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糖调节受损(IGR)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南宁市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正常糖耐量(NGT)者523例;60岁以上的老年IGR145例,其中糖耐量低减患者70例(IGT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36例(IFG组),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低减患者39例(IGT/IFG),观察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老年IGR人群的BP、BMI、HDL、TG、LDL与NGT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IGT组的TG高于IFG组,IGR人群HOMA-IR增高(Р<0.05),IFGI、GT组及IGT/IFG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Р>0.05),IFG与IFG/IGT组的HOMA-β明显低于NGT和IGT组(Р<0 05);BMI、HOMA-IR及HOMA-β与IFG的发生密切相关(Р<0.01),性别、年龄在各组间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IGR具有高甘油三脂、高血压、低HDL、LDL、IR的特点。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韦秀英 《现代医院》2005,5(9):39-4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IFG组785例,糖耐量正常(NGT)组73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SBP、TG、BMI、腰围均为IFG组大于NGT组,HDL-C为IFG组小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IFG组明显大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FG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常糖耐量与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及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2005年北京某大学体检空腹血糖(FPG)≥5.6 mmol/L共有1 519人,其中有617人(40.62%)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并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和餐后2 h PG、胰岛素(PINS)以及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体质指数(BMI).结果 617人中查出正常糖耐量(NGT)374人(60.62%),空腹血糖受损(IFG)60人(9.72%),糖耐量受损(IGT)59人(9.56%),IFG+IGT 41人(6.65%),糖尿病83人(13.45%).NGT、IFG、IGT、IFG+IGT、糖尿病组年龄、BMI和腰臀比平均值递增;随着BMI增加,糖尿病检出率明显增加;IFG、IGT、IGT+IFG、糖尿病组的HOMA-IR均高于NGT组(P<0.001);糖尿病组HOMA-β低于NGT、IFG、IGT+IFG组(P<0.001).HOMA-IR与BMI(r=0.275,P<0.001)、腰臀比(r=0.148,P<0.001)、FPG(r=0.304,P<0.001)、2 h PG(r=0.276,P<0.001)、TG(r=0.144,P<0.001)、TC(r=0.048,P<0.05)、LDL-C(r=0.101,P<0.05)相关;HOMA-β与年龄(r=-0.095,P<0.05)、BMI(r=0.197,P<0.001)、腰臀比(r=0.086,P<0.05)、FPG(r=-0.224,P<0.001)、2 hPG(r=-0.085,P<0.001)相关.结论 该人群中糖代谢异常达到40%.IFG、IGT阶段已经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新发糖尿病患者,即存在胰岛素抵抗,又存在明显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β细胞的功能的减退和胰岛素抵抗与BMI、腰臀比、血糖、血脂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IGT)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正常糖耐量(NGT)、IFG、IGT、2型糖尿病(T2DM)病人共52例,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与NGT组相比、IGT组、IFG组、T2DM组的IR显著升高。且IFG组存在胰岛素功能减低及IR其程度较IGT明显。结论由NGT向IGT、IFG的演变过程中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及IFG+IGT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的差异。方法将451名42-65岁非糖尿病(DM)个体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4组:正常糖耐量(NGT)组、单纯IFG组、单纯IGT组和IFG+IGT组。比较各组间WBC总数的差异。采用多元相关分析对WBC总数相关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T组比IFG组的WBC总数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与NGT组和IGT组与IFG+IGT组间比较WBC总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尸如.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WBC总数与年龄、甘油三酯(TG)、OGTT 2h血糖(2hPC)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在控制了吸烟的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IGT比IFG的WBC总数显著升高,WBC总数和胰岛素抵抗(IR)、代谢综合征(MS)的多种组分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异常(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DM)高血糖人群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从35-55岁体检人群中筛选出不伴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血糖异常者140例及血糖正常者(NGT组)43例,血糖异常者分为三组:IFG组47例,IGT组52例,DM组41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比较其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服糖后2 h血糖(2hPBC)和胰岛素(2hINS)、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及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IGT、IFG、DM组的FINS、2hINS较NGT组明显升高,其中FINS在DM与IG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GT组与IF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 INS在IGT、DM组与IFG组以及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组的HOMA-IRI高于IFG、IGT组以及NGT组,且DM组与IFG、I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FG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T、DM阶段都存在胰岛素分泌下降,但IFG阶段的胰岛素分泌基本正常。