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中的不良因素对手术室护士造成的自射危害及针对这些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使手术室护士在绿色环境中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方法:手术室护士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按照“绿色医院”的建院标准,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及自我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对手术室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的实施,减轻了护理人员来自心理,生理及社会等各方面带来的危害,使她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享有乐趣,从业务水平,技术操作和个人思想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消除了工作中的多种不良因素,使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轻松、圆满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的环境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而言,环境封闭存在多种有害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的危害因素,且由于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使手术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设备、高科技产品、各种抗肿瘤药物及消毒剂等被手术室广泛使用。因此,必须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3.
王磊  周怡婕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04-1704
手术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环境,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化学药物不断推新使用,设备的现代化使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将受到职业危害因素长期的、慢性的远期效应,这种效应往往不易被注意,使他们的健康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对手术室各种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采取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污染、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采取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污染、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论: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繁慧  李胜林 《西南军医》2009,11(4):778-779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现代手术室的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之中。有关护士的职业卫生现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国内外早已对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护理工作接触面广,不可避免地与各种有害的理化、生物因子接触,从而可能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加强门诊手术室职业暴露的管理,降低门诊手术室职业接触风险,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方法对门诊手术室医护人员实施问卷调查,找出门诊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接触途径和原因。结果门诊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接触途径主要有针剌伤、皮肤直接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表面和患者的身体表面血液、血性冲洗液喷溅、血液喷溅眼结膜等。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接触途径管理,是有效降低门诊手术室职业接触风险,保证医护人员安全健康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李阿娜 《西南军医》2013,(5):572-57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各种原因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依次为:术中传递器械时、术后处理器械时、静脉留置穿刺拔针芯时、手掰安瓿时、其它原因。结论手术室护士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一旦发生损伤应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将损伤后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其周围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大部分护理人员思想都不重视自身防护,医院相关管理科室应做到人性化管理,改进工作环境是维护护士健康的重要环节,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训练,从预防入手,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致病因素中,物理和化学因素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生物因素对人类的危害常被忽视。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昆虫和其它有害动植物。生物因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它们在动植物体内,或土壤和水中能繁殖、扩散,它们具有强大的变异能力以适应环境,如形成抗药性的细菌、昆虫和鼠类,难于对付。生物危害的严重性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威胁依然严重目前,疫苗能控制的传染病的发病率确已明显下降,传染病死亡率顺位已后移。但1990年WHO报告,严重危害人类的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0.
眼科手术室环境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鲁霞  邹红 《西南军医》2006,8(4):122-12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科作为医学学科的一个分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医院眼科内均独立建立了专科手术室。现代眼科手术的特点之一多为连台进行,甚至有时每天可达数十台不等。医护人员若长时间处于化学消毒剂、清洁剂、烧灼烟雾及燥声等不良环境中,加之特定的手术环境通风系统不健全,空气流动性差或室内空气在空调系统中循环,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手术室环境污染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调查表示手术切口感染占医院感染10%[1]。切口感染会导致延迟愈合甚至出现切口裂开,可引起全身感染,加重病情,甚至死亡。切口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对患者及家庭产生极大负担。过去曾经认为切口感染与手术部位消毒质量、术后使用抗生素及患者合并疾病有关,却忽略了与手术室相关因素的分析如手术时间、手术室无菌操作、手术室环境等。为确保医疗护理安全,防控手术切口感染,切实加强手术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手术和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眼科手术室环境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科作为医学学科的一个分枝,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医院眼科内均独立建立了专科手术室。现代眼科手术的特点之一多为连台进行,甚至有时每天可达数十台不等。医护人员若长时间处于化学消毒剂、清洁剂、烧灼烟雾及噪声等不良环境中,加之特定的手术环境通风系统不健全,空气流动性差或室内空气在空调系统中循环,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手术室环境污染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作用。1化学消毒剂危害因素眼科手术器械多为显微器械,且精细、尖锐及昂贵…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萍  邹宏 《西南军医》2006,8(3):104-105
手术室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运行单元。手术室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轻者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重者可导致病人残疾甚至死亡,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水平,因此,应加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本文结合作者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有:①空气污染:包括甲醛、煤酚皂、戊二醛和臭氧等手术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全身麻醉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等,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有的还具有致敏等作用。手术室内空气污染与麻醉方法、麻醉机的防漏质量、麻醉持续时间及室内有无通风设备、手术器械和仪器使用、消毒剂浓度和使用方法有关。②生物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多,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③电离辐射:手术中X线摄片及透视下手术使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多,可因蓄积作用致畸或致癌。④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因长期处于  相似文献   

15.
李微  杨坤 《西南军医》2009,11(5):987-98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举世瞩目的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工作量的明显加大,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压力明显加大的环境里,其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曾洁 《兵团医学》2023,(3):78-7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要点,以了解护理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感知程度。方法:选取了22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不安全因素量表和防范要点量表,收集了意见和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多个主要不安全因素,包括感染控制问题、医疗设备管理、药物管理、手术室环境和团队协作等。护理工作者对这些因素有较高的感知程度。同时,他们也普遍认同采取防范要点来改进护理质量的必要性,这些要点包括感染控制强化、医疗设备维护改进、药物管理优化、手术室环境卫生提高,以及促进团队协作。此外,研究发现护理工作者的背景信息,如临床经验,可能对他们的观点产生影响。结论:本研究强调了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要点的重要性。通过减少不安全因素的风险和实施防范要点,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降低医疗错误和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护理实践中,减少医疗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茜  王锦花  沈世兰 《西南军医》2008,10(1):148-149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科学管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织、宣传培训后在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对手术室环境、物品、人员进行综合整改。结果改善了手术室环境,提高了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五常法”在手术室应用后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兴枚  孙绍琼 《西南军医》2007,9(6):136-136
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满足不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要。我院整体护理工作在病房的实施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与病房接轨,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功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2005年以来我们开始在手术室推行整体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家属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在我国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卫生管理领域。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高风险的行为,轻则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环境管理,物品管理,工作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职能,明确分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病人安全舒适,提高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