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冉  傅鸣郁  朱磊  李卫华 《安徽医药》2015,19(10):1962-1963
目的:探讨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5例重症 HFMD 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危重型病例25例为 B 组,其余30例重症 HFMD 患儿 A 组;另外选择同期门诊体检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及比较三组心率变异频域及时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 组患儿低频成分(LF)、RR 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 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高频成分(HF)、相邻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50 ms 的个数占 RR 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儿 LF、HF、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低于 A 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FMD 患儿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重症病例以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为主,危重型HFMD 患儿伴有迷走神经活性显著降低,监测 HFMD 患儿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史萍  徐涛  宋淑芬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20-312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和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 NT-proBNP )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卡维地洛。两组共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和血浆NT-proBNP。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6,P <0.05)。两组全部窦性心搏 RR 间期的标准差(SDNN)、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84、0.360、0.410、0.302,均P>0.05),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和PNN50均有明显升高(t=3.095、9.184、3.622、4.302、2.261、4.522、2.921、2.992,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8.065、3.116、3.209、2.171,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均明显降低(t=7.093、9.773,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 =4.773,P<0.01)。结论卡维地洛可以更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和血浆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郑家红  陈海兰 《安徽医药》2015,19(9):1757-1758
目的:分析探讨病毒性心肌炎( VMC)患儿心率变异性( HRV)与心率减速力( DC)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为VMC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9例VMC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入院体检的39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全程24 h动态心电图追踪检查,并对两组儿童HRV与DC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儿童比较,观察组患儿时域和频域指标的各项参数均明显减低(P<0.05),其中主要包括RR间期总体标准差( SDN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 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 RMSSD)、低频功率( LF)和高频功率( HF);观察组患儿DC水平与SDNN、SDANN、RMSSD、LF及HF均呈正相关,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患儿的HRV和DC水平均减低,HRV与DC水平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 N端前脑钠肽(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原田危险评分、小林评分对川崎病病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12月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 45例川崎病病儿,根据病儿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将病儿分为病变组( 26例)和未病变组( 19例)。入院后测定病儿血浆 NT?proBNP水平,并记录病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原田危险评分、小林评分、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和 C反应蛋白( CRP)等。结果病变组年龄低于未病变组, WBC(14.45±3.75)×109/L、中性粒细胞( 7.78±1.58)×109/L、PLT(391.35±51.23)×109/L、CRP(83.56±14.74)mg/L、NT?proB? NP(756.43±87.56)pg/mL、原田危险评分( 5.66±1.15)分和小林评分( 7.65±1.42)分均高于未病变组[( 10.67±3.81,6.76±1.67, 354.61±63.71,62.45±15.68,567.29±61.39,4.37±1.16,6.39±1.28)(均 P<0.05)];两组病儿性别和 BM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显示, NT?proBNP的 AUC为 0.941,高于原田危险评分的 0.761和小林评分的 0.823(Z=2.136、1.993,P=0.033、0.046); Y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5例)和病死组(1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电图HRV检测,且病例资料、检查资料完整;对比两组心电图HRV相关参数[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0~0.40 Hz总频谱成分(TF)、0.14~0.30 Hz低频成分(LF)/0.15~0.40 Hz高频成分(HF)比值],分析心电图HRV参数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价值。结果:病死组SDANN,RMSSD,SDNN,TF较存活组低,LF/HF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心电图HRV的SDANN,RMSSD,SDNN,TF,LF/HF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均有一定价值,其中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心电图HRV参数对AMI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减速力(DC)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B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C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和左卡尼汀,对所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运用动态心电图系统采集患儿的心电信号进行DC和HRV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DC值及HRV时域指标的各项参数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HRV时域指标主要包括RR间期总体标准化差(SDN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且C组DC及SDNN、SDANN、RMSSD值比A、B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DC及SDNN、SDANN、RMSS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DC及HRV各时域值均降低,而DC及HRV各时域值能可靠反应迷走神经功能,可以作为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临床治疗指导的可靠依据.黄芪注射液与左卡尼汀均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取40例中度E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的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24 h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比例(PNN50)]、HRV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F)、高频(HF)、LF/HF]、HRT分析指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 观察组PNN50(5.96±1.03)%、RMSSD(31.22±4.53)ms、SDANN(90.11±14.22)ms、SDNN(102.02±19.44)ms、LF/HF(1.54±0.20)、HF(403.96±101.53)ms2、LF(622.10±254.80)ms2均低于对照组的(9.63±1.71)%、(47.71±6.07)ms、(127.50±20.61)ms、(138.25±2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0例每日口服伊贝沙坦 1 5 0~ 3 0 0mg,共 8wk。观察血压变化 ,记录用药前后 2 4h动态心电图 ,分析心率变异 (HRV)时域和频域指标 ,并与 3 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EH患者应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由 2 1 .62± 0 .47/1 2 .0 1±0 .3 2kPa分别下降至 1 8.9± 0 .3 2 /8.0 1± 2 .3 5kPa,有效率达 73 .1 %。②与对照组相比 ,EH患者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 (SDNN) ,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 (RMSSD) ,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 5 0ms的窦性心律 (PNN50 ) ,高频功率 (HF)明显下降 ,低频功率(LF)不变 ,低频功率 /高频功率 (LF/HF)值增加。应用伊贝沙坦后 ,SDNN、RMSSD、PNN50 、HF增加 ,LF/HF值降低。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 ,而伊贝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同时提高HRV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9.
