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世霞 《中国药师》2011,14(7):971-973
目的:建立枳实导滞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 Symmery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l-1。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1~0.226μg(r=0.9998)、0.005~0.092μg(r=0.9999)、0.010~0.194μg(r=0.999 9)、0.011~0.212μg(r=0.9999)、0.005~0.102μg(r=0.9998);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7%(RSD=1.56%)、99.57%(RSD=0.91%)、100.66%(RSD=1.09%)、101.97%(RSD=1.60%)、101.54%(RSD=1.58%)(n=6)。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枳实导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清瘟解毒散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Wondasil C18(250 mm×4.6 mm,5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溶液(体积比为85∶15),以1.0 mL·min~(-1)为流速,以254 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5~30、5~30、10~60和5~30 m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0.999 8、0.999 8和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2%、98.6%和98.9%。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清瘟解毒散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方既明  章怀奋 《中南药学》2011,9(5):342-346
目的建立麻仁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奥泰ALLTIM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9min,60%A;9~20 min,60%→80%A;20~45 min,80%A];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线性范围分别为在9.08~81.72、8.4~75.6、13.42~120.7、7.56~68.04、8.2~73.8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9.6%、99.4%、99.8%、99.2%,RSD分别为2.0%、1.8、3.2%、1.1%、1.5%。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麻仁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含量测定的一种准确、灵敏、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腑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 C18(250×4.6mm,5μm),以0.1%磷酸:甲醇(15∶85)为流动相,流速1.0μ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结果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芦荟大黄素进样量分别在0.0162~0.323μg、0.016~0.318μg、0.0164~0.328μg、0.008~0.16μg、0.020~0.40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0%、99.2%、98.3%、99.4%(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通腑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多种药材与制剂中大黄酚与大黄素含量测定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黄酚与大黄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甲醇提取与酸水解同步进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准确地测定了多种药材与制剂中大黄酚与大黄素含量。色谱条件为:Shimadzu VP—ODS C_(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022~0.32μg(r=0.9999),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15~0.22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酚与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6.10%~101.7%和96.75%~100.9%。结论:改进方法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环境污染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九制大黄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7∶23),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6~92μg/m L,3.8~76μg/m L,4.0~800μg/m L,5.0~100μg/m L和17.6~352μg/m 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8%,99.04%,99.72%,99.59%和99.52%,RSD分别为0.80%,1.02%,0.50%,0.54%,0.92%(n=6)。结论 HPLC法可同时测定九制大黄丸中5组分的含量,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用HPLC法测定牛黄上清片中各大黄素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693-369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4.6 mm×250 mm,5 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42~0.840μg(r=0.9996)、0.168~3.352μg(r=0.9998)、0.084~1.680 μg(r=0.9997)、0.093~1.852μg(r=0.9999)和0.174~3.488μg(r=0.9994)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1.34%)、99.8%(RSD=1.72%)、100.0%(RSD=0.89%)、99.5%(RSD=0.97%)和100.2%(RSD=1.0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汪艳  项伟 《安徽医药》2013,17(9):1490-1492
目的建立金花消痤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0.1%磷酸—甲醇(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离完全,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5.7%、97.4%、95.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法测定清火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3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78∶22);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对比HPLC-FLD法与HPLC-UV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00.6~1 609.6、86.8~1 388.8、359.4~5 750.4、81.2~1 299.2、89.4~1 430.4 ng线性关系良好;游离蒽醌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90.8%、96.2%、92.9%、89.2%,RSD值分别为2.2%、2.4%、1.0%、2.4%、0.6%;总蒽醌中各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85.7%、99.2%、104.5%、104.2%,RSD值分别为2.5%、2.2%、3.7%、0.5%、0.7%。结论本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内源物干扰小等优点,与HPLC-UV法测定结果一致性较高,可用于中成药清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LPS方法建立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20μg·mL-1 LPS),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μg·mL-1 LPS+5、10、20μg·mL-1大黄素)和pcDNA-TLR4组(转染pcDNA-TLR4质粒+20μg·mL-1 LPS+20μg·mL-1大黄素)。