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砂牛化石片是由我院何炎燊老中医治疗尿路结石的经验方开发而成,有效好的排石作用。本文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用金砂牛化石片以助排石,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省名老中医何炎燊系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右?0年,尊崇医典,撷采各家之长。其学验丰富,尤擅长内妇  相似文献   

3.
清肺止咳糖浆是全国名老中医何炎燊经验方的中成药制剂,功效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风热或痰热所致咳嗽,疗效得到肯定,现介绍如下。1 处方和制备1.1 处方 浙贝、桔梗、桑叶、鱼腥草各6kg,枇杷  相似文献   

4.
刘石坚主任医师系广东省东莞市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何炎燊教授,从医40余年,现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对慢性结肠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
何炎燊名老中医治疗小儿腹泻验案3则刘石坚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儿童,@何炎省名老中医何炎不但善治各种疑难病证,亦善治小儿疾病。兹举其治疗小儿腹泻验案3则如下:1慢脾风重症案陈×,男,70天,1991年11月24日初诊。其母诉:小孩足月顺产,出生40...  相似文献   

6.
陈海标 《河南中医》2006,26(7):19-19
名老中医何炎粲在其经验集《何炎粲临证试效方》一书中,曾述及用白虎加入参汤加味治疗自汗、盗汗症。我受其启发,将该方应用于发热患者热退后自汗不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难治疾病。董明国教授研究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燊学术思想20余年,基于何炎燊的遣方用药规律,提出溃疡性结肠炎食毒致病论。董教授认为食毒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病因,贯穿疾病的始终。他总结了消食解毒,理脾消痈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则,并基于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机认识及治法,创建了消食解毒理脾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新中医》2007,39(5):77-77
《何炎燊医著选集》是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何炎桊全部医著的精选本。上篇为《古方今用》,选录常用方剂184首,附方66首,既摘录前贤释方精义,又有何老运用古方治疗今病的体会,切合实用。中篇为《临床验案》,精选何老历年临床验案129个,内容广泛,记叙翔实,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足资临床借鉴。下篇为《医论·医话》,其中医论11篇,阐述中医某些治则的运用,或某些病种的论治,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富有启发性。医话12则,对一些医学上的问题独抒己见,饶有兴味,可读性强。现本书由本部代售,每本33元(含邮费、包装费),需要者可汇款至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新中医》编辑部发行科(邮政编码:510405)。  相似文献   

9.
运用何炎燊老师下法经验治疗急重病验案举隅陈文翰主题词泻下,中医治法,急症/中医药疗法,肺炎/中医药疗法,暑温/中医药疗法,胎漏/中医药疗法,何炎 何炎老师对下法的运用有丰富的经验,指出下法非仅仅泻热通便,也并不局限于排除机体的有毒物质,而且更能对有病...  相似文献   

10.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为治疗自汗证之常用方剂.然其病机、方义、服法,诸多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致使后学者莫衷一是,笔者故撰此文,略陈管见.1、中虚为其本本方主表虚自汗之证,然中虚卫气不固为其病机.卫气,乃水谷之气所化生.《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中虚  相似文献   

11.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之常见证候.《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伤寒论》、《金匮要略》有"自汗出"、"汗自出"等描述.《三因方》说:"无问昏醒,浸浸自汗出者,名曰自汗."《景岳全书》云:"自汗者,几几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本文仅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另见专篇.  相似文献   

12.
辨症要約: 1.汗有未經發散,未經劳动,自然汗出,名曰自汗,睡則汗出而不自知, 醒則汗止名曰盜汗。 2.方書謂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此尽就多数而言,其实盜汗亦有陽虚,自汗亦有陰虚,臨症时宜細辨之。 3.陰虛汗出,因火爍陰,其症必有虚煩之象,陽虛汗出,表气不固,其症必有怯寒之征。  相似文献   

13.
自汗证医案:刘渡舟老师说:其同事仆老师,在回乡探亲前向我求方,他说有一个亲戚患自汗证,身体虚惫不堪。曾用黄芪、党参、龙骨、酸枣仁、浮小麦等止汗固表药不效,问我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何绍奇临床辨治骨质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和带状疱疹的思路和临床运用方药。在何绍奇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名医名著的论述,深入探讨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慢性前列腺炎方和带状疱疹方的理论渊源和临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桂枝湯治自汗,根据《伤寒論》的記載,大体可应用在三种情况下: 一、营弱卫强,太阳病发热汗出,此方作为外感風寒解肌发表之剂; 二、营卫不和,病常自汗出者,此方作为复发其汗而調和营卫的止汗剂; 三、卫气虛弱,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以此方先其时发汗,作为解除表虛的止汗退热方剂。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 炙甘草、生姜、大枣五药组成,是伤寒论第一方,主治太阳中风,但亦常用于内伤杂病.近几年来有关桂枝汤治疗杂病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为了扩大桂枝汤的临床治疗范围,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及临床应用体会,对其在临床各科的运用情况概述如下.一、内科杂病1、自汗 治疗自汗症,一般多用益气固表止汗剂,如玉屏风散、牡蛎散之类.而熊氏却用桂枝汤原方(其中桂枝15克、白芍30克),治一妇人因产后失血过多而致汗出淋漓,仅服药2剂,竞获全功.曲氏用桂枝汤加黄芪、牡蛎治疗长达四年之久的顽固性自汗.只服药7剂就汗止病愈.刘氏治一青年渔民,因汗后潜入海中遂汗出不止,曾用玉屏  相似文献   

17.
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源出<脾胃论>,是治长夏湿热炎蒸,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胸闷气促,身热心烦,口渴恶食,自汗身重,肢体疼痛,小便赤涩,大便溏薄之症.笔者用其治疗内科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几例略述之.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恒的《脾胃论》,“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是其遣方原则.该方治病范围广泛,且行之有效,故今医者多喜用此方.笔者将服药有效病例的症候群进行分析归纳,所见主症都有舌苔薄白,脉象细弱,并兼有倦怠乏力、气短自汗、纳少腹胀等症状中的一项.治疗范围主要有胃下垂、脱肛、慢性肝炎、喉痹、尿频、  相似文献   

19.
自汗是指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其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失常.《临证指难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以补气以卫外."《景岳全书·汗证》亦认为自汗属阳虚.《丹溪心法·自汗》说"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但笔者观察临床部分自汗属阳热阴虚型,临床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自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屏风散出自<究原方>,主要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在实际应用中因其药味少,立意深,易变通,因而成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