魏琳萍 《安徽医药》2016,37(10):1250-1252
目的 观察并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对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CHD患者9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在PCI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HRV: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和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SDNN、SDANN、RMSSD和PNN50分别为(87.9±22.5)ms、(77.2±23.8)ms、(29.8±12.4)ms和(8.5±6.4),术后3个月为(145.3±32.2)ms、(127.4±32.3)ms、(36.2±11.9)ms和(12.3±7.2),术后3个月HRV指标增高,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SDNN、SDANN、RMSSD和PNN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能改善CHD患者HRV。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伤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将201例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根据有无合并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脑并发症以及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伤分为EH伴靶器官损害(TOD)组(EH伴TOD组)111例和单纯EH组90例,各组内根据有无糖尿病再分成亚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24h动态心电图,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心率变异性(HRV),观察SDNN、SDNN5、SDANN、TRIA、PNN50以及rMSSD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除合并糖尿病外,在性别、年龄、吸烟、酗酒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H伴TOD组的SDNN、SDNN5以及SDANN较单纯EH组均明显下降(P<0.05),TRIA、PNN50以及rMSSD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EH伴糖尿病者SDNN、SDANN、TRIA、PNN50较单纯EH无糖尿病者均明显下降(P<0.05),rMSSD、SDNN5无明显差异,EH伴TOD有糖尿病者SDNN、SDANN、RIA以及rMSSD较EH伴TOD无糖尿病者均明显下降(P<0.05),而SDNN5以及PNN50无明显差异.结论:HRV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及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自主神经系统损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韩冬  孙君隽  张超 《安徽医药》2020,24(11):2229-2233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顺行单侧脑灌注及改良顺行双脑灌注方案对行深低温停循环(DHCA)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神经系统功能障碍(ND)发生率及心率变异性(HRV)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1年 5月至 2018年 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 DHCA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共 120例,其中 A组(40例)采用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治疗, B组(40例)采用顺行单侧脑灌注治疗, C组(40例)采用改良顺行双脑灌注方案治疗,比较三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水平, ND发生率、 HRV指标水平及死亡率。结果 A、B、C三组病人手术时间[(7.58±1.57)比(7.42±1.43)比(7.19±1.33)h]、体外循环时间[(192.39±35.47)比(188.42±32.49)比(184.80±30.21)min]、降温时间[(46.58±6.22)比(44.20±5.98)比(43.46±5.69) min]、复温时间[(93.80±22.17)比(92.39±21.36)比(92.06±12.28)min]及气管切开率(12.50%比 10.00%比 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C三组脑灌注时间[(42.71±7.95)比(33.20±5.18)比(30.94±4.75)min]、辅助呼吸时间[(37.80± 4.65)比(30.59±3.97)比(27.06±3.90)h]、 ICU停留时间[(6.36±1.10)比(4.92±0.92)比(4.20±0.68)h]及术后住院时间[(18.44± 3.30)比(14.10±2.69)比(12.86±2.54)d]比较, C组均显著少于 A组、 B组(P<0.05);三组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ND)发生率比较, C组(10.00%)均显著低于 A(42.50%)、 B组(20.00%)(P<0.05);三组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PN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C组全部窦性 R?R间期标准差(SDNN)、 24 h内每 5 min时段窦性 R?R间期均数的标准差(SDANN)、 24 h内全部窦性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及 24 h内两个相邻 R?R间期互差> 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水平均显著高于 A组(P<0.05); A组、 B组及 C组病人死亡率分别为 2.50%(1/40)0.00%(0/40)0.00%(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顺行双脑灌注方案用于行DHCA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可有效,缩短脑灌注用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避免神经功能损伤发生,并有助于降低心率变异性,价值优于上腔静脉逆行和顺行单侧脑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TNE-a),白细胞介素-8(INF-8)变化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以77例CHF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a、INF-8并通过检测动态心电图(DCG)分析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的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内连续的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DNNI)、平均标准差均方(RMSSD)、最大差值(PNN50)等HRV指标。结果CHF患者中TNF-a,INF-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TNF-a、INF-8进行性升高;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心衰程度加重,HRV各指标均进行性降低。TNF-a,INF-8与HRV呈负相关(r=-0.59,p<0.01;r=-0.68,p<0.01;r=-0.49,p<0.05;r=-0.67,p<0.01;r=-0.52,p<0.05)。结论CHF患者TNF-a、INF-a、INF-8升高与HRV呈负相关。TNF-a、INF-8可作为心功能恶化和评估预后及HRV下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心率变异性[24 h 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PNN50)、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的平方根(RMSSD)、24 h内每5分钟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QTd水平(46.61±10.89)ms、QTcd水平(42.80±13.52)m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73±16.30)、(60.35±16.2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患者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分别为(15.49±5.17)%、(45.80±15.16)ms、(110.18±32.81)ms、(118.63±28.40)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81±3.36)%、(40.35±10.41)ms、(97.13±25.76)ms、(108.27±20.2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QTd及心率变异性,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应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人心肌梗死1年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脏植物神经调节状况.