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4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手术结果、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胎盘植入、新生儿窒息以及子宫切除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AMH、E2、LH及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MH、E2、LH及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减少患者阴道出血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直肠黏膜环切术联合阴道后壁修补术用于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83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2例)、B组(30例)、C组(21例)。A组行直肠黏膜环切联合阴道后壁修补术; B组仅行直肠黏膜环切术; C组行直肠切开前突修复术。对比A组与B组手术前后直肠肛管压力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4 h疼痛评分;对比3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Longoing ODS排便评分;对比3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术前直肠肛管压力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直肠肛管压力测试中肛管舒张压、直肠力排压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直肠肛管压力测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术中出血量、24 h疼痛评分均少于C组,A组手术时间较B组和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6个月A组Longoing ODS排便评分均较B组和C组低,B组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A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直肠黏膜环切联合阴道后壁修补术能改善直肠肛管压力,显著改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旋动式人工流产术用于终止早期意外妊娠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广西玉州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育龄期妇女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7例),观察组采用旋动式人工流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组织病理损伤、术后随访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病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组织病理损伤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旋动式人工流产术是一种优于传统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可靠术式,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无负压产生、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治疗Ⅱ型阴道闭锁的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8例先天性阴道完全闭锁(Ⅱ型阴道闭锁)患者,均顺利实施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腹膜代阴道成形手术;比较分析2组基本手术情况、预后疗效、预期性生活等情况,总结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结果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手术时间、出血量、创伤和术后恢复更理想,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更接近生理意义上的阴道,粘连、狭窄的风险低,对手术操作要求高,但术后黏液样分泌物较多。2例子宫发育良好者术后经血通畅,无痛经等症状,4例子宫缺如、2例始基子宫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结论完全性阴道闭锁而子宫功能良好者应于青春期手术,以恢复其生理与生殖功能,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者可在成年后一次性手术矫正阴道闭锁,而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和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实现了微创、美观、润滑、通畅的人工阴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行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70例患者行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 9%,对照组为5. 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D4+/CD8+比值和Ig M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7 d的CD4+/CD8+比值和Ig M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3 d的水平,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RP和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CRP和IL-6水平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7 d的IL-6水平基本恢复至术前,而CRP水平仍高于术前,且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能够缩短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更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ERCP联合LC手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手术前后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变化情况。结果ERCP联合LC治疗成功率为97. 14%。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前2组患者血清COR、ACTH、N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后2组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血清COR、ACTH、NE、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 0. 05);术后8个月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观察组主观症状评分、情绪评分及GLQ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社会功能和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小,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75例乳腺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7例)和观察组(448例)。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切口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瘢痕长度长于观察组患者,手术费用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 789、-43. 406、97. 606,P 0. 05),而2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090,P 0. 05);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血肿、乳房畸形和术后残留的比例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 933、44. 487、13. 749,P 0. 0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与复发的比例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 152、18. 037,P 0. 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56. 57%低于观察组的93. 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 095,P 0. 05)。结论使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取传统营养方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2 d血清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术前1 d显著降低(P 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8 d血清TRF、ALB、PA水平较术后2 d显著升高(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能够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配合胆道镜取石,观察组患者则应用ERCP+EST进行取石。对比2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取净率为98. 00%,对照组患者100. 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ALT、TBIL、ALB和TP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LB和TP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发症包括胆管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结石复发,观察组有11例,对照组有12例,2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ERCP联合EST,术后恢复较快,血清学指标改善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U形与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回肠新膀胱的构建方式将其分为2组,U组28例患者构建U形新膀胱,W组40例患者构建W形新膀胱。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U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短于W组(P 0. 05);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U组患者新膀胱容量小于W组(P 0. 05); 2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夜间尿控满意率均低于日间尿控满意率(P 0. 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U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高于W组(P 0. 05),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U形膀胱相比,W形膀胱具有更大的膀胱容量和更低的尿失禁发生率,但W形膀胱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较长,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联合改良胸腔负压引流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2组均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装置引流,观察组采用改良胸腔负压引流。统计2组围术期状况、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VAS)、术前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清因子、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引流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即刻观察组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及24 h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AngⅡ、Cor、NE血清含量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TNF-α、IL-1、hs-CRP血清含量较术前增高、α1-AT水平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TNF-α、IL-1、hs-CRP血清含量低于对照组、α1-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52%)低于对照组(21.