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女性生殖道感染厌氧菌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药。方法应用平皿打孔法测定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厌氧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五味子、五倍子、黄连、大黄不同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且分析五味子等4个组方对耐药菌株是否有协同抑菌作用。结果五倍子、诃子分别对厌氧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最大,分别为21.33 mm和20.38 mm。五倍子、诃子对消化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明显高于黄连、金银花、大黄(P0.01);诃子、黄连与大黄、金银花,五倍子、诃子、黄连、大黄与金银花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五倍子与黄连、大黄组方,诃子与黄连、大黄组方对消化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值均明显低于其单味药的均值(P0.01);五倍子与大黄,黄连与诃子,诃子与黄连、大黄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值明显低于其单味药均值(P0.05,P0.01)。5种中药对消化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敏感率最高者分别是五倍子(93.33%)和诃子(70.83%)。五味子与大黄、黄连、五倍子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制浓度指数(FIC)分别为0.28、0.31、0.75。五倍子与大黄组方的FIC值为1.13。结论五倍子、诃子对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五味子与大黄、黄连、五倍子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具有协同抑菌作用。有必要对中药及其组方对厌氧菌耐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某抑菌洗衣液的抑菌效果。方法依据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抑菌试验(载体法)进行,对产品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该抑菌洗衣液100倍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0min,抑菌率均>90%,有较强抑菌作用。结论该抑菌洗衣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对铅黄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褪色沙雷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线对不同细菌进行照射并传代,K-B法观察细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经紫外线照射后,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褪色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变化较大,第四代褪色沙雷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性由中介(抑菌环直径14~17 mm)变为耐药(抑菌环直径≤13 mm);第八代褪色沙雷菌对氨曲南的敏感性由敏感(抑菌环直径≥22 mm)变为中介(抑菌环直径16~21 mm);第十二代褪色沙雷菌对头孢呋辛的敏感性由中介(抑菌环直径15~17 mm)变为耐药(抑菌环直径≤14 mm)。结论紫外线可诱导细菌突变,使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重组防御素5对6株肠道常驻细菌的杀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组防御素5(rHD-5)对6株肠道常驻细菌的杀菌效果. 方法通过冷冻干燥获得含有rHD-5的细胞培养上清(Ⅰ液)、5倍浓缩液(Ⅱ液)和10倍浓缩液(Ⅲ液),以不含rHD-5的培养上清(O液)为对照,观察了它们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野生株的抑菌环直径大小. 结果随着rHD-5浓度的逐渐增加,O、Ⅰ、Ⅱ、Ⅲ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 mm、(15.78±0.67) mm、(31.11±0.89)mm、(36.94±0.77)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 mm、 (18.67±0.35) mm、(27.11±0.55) mm、(30.72±0.44) mm;仅Ⅲ液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产生了抑菌环(16.67±0.79 mm);O、Ⅰ、Ⅱ、Ⅲ液对表皮葡萄球菌野生株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 mm、0 mm、(15.67±0.50) mm、(30.56±0.58) mm;而仅有Ⅲ液对鲍氏不动杆菌野生株产生了抑菌环(14.44±0.77) mm,对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均没有抑菌环产生. 结论 rHD-5对6种肠道常驻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提示其在防治肠源性感染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抑菌效果,以及化妆品中分离菌株对其的抵抗性。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测试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埃希菌(ATCC8739)和化妆品中分离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4种防腐剂在《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限用剂量范围内,能有效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埃希菌(ATCC8739)和化妆品中分离出的菌株。结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对化妆品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种复方乳酸菌凝胶的抑菌性能及其对黏膜的刺激性。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家兔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对复方乳酸菌凝胶的抑菌效果及其黏膜刺激性进行观察。结果复方乳酸菌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W/V)、2.5%(W/V)和1.3%(W/V)。经37℃、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三个月加速试验,最小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对家兔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89。结论该乳酸菌凝胶对试验菌的抑菌效果均不高于2.5%(W/V),有效期为室温下至少保存2年,且对阴道黏膜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7.
