌松药很快成为临床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即使应用中、短效肌松药,以临床或主观方法都难以完全避免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肌松药残余作用不仪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而且影响呼吸功能,损害呼吸道保护性反射,使患者因肌无力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对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肌松恢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胃减容手术的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术中采用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TOF)模式监测肌松程度。术毕,当TOF计数≥3时,试验组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g/kg(去脂体重)联合新斯的明40μg/kg(去脂体重)拮抗肌肉松弛剂;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联合新斯的明40μg/kg(去脂体重)拮抗肌肉松弛剂。观察两组患者给予肌松拮抗剂后TOFr(T_(4)/T_(1))≥0.9的时间以及给予肌松拮抗剂后5 min、10 min、20 min的肌松残余发生率。同时记录给予肌松拮抗剂前后心率、血压、血钙浓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全身发热、寒战、胸闷、头晕、注射部位疼痛、心律失常等)发生率。记录患者拔管时的镇静-躁动评分(SAS),记录术后躁动、低氧血症、恶心呕吐、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肌松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给予拮抗药后20 min的肌松残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时的SAS评分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比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给予拮抗剂后5 min、10 min的肌松残余发生率、术后躁动、低氧血症、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可安全用于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肌松拮抗,能够更快地逆转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缩短患者肌松恢复时间,降低肌松残余发生率,改善患者拔管时的SAS评分、缩短PACU停留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倍95%有效药物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对全麻患者的肌松效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选取79例全麻患者,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的肌松程度。经麻醉诱导意识丧失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经口气管插管,观察肌松作用起效的时间、恢复时相,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麻醉效果91.1%的患者达到气管插管1级水平,7.6%的患者达到2级水平,且全部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肌松恢复时相:25%为(39.1±7.9)min,75%为(47.8±8.1)min,100%为(61.9±10.2)min。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潮红、支气管痉挛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3倍95%有效药物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具有肌松效应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少等特性,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李惠芳  刘庆 《云南医药》1997,18(2):139-140
用双重爆发刺激观察美维松行气管内插管时的肌松效应李惠芳*杨文燕*高明*刘庆*美维松(MIV)是一种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双重爆发刺激(DBS)是一种新型肌松药监测方法。本研究旨在用DBS观察MIV用于气管内插管时的肌松效应资料与方法16例ASAⅠ~Ⅱ...  相似文献   

10.
赖黄英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12):921-921
目的:通过不同径路的肌松药给药法,观察其对气管插管的影响,从而选择出最佳的给药途径,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宰。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静脉直接推入,另一组由静脉滴入,观察插管时的情况。结果;静脉推注肌松药,肌松抑制80%左右,临床肌松良好,可以顺利完成插管。而由静脉滴入肌松药法,对正常生理解剖患者,可较顺利地完成插管,但对有插管困难指征的患者,不能很好地把握最佳插管时机和掌握插管技巧,增加了插管的难度。结论: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即将肌松药通过三通接头直接推入.才能保证用药集中,作用完全,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配合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哮喘的价值。方法:静脉应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常规心电舱护,对症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停机拔管。结果:30例危重哮喘患者,经使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后,人机对抗消失。机械通气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纠正。气管插管或切开后72小时~15天,平均7日撤机。结论:使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配合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晶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68-569
目的评价全麻手术患者连续、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果。方法将我院全麻下接受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间断给药)、观察组40例(连续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用药量、期间用药量、肌松指数、肌松恢复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式阿曲库铵的用药总量、期间药量较对照组减少,(t=2.46,P<0.05;t=3.77,P<0.01);两组患者的肌松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44,P>0.05),而对照组肌松恢复时间较观察组明显缩短(t=1.70,P<0.05);对照组收缩压(104±8)mm/Hg、舒张压(69±3.1)mm/Hg、心率(56±1.2)次/分;观察组(114±9.1)mm/Hg、舒张压(79±4.1)mm/Hg、心率(66±6.2)次/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可减少患者术中用药量,可为手术提供稳定而可控的肌松效果及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是全麻手术患者很好的一种维持肌松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奚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48-149
目的:探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重型破伤风的价值。方法:在基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镇静肌松剂,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治疗,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停镇静肌松剂,停用呼吸机。结果:39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中37例经使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后,抽搐完全控制,未发生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等并发症。结论:使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在重型破伤风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产地罗库溴铵(国产与进口)用于急救气管插管的药效学效果。方法需要急救气管插管患者50例,随机分为国产罗库溴铵组(A 组)25例和荷兰产爱可松(B 组)25例。记录两组肌松程度、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优良率、维持中肌松满意率均为100%;B 组的肌松程度好于A 组,肌松恢复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指数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要急诊诱导气管插管患者,两种罗库溴铵均可获得满意插管条件,但在肌松程度方面进口爱可松优于国产罗库溴铵,恢复时间也比国产罗库溴铵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间断多次静脉注射国产罗库溴铵的药效学,并与进口罗库溴铵相比较。方法择期全麻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n=25)。记录肌松程度、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评价气管插管条件和术中肌松程度。结果两组均可顺利完成气管插管,A组肌松满意度率稍差,B组可获得满意肌松,但B组由于术中肌松程度较A组强(P〈0.05),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结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罗库溴铵0.6mg.kg-1均可产生满意的插管条件,进口罗库溴铵(爱可松)肌松程度优于国产罗库溴铵,但术后肌松恢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Sugammadex是一种修饰的γ-环糊精,能与氨基甾体类肌松药形成紧密复合体而逆转它们的肌松作用,与新斯的明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婴幼儿、孕妇、心、肾功能受损和重症肌无力患者。Sugammadex的临床应用将会为临床麻醉工作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非去极化肌松药发生残余阻滞作用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非去极化肌松药发生残余阻滞作用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年龄、性别、选用的药物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与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效应的关系来阐述肌松药发生残余阻滞作用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性别、药物、并存疾病等均可影响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肌松效应。结论掌握相关因素、合理掌握肌松药的用量、做好肌松监测工作,对预防术后肌松残余及呼吸系统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非去极化肌松药发生残余阻滞作用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年龄、性别、选用的药物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与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效应的关系来阐述肌松药发生残余阻滞作用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性别、药物、并存疾病等均可影响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肌松效应。结论 掌握相关因素、合理掌握肌松药的用量、做好肌松监测工作,对预防术后肌松残余及呼吸系统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甲状腺手术时零肌松气管插管全麻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常规使用肌松药,B组单次给予肌松药,C组不使用肌松药。分别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HR数值。评价插管条件,观察并记录清醒、拔管的时间,随访麻醉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不使用肌松药的患者苏醒更快,循环更稳定,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而言,零肌松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的残余肌松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后残余肌松效应。方法 行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诱导,B组给予罗库溴铵诱导,机控插管全麻,术中以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及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维持,记录两组拔管时、出手术室时、入恢复室及出恢复室时4个时点成串刺激(TOF),以及上述4个时点TOF<0.7和TOF<0.9患者数及残余肌松发生率、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当TOF<0.7至TOF恢复到0.7的时间)和拔管时间、TOF恢复至0.9时间。结果 A组4个时点TOF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A组拔管时TOF<0.9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残余肌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小于B组,差异无显著性,但拔管时间、TOF恢复至0.9的时间均优于B组(均P<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适合老年患者应用的肌松药,而且老年患者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优于其他肌松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