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改良胸腔负压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手术创伤所致炎性应激反应较轻微,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畸形子宫合并肌瘤、卵巢囊肿切除、腹膜代阴道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先天性无阴道畸形子宫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腔积血2例,卵巢肿瘤3例。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切除术,同时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进行分析,观察手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后疗效。结果5例患者中,1例腹膜部分撕裂,用前庭粘膜替代,1例直肠前壁损伤,术中修补。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60.15±27ml,手术平均时间101.24min±40.16min,住院平均时间9.2天。术后随访6~24个月,人工阴道壁呈淡粉色,柔软,滑润,弹性好,具有正常阴道外观。结论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同时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手术效果好并具有康复快的优点,是先天性无阴道畸形子宫合并肌瘤等切除术同时腹膜代阴道成形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右胸右房小切口封堵术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7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74例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14例接受经右胸右房小切口封堵术治疗,设为封堵组;其余60例接受传统开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设为修补组。对比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术前和术后3个月肺功能和左室功能变化,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缺损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封堵组手术时间、术后C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修补组,输血浆量、输红细胞量均少于修补组,手术费用多于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降低,且封堵组均高于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患者白细胞均升高,且封堵组低于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封堵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修补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提升,且高于封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FVC、LVEF、LVEDV和LVESV均升高,FEV_1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术后3个月封堵组患者和修补组患者肺功能和左室功能均相近;封堵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右胸右房小切口封堵术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中应用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对术后肺功能和左室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与传统手术相近,但是经右胸右房小切口封堵术费用较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经典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运用"蛋壳"优化球囊成形技术,观察临床和影像学各类指标,探索新术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常熟市中医院骨科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例4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运用"蛋壳"优化球囊成形技术;对照组24例采用经典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Genant's半定量法判断椎体的畸形程度和骨水泥渗透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末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为12. 5%,对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为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Genant's半定量法术后Ⅰ度占82%,对照组Ⅰ度占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运用"蛋壳"优化球囊成形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应用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组(单孔组,42例)和传统腹腔镜组(传统组,48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β-HCG水平恢复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VAS评分、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卵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而β-HCG水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组术后1 d和术后3 d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组与传统组术后排卵率、再次异位妊娠率与再次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个性化截骨器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机械轴偏移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个性化截骨器行TKA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下肢机械轴夹角(HKA)、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 LDFA)和胫骨近端机械轴内侧角(m MPTA)。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患者膝关节HSS均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患者m LDFA、HKA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若术前m LDFA 93°,则观察组患者术后m LDF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若术前m LDFA≤93°,则2组患者术后m LD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个性化截骨器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早期关节功能改善上与传统手术无异,但能提高下肢机械轴线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老年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纯PKP和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指数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前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各时间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但2组术后1个月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老年人群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疼痛缓解程度更好,能更早下地活动,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老年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2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施行阑尾切除术,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免气腹组) 55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5例(气腹组)、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30例(开腹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CO2结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皮下血肿形成、皮下气肿形成、酸中毒、腹腔脏器损伤情况及意外的血管损伤。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发热、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免气组、气腹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但免气腹组与气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出血量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492,P0. 05); 3组患者术前CO2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34,P 0. 05),术后气腹组CO2结合率明显高于免气腹组与开腹组(F=100. 189,P 0. 05);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免气腹组、气腹组均早于开腹手术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 683,P 0. 01);但免气腹组与气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痛时间,术后免气腹组与气腹组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免气腹组与气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平均住院时间,免气腹组、气腹组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免气腹组与气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412,P 0. 05)。3组患者发生酸中毒、皮下血肿、皮下气肿、肺部感染等感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8~24个月)。开腹组有1例盆腔脓肿形成,2例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再次入院。3组患者均无切口疝形成,无阑尾残株炎发生。结论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以避免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气腹引起的手术风险,同时还保留微创的优势,有利于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老年患者共54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组(可视化组) 28例和标准TESSYS椎间孔成形术组(TESSYS组) 26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椎间孔成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VAS、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椎间孔成形时间和手术时间少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VAS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2 d、3个月、6个月的VAS以及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和标准TESSYS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近期疗效相近,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椎间孔成形时间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在重度混合痔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均进行外剥内扎法治疗,对照组辅以开放内括约肌侧切,观察组辅以小针刀侧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治疗前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VEGF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重度混合痔患者施以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效果理想,疼痛程度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