园柏和龙柏主要挥发物及其抑菌和杀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园柏和龙柏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并比较其抑菌和杀菌效果.方法于2003年8月在上海植物园采集新鲜的园柏和龙柏叶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挥发物成分分析,并用其挥发油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杆菌(ATCC-25922)、绿脓杆菌(ATCC-27853)进行体外抗菌效果研究.结果园柏和龙柏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均为乙酸龙脑酯,含量分别为38.1%和46.5%,此外,园柏含24.9%的水芹烯(phellandrene)和12.4%的对薄荷-1-烯-4-醇(p-menth-l-en-4-ol),龙柏含30.0%的柠檬烯(limonene)和7.9%的β-蒎烯(β-pinene).园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4、8 mg/L;2、8 mg/L;8、8 mg/L.龙柏挥发油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4 mg/L,并且只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最低杀菌浓度为16 mg/L.结论园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及杀菌效果,而龙柏挥发油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且只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杀菌效果.园柏挥发油的抑菌杀菌效果优于龙柏,且抑菌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亚抑菌浓度三代头孢菌素对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亚抑菌浓度头孢噻肟(0μg/ml、4μg/ml8、μg/ml、16μg/ml3、2μg/ml)及头孢他啶(0μg/ml、2μg/ml、4μg/ml、8μg/ml、16μg/ml)在不同作用时间下供体菌(临床分离的携带CTX-M型基因肺炎克雷伯菌株)与受体菌(大肠埃希菌E.coli C600 SMR Lac)接合转移率的变化。结果:在4μg/ml头孢噻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的接合转移率最高,除头孢噻肟空白组(0μg/ml),接合转移率随头孢噻肟亚抑菌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同样,在2μg/ml头孢他啶亚抑菌浓度作用下的接合转移率最高。除头孢他啶空白组(0μg/ml),接合转移率随头孢他啶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不同亚抑菌浓度三代头孢菌素能影响耐药质粒的转移。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到给药间歇期抗菌药物亚抑菌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细菌耐药性的播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水环境介质及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耐药表型及抗性基因转移的影响。方法对海水浴场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不同亚抑菌浓度的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抗生素传代培养、运用DNAstar分析I类整合子(IntI)突变类型及突变位点,以耐药菌为供体菌,EC600为受体菌进行耐青霉素、氧氟沙星的质粒接合实验。结果经亚抑菌浓度抗生素研究发现2种抗生素亚抑菌浓度海水与生理盐水传代培养下的细菌生物量均有明显差异。但头孢他啶亚抑菌浓度下,海水介质比生理盐水介质的影响大。传代培养240 h后,细菌耐药能力增强。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耐药菌的IntI突变类型主要集中于氨基酸的缺失与插入,突变位点集中在262~273。此外,4株耐青霉素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成功接合,接合效率分别是2.6×10~(-6)、4.2×10~(-6)、6.0×10~(-6)、3.6×10~(-6),1株氧氟沙星1/16mic亚抑菌浓度刺激下的肺炎克雷伯菌成功接合,接合效率是6.4×10~(-6)。结论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传代培养存在差异,有诱导自发性突变的可能;证明了耐药基因可伴随接合型质粒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海洋生物对创伤弧菌等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制备8种海洋生物的水提液、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用琼脂平板孔穴法(K-B法)初筛抑菌活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8种海洋生物的各种提取液除对鼠伤寒沙门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创伤弧菌及其他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孔石莼、泥螺、条斑紫菜的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抑菌活性尤为明显;孔石莼的超声提取液对创伤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均为15.63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mg/ml,对大肠埃希菌和宋内氏志贺菌的MIC均为125mg/ml,泥螺超声提取液对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62.5mg/ml,条斑紫菜醇提液对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和125mg/ml。结论孔石莼、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黄连等7种中药对淋菌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对多药耐药淋菌抗菌活性强的中药。方法应用平皿打孔法测定黄连、五倍子、诃子、大黄、黄柏、黄芩和金银花等7种中药对2013年1-8月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分离的20株淋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筛选抗菌作用强的中药;肉汤二倍稀释法分析比较黄连、五倍子、诃子对淋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黄连等7种中药对淋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值依次为五倍子诃子黄连大黄金银花黄芩黄柏;五倍子、诃子、黄连、大黄对淋菌的抑菌环直径均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金银花、黄芩、黄柏的抑菌环直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黄连、五倍子、诃子对淋菌耐药菌株的MIC值,五倍子的MIC值最低为5×10~4μg/ml,诃子次之为12×10~4μg/ml,黄连最高为45×10~4μg/ml。结论黄连等7种中药中,五倍子对淋菌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中药可为由耐药性淋菌引起的难治性淋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郑晶 《中国保健》2008,16(5):235
