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这是自建国以来我国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戒毒药品分类管理办法之后,又一个新的药品分类管理办法。 将药品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不是药品属性的区分,而是管理上的界定。和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只不过是使用方便、较为安全而已。绝不能误认为非处方药就不是药品,就可以随便购买、使用了。药品本性决定非处方药也必须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向社会药店开放的处方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1日施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该办法明确提出处方药必须凭处方销售的原则。目前,医院药房  相似文献   

3.
如今,“大病到医院,小病去药店”已渐成潮流。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增强自我药疗意识,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于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  相似文献   

4.
《rrjk》2014,(6)
<正>电影中常有角色拥有双重身份,在不同的环境下性格各异。其实,在药物家族里,很多非处方药,它们有时还可能是处方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这其中也包含了一层意思,即使成分相同,规格和适应症不  相似文献   

5.
傅得兴 《药物与人》2000,13(1):20-20
国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和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已经公布,并将于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以及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有人认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是治病,只不过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购买,非处方药不用处方自己到药店就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保健》2011,(4):4-5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按照《关于做好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要求,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夏天无片等54种药品(化学药品9种、中成药44种、生物制品1种)转换为非处方药。  相似文献   

7.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已在我国正式实施。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驻店执业药师缺乏、药店处方来源少,相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滞后、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困难。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困难,确保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保健》2011,(10):5-5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治伤软膏等48种药品(化学药品8种、中成药40种)转换为非处方药。现将转换的48种药品名单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9.
陈樱 《现代养生》2008,(6):18-20
随我国药品管理改革,推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大病进医院,小病去药店"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谭晓兰 《中国校医》2001,15(3):227-228
将药品划分为处方药 (Rx)和非处方药 (OTC) ,并实行分类管理 ,是国际通用的药品管理办法 ,我国已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开始施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1] 。OTC在我国作为一个医疗保健的新概念将逐步深入人心 ,成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 ,在高校内医疗机构开设OTC药房更显现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 OTC的概念和特点  非处方药在美国称之为“柜台销售药” (overthecounterdrug) ,简称OTC。OTC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认知的“非处方药”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