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在临床广为应用,而经方的临床应用往往是复杂性辩证论治思维的最好体现,本文我们通过对小青龙汤病机、方药使用、药后变证的复杂性的论述,揭示经方应用中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提供解释经方,应用经方的新思路、新思维,将经方用药用治更多的病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经方酸枣仁汤疗法治疗失眠和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失眠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经方酸枣仁汤疗法和针药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针药结合疗法与经方酸枣仁汤疗法之间的PSQI指数相比, 存在差异(P<0.001);针药结合组睡眠率高于经方治疗组,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相比,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针药结合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经方治疗组.结论 针药结合疗法与经方酸枣仁汤疗法治疗失眠皆有较好疗效,针药结合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应用经方当归药对,既要全面分析当归药对在经方中的作用机制,又要合理扩展当归药对在非仲景方中的应用。临证若能合理地运用当归药对指导临床,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于此试将经方当归药对探讨于下,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从独立成方"角药"、方剂主要部分"角药"、方剂次要部分"角药"以及多组"角药"联合等4个方面,对经方中的半夏"角药"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半夏在经方中的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5.
仲景方黄连药对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7,6(5):28-29
研究与运用药对常常重视药物功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而往往忽视药与药之间用量变化的调配关系。研究药对只有全面考虑药用功效与深入探讨剂量调配,才能合理运用经方主治复杂多变的病证。研究药对既要分析药对在经方中的作用机制,又要扩展药对在非经方中的主治范围。于此试将黄连药  相似文献   

6.
经方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运用的方剂.效药指针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实践中,经方被广泛应用,并常加入效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学的高度评价和点赞!而中医药大厦的核心支撑就是仲景医学,仲景医学的核心骨架就是"经方"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对"经药"的正确认知与合理应用,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善和系统,就是著名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最早提出而我们大家都为之努力的"经方医学"!经方医学的推广应用、提高,就是仲景  相似文献   

8.
经方是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运用的方剂,效药指针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消化性溃疡的I临床实践中,经方被广泛应用,并常加以效药,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经方热的兴起,"方证相应"的辨证思维模式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此方面,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黄煌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黄煌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经方方证及药证的研究及传播,所编著的《中医十大类方》《药证与经方》《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等通过对仲景原文的挖掘,对名医使用经方经验及现代研究的整理,从方证、药证的角度对经方及经方中常用药的使用指征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是很多基层医生的临证宝典。  相似文献   

10.
以汉代一两等于15 g的折算方法,运用经方原方以及原方剂量,总结250例病案的临床体会.在治验的病案之中,2剂药内治愈的病例占六成,5剂药内治愈的约占九成,需用7剂药以上的只占少数;2剂内病情减半的占八成,3剂内病情减半的占九成多.由此临床实践,初步验证了应用经方原方以及原方剂量于当今临床,具有“一剂知、两剂已”之速效.并体会到临床运用经方并非必须“灵活加减”,经方并非不能长期服用,经方煎服法方便患者,翻煎易破坏方剂配伍关系,使用经方必须注意药物质量,必须打破药典“常用量”的局限,使用原方必须重视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