革兰阴性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有: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的部分菌株及铜绿假单胞菌等菌株产生.在体外试验中,产ESBLs菌株可使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抑菌环缩小,但不一定在耐药范围,加入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可使其抑菌环扩大;临床表现为对β-内酰胺酶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类)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连花清瘟联合美罗培南对临床分离菌株及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配制连花清瘟浸膏粉溶液,采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连花清瘟、美罗培南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体外抑菌浓度,计算抑菌指数(FIC)并进行比较。结果连花清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128、64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128、128mg/mL;联合用药后,能够提高CR-AB对连花清瘟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其中有协同效果的组合浓度分别为连花清瘟16mg/ml、美罗培南16μg/ml。结论连花清瘟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连花清瘟联合美罗培南对CR-AB有协同作用,可为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淀粉基烷基多糖苷的抑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淀粉基烷基糖苷(APG)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测定C8-10、C12以及中试C12淀粉基APG[1/2 048-1/4(4.88×10-4~0.25)g/ml]对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抑菌效果.结果 作用24 h后测定抑菌液吸光度,C12、中试C12、C8-10 APG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31 25、0.25、0.015 6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 5.0.25、0.062 5g/ml.通过菌悬液菌落计数,浓度为MIC或高于MIC的APG,对细菌的抑菌率超过99%,抑菌效果与吸光度法相符.结论 本实验观察的淀粉基APG具有一定得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风油精对八种细菌的抑菌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油精是居家旅行常备的保健用品 ,除了常见的提神醒脑、清凉散热、防蚊虫叮咬等功效外 ,对常见的一些生物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风油精对常见的一些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却鲜有报道 ,本文主要测定风油精对实验室常用的八种细菌标准株抑菌效果强弱。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1.1.1 市售康加力牌风油精 (天津康加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2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号 2 6110 )、大肠杆菌 (菌号44 10 1)、白色葡萄球菌 (菌号 2 610 1)、乙型副伤寒杆菌 (菌号5 0 0 0 4)、伤寒杆菌 (菌号 5 0 0 96)、奇异变形杆菌 (菌号 490 0 5 )、丙型链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亚胺培南等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计算抑菌指数(FIC)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用药后,8种抗菌药物的MIC50及MIC90分别降低1~16倍和1~64倍,其中有协同和相加效果的组合为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组合、哌拉西林和妥布霉素组合及阿洛西林和舒巴坦组合,而无关作用的组合为洛美沙星和氨苄西林组合及洛美沙星和头孢曲松组合.结论 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苦参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苦参提取物进行208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苦参提取物对208株表皮葡萄球菌中的110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98株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MIC90分别为1 185μg/ml和286μg/ml。结论苦参提取物对208株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一种苦参黄柏提取物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 方法 采用抑菌试验研究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单独用药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分级抑制浓度指数,探索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的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nis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9375、7.5 mg/ml;苦参黄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 %、6.25 %,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联合应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都为0.5<FIC指数≤1.0,表现均为协同作用。 结论 nisin与苦参黄柏提取物联合应用时,相比两者单独用药,抑菌效果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9.
吴学敏  单颖  卢颖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45-3746,3752
[目的]为探索HD-5作为抗菌生物制剂替代传统抗生素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质粒pGAPZαA-HD5,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于Zeocin平板筛选阳性重组菌。振荡培养重组菌约48h,离心取培养上清原液进行冷冻干燥,再稀释获得含有HD-5的原液(I液)、5倍浓缩液(Ⅱ液)和10倍浓缩液(Ⅲ液),以不含HD-5的培养上清(O液)为对照,采用平板打孔药敏法,观察它们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环直径大小。[结果]随着HD-5浓度的逐渐增加,O、I、Ⅱ、Ⅲ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mm、(16.56±0.45)mm、(20.09±0.67)mm、(26.72±0.54)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mm、(11.45±0.13)mm、(18.09±0.32)mm、(25.50±0.21)mm;仅Ⅲ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产生了抑菌环[(17.45±0.56)mm]。[结论]体外实验证实HD-5的真核表达产物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提示其作为抗菌生物制剂替代传统抗生素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的应用在我国沿用已久,通常根据其药用价值选用到各类产品的配方中。某健肤露是××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中草药制剂。为了解该产品对细菌的抑菌作用,我们对产品进行抑菌效果的试验,以求得该中草药制剂的最小抑菌浓度,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化学品有限公司送检提供某健肤露。样品的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蒲公英、蛇床子、地肤子等中草药提取液。12 试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ATCC8099)、甲型链球菌(32213)、乙型链球菌(32210)、白色念珠菌(由省皮肤病研究所提供)、淋球菌(由省皮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