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和pcDNA-TLR4组的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2、0.92±0.11、0.74±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胆石通胶囊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UltimateTM XB-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甲醇-1 g·L-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60.02~1 200.4,70.32~1 406.4,62.24~1 244.8,71.04~1 420.8和30.48~609.6 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9,0.999 9,0.999 5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9.3%,98.4%,99.0%和99.2%。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综合评价胆石通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夏黄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3.8~238.4、22.8~228.0、25.8~228.0、78.7~787.2、16.7~167.2、16.6~166.4、17.5~175.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99.36%、99.71%、98.65%、99.37%、99.42%、98.78%,RSD值分别为1.88%、2.05%、2.03%、2.01%、2.56%、2.35%、2.17%。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夏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胆黄润肠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丸剂中的大黄和猪胆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丸剂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 TLC图谱中特征斑点清晰无干扰。HPLC测定中,芦荟大黄素在0.0176~0.308 mg·mL-1(r=0.9999)、大黄酸在0.0172~0.301 mg·mL-1(r=0.9999),大黄素在0.0166~0.290 mg·mL-1(r=0.9999)、大黄酚在0.0180~0.315 mg·mL-1(r=0.9998)、大黄素甲醚在0.0160~0.280 mg·mL-1(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6%(RSD=1.58%)、101.18%(RSD=1.30%)、98.97%(RSD=1.92%)、99.92%(RSD=1.92%)、100.05%(RSD=1.6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胆黄润肠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测定导赤丸中芦荟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采用流动相A:100%乙腈-0.1%磷酸,B:10%乙腈-0.1%磷酸以梯度浓度洗脱;流速控制在1mL/min;波长设定为254nm;柱温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为1.28%n=5),99.1%(RSD为1.68%n=5),99.6%(RSD为0.90%n=5),98.8%(RSD为0.89%n=5),99.7%(RSD为1.04%n=5)。结论本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导赤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胃力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μm),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82∶1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42~12.79、2.02~18.14、1.28~11.52、0.76~8.36 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0.999 4、0.999 0和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RSD=1.0%,n=9)、101.2%(RSD=2.7%,n=9)、99.4%(RSD=1.6%,n=9)和97.9%(RSD=2.8%,n=9)。结论本方法可作为胃力片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RP-HPLC测定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译 《中国药师》2007,10(12):1226-1228
目的:建立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kma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0:20: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5℃。结果: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4~30.4μg·ml~(-1),6.92~69.2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8%,98.1%,RSD值分别为1.8%,1.3%。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炎可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岑  王晓可  毋福海 《中国药房》2014,(12):1118-112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肺抑火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毛细管柱为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25 mmol/L硼砂溶液+2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4 mmol/L磺丁基醚-β-环糊精+2%甲醇(pH 10.01),分离电压为18 kV,进样方式为重力进样10 s(高度15 cm),检测波长为254 nm,温度为25Ⅴ,湿度为<70%。结果: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5.040.0、2.440.0、2.419.2、3.619.2、3.628.8、11.228.8、11.289.9、2.589.9、2.520.0μg/ml范围内同各自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0、0.997 1、0.996 9、0.998 5、0.998 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4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9.6%、99.2%、98.2%、98.6%,RSD分别为0.80%、1.32%、2.21%、1.63%、2.02%(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肺抑火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及大黄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细孔柱法,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方法色谱柱为ODS反相细孔柱(2.1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v/v)=85∶15,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含量测定在0.01~0.15μg/g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大黄素含量测定在0.02~0.24μg/g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结论实验所建立反相高效液相细孔柱法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测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新保肾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生产质量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03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30~18.4 μg/ml(r=1.0)、2.930~23.44 μg/ml(r=1.0)、5.00~40.0 μg/ml(r=1.0)、14.870~118.96 μg/ml (r=0.999 8)、7.410~59.28 μg/ml(r=0.999 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6%、102.91%、99.76%、100.32%、100.44%,RSD分别为1.58%、1.27%、1.67%、1.33%、1.03%(n=9)。结论 该方法准确易行,便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通舒口爽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92:8,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7~7.0μg·mL^-1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大黄酸在0.384-3.84μg·mL^-1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7%;大黄酚在1.803~18.03μg·mL^-1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9%;大黄素甲醚在0.504-5.04μg·mL^-1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好,可作为通舒口爽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