方法:采用时域法五项指标分析50例心肌梗死后1年内门诊随访的老年患者的HRV,并与50例元冠心病证据的老年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心肌梗死后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1年内老年患者HRV仍有异常改变,则提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并预示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陈静文  裴菱花  陆丽兰  陆丹丹  石晨卉  窦丽萍 《江苏医药》2021,47(11):1156-1159,1163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均接受ACS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穿戴VR 3D眼镜体验睡眠治疗场景,每天1h,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RV指标和外周血儿茶酚胺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HRV指标和外周血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MSD)和高频功率频段(H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低频功率频段(LF)、LF/HF低于治疗前(P<0.05),外周血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d后,治疗组SDNN、SDANN、SDNNindex、rMMSD和HF高于对照组(P<0.05),LF和LF/HF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S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穿戴VR 3D眼镜体验睡眠治疗场景能够改善HRV,降低外周血儿茶酚胺水平,可作为ACS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曾纪勇  刘帷桃  罗玉辉 《江西医药》2021,56(10):1729-1731,174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心肌酶及心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再选取120例我院同期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这两组的血压、心肌酶以及肾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并分析HRV和前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压、心肌酶、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以及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50ms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压、心肌酶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心肌酶各项指标与SDNN、SDANN、RMSD基本为中等相关,BUN与HRV为弱相关,CO2CP与HRV为中等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HRV指标明显低于健康者,并与其血压、心肌酶及心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HRV降低,其血压调节能力减退,心肾功能也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了心血管和肝肾等器官的损伤.因此高血压患者的HRV指标可为其诊断提供参考以及在临床上能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冠心病患者诊断评估中其机体冠状病变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就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0例,冠脉病变程度标准以Gensini评分加以判定后予以分组,划作轻度组(n=25例)、中度组(n=23例)及重度组(n=22例),行24h常规动态心电图监测三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涵盖相邻正常RR期间>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每5minRR间期平均值(SDANN)及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PNN50、rMSSD、SDANN及SDNN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呈低水平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所对应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愈高(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率变异性是冠脉病变朝严重程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PNN50、rMSSD、SDANN及SDN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运用心率变异性指标可较为准确评估冠脉病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心率变异性对糖尿病自主神经损伤的评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检测24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并与6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性(HRV)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心率变异性(HRV)下降发生率分别为84.375%、5%,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两组SDNN值(全部正常窦性心搏RR时期的标准差)分别为(107±40)、(136±34)ms;SDANN值(全程记录每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分别为(87±30)、(112±33)ms,差别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率变异性(HRV)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曾纪勇  刘帷桃  罗玉辉 《江西医药》2021,56(10):1729-1731,174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心肌酶及心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再选取120例我院同期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这两组的血压、心肌酶以及肾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并分析HRV和前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压、心肌酶、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以及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50ms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压、心肌酶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心肌酶各项指标与SDNN、SDANN、RMSD基本为中等相关,BUN与HRV为弱相关,CO2CP与HRV为中等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HRV指标明显低于健康者,并与其血压、心肌酶及心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HRV降低,其血压调节能力减退,心肾功能也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了心血管和肝肾等器官的损伤.因此高血压患者的HRV指标可为其诊断提供参考以及在临床上能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以探讨培哚普利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4例CHF患者,测量治疗前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2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HF患者HRV所有成分除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外较正常对照者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LF、HF增加非常显著(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增加(P<0.05),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F有减小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