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季玉玲 《护理研究》2008,22(9):2418-24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超声和CT影像学技术的进展,近距离放射治疗得到了较快发展,配合术中直视进行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对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有良好效果。^125I放射粒子的问世,促进了国内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发展,我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肿瘤术中^125I种子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9例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或经阴道穿刺晚期恶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 结果28例患者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植入针的插入,成功监视粒子的植入。 结论超声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术后不用化疗,使肿瘤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限等优点。我院自2002年12月开始引进此项技术,至今已成功为12例前列腺癌患者施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并经会阴穿刺前列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25I放射性核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病,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但因许多病人肿瘤位置不好,肝功能不全,合并严重肝硬化或患有严重心肺疾患而无法手术治疗,^125I放射性核粒子组织间植入的作用机理正是通过粒子持续发射低能量度γ射线,从而杀伤靶区肿瘤组织,具有创伤小,靶区剂量高,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正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5年2月-2006年6月应用^125I放射性核粒子配合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肝癌共9例,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萌 《天津护理》2010,18(4):208-209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该治疗方法是将放射性粒子^125I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性粒子源^125I准确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微型放射源持续放出的低能量的Y射线,在200天内连续不断地作用于肿瘤,抑制或杀灭进入活跃期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的护理。方法:16例晚期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并肝内转移9例,转移性肝癌7例。通过患者病灶的CT图像扫描,用三维实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定其粒子治疗计划,在CT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计划将放射性^125I粒子8~33粒通过微创手术植入患者肝内肿瘤部位。术前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术中做好配合,术后进行系统护理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粒子术中种植成功率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满意,术后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赵林红 《全科护理》2008,(2):152-152
^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的热门研究课题,^125I粒子植入亦称体内伽玛刀。它是将微型放射源植入肿瘤组织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我院自2002年4月开展了31例,为了减少放射性^125I粒子对人体的辐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不良反应,现将有关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部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部恶性肿瘤术后的防护护理。[方法]采取距离、屏蔽、时间防护,配合放射防护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病人实施防护护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医护人员、陪护家属进行体检和放射剂量监测。[结果]无一例出现放射性疾病。[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部恶性肿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 I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放射性粒子^125 I永久性植人人体肿瘤组织内,通过放射衰变,释放出来的γ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是目前治疗肿瘤,尤其是不能进行手术的中、晚期肿瘤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11月,利用微创技术和放射治疗相结合,在B超或CT定位或手术直视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3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手术中永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无因^125I粒子植入而导致的并发症,无患者因粒子植入导致死亡,随访,1 a生存率达83.3%(25/30),3 a生存率达63.3%(19/30),5 a生存率达40%(12/30)。结论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中晚期食管鳞癌简单、安全、有效,但由于样本量不足,仍需更多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碘^125(^125 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6例恶性肿瘤患者在C T或B超引导下植入125 I粒子内放射治疗,2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6例实体肿瘤治疗后完全缓解50例(30.12%),部分缓解108例(65.06%),无变化5例(3.01%),进展3例(1.81%),总有效率达95.18%(158/166),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患者无明显放射副作用。【结论】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对晚期不能根治恶性实体肿瘤或复发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使用的放射性微粒均为释放中到高能伽马射线的核素,医护人员和病人无法防护,同时由于没有治疗计划系统和影像学技术保证,疗效大打折扣,因此这一技术未能广泛推广。20世纪80年代,新型、低能、安全和易防护的放射性核素,如^125I等相继研制成功,超声和CT影像学技术进展和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焕发了青春,显示极强的生命力,临床疗效确切。随着此项技术不断完善,我科利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成功地完成了8例恶性肿瘤的治疗,给失去手术机会及治疗后复发的肿瘤病人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拓宽了肿瘤治疗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赵文静  王丽芹 《现代护理》2007,13(7X):1974-1975
^125 I放射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是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射频消融术也是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适应症广等特点。我科自2005年6月-2006年7月对16例肝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行^125 I粒子组织间隙植入并射频消融术,近期疗效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龚姝  申文武 《华西医学》2010,(11):1975-1977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4月121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及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结果 121例患者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7例出现胰瘘,1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后均治愈。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好、安全、副反应少,良好的护理对改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局部晚期尿路上皮癌病人的护理。[方法]对22例局部晚期尿路上皮癌病人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术后做好相应的病情观察、营养指导及防护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为91%,疼痛缓解率89%,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5d。术后无一例发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损伤,亦无感染、出血、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局部晚期尿路上皮癌,通过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健康指导,取得病人的配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护理。方法:对56例行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患者给予周到细致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放射护理及防护,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结论:全面、周到、细致的护理是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眼肿瘤包括眼睑、结膜、眼球各层组织以及眼附属器的肿瘤。若为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和眼球突出的症状与体征,是最终导致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是眼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也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其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眼部恶性肿瘤这一新型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是目前眼部恶性肿瘤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病房自2005年4—12月对15例眼部恶性肿瘤患者行眼部恶性肿瘤切除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肝癌1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术后复发肝癌2例,复发肝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在综合治疗指导下,利用射频消剐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进行治疗。结果12例;蕙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感染、胆漏等产重并发症,患者肝功能出现损害,经常规保肝治疗后恢复。于术后1、3、6个月复查CT查肿瘤体积缩小分别为(34.57±4.52)%、(47.12±4.71)%、(32.37±5.29)%。术后3个月全部存活,术后6个月存活9例,术后1年存活5例,3例患者存活已达14个月,余患者死于全身转移和肝功能衰竭。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肝癌具有安全性、微创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1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 术后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但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125I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放射防护措施。方法对36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和放射防护措施。结果全部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患者和陪护家属及医护人员均无出现放射性疾病。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加强放射防护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和医疗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