IGT人群表现出HOMA-IRI的增加和HOMA-ISI的减退,发展到DM阶段后不仪其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且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合并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0岁非糖尿病人群3年进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筛查及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以2013年上海市泗泾地区体检中非糖尿病居民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和糖调节受损(IGT)组,观察其糖代谢异常的自然转归,以是否转归为糖尿病为因变量,年龄、BMI和生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随访5 212人3年,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T2DM)累积发病率为10.86%,NGT组为5.26%,IGR组为19.83%;3年累积发病率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组、IGT组和IFG+IGT组均高于NGT组,IFG+IGT组高于IFG组和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龄、糖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肥胖、高血压对糖尿病发生、进展均有影响,其中糖代谢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人群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BMI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分泌指数最为相关。结论泗泾地区>40岁人群3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为10.86%,糖尿病发病风险与年龄、糖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肥胖、高血压水平显著相关;与胰岛素抵抗与分泌关系最相关的因素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肥胖及甘油三酯水平。应控制血糖、血脂的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2004年到我院体查的国家公务员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及受试者有否DM病史分为3组:①葡萄糖耐量正常 (NGT)组;②葡萄糖耐量低减(IGT)组:③DM组。再根据B超检查结果3组内再各分为2个亚组:一组(无胆囊结石)及二组(有胆囊结石)。抽血检验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记录年龄、性别、血压、测量BMI。结果①3组间无论DM或IGT组,其与 NGT组比较,胆囊结石(GSD)发病率及年龄、血压、血脂、UA有明显差异:②NGT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LDL —c、RCH、TG、LDL—c/HDL—c、HDL-c/TCH有无GSD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而BMI、HDL—c、及UA无差异;IGT 组年龄、BMI、LDL—c、TCH、LDL—c/HDL—c、HDL—c/TCH及UA有无GSD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而血压、HDL- c、TC无差异;DH组年龄、TG、HDL-c、LDL—c/HDL—c、HDL—c/TCH及UA有无GSD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而血压、BMI、HDL—c、TCH无差异。结论①DM是GSD发生的危险因素;②无论是DM还是IGT,其与NGT比较, 年龄越大、肥胖、血压增高、LDL—c、TCH增多,HDL—c降低是GSD发生的危险因素。③虽然HDL—c、LDL— c、TCH、TG不同的比较有不同的结果,但与GSD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LDL—c/HDL—c、HDL—c/TCH,组间及组内的比较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特点。[方法]根据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30~60岁的222例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和糖耐量减低(IGT)组,利用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进行分析。[结果]与NGT人群相比,IGT人群体重指数、腰臀比、甘油三酯、血压、空腹胰岛素、OGTT2h胰岛素、HOMA-IR明显升高,HBCI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NGT人群相比,IGT人群已有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受损,且IGT人群有着更高的BMI、WHR、TG、SBP及DBP等衡量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行标准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108例IGT患者作为IGT组,120例糖耐量正常(NGT)体检者作为NGT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各组IMT水平;按IMT是否增厚将IGT组分为IMT正常组、增厚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指标浓度;对各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临床资料与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T组FBG、2hPG、LDL-C、CRP、FINS、HOMA-IR、OGTT、IMT均高于NGT组;IMT增厚组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高于IMT正常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回归分析IGT患者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与IGT患者颈动脉IMT厚度相关。结论: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是IGT人群IMT增厚的密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糖耐量正常(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GT/IFG)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2型DM)5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微量自蛋白尿(MAU)发病率,并对MAU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结果,将898例受试者分为:NGT组162例、I—IFG组186例、I—IGT组230例、IGT/IFG组146例、新诊断的2型DM组174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过夜12h尿白蛋白。UAE在20—200μg/min之间定义为MAU。结果(1)MAU的发病率在新诊断的2型DM组为19.5%、IGT/IFG组为13.0%、I—IGT组为11.7%,均高于I—IFG组的6.5%(P〈0.05),I—IFG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MAU危险性增加的因素有OGTT 2h血糖、舒张压、体重指数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结论I—IGT人群已经出现MAU发病率的升高,并且IGT—IFG和新诊断的2型DM人群升高更为明显;而上述指标I—IGT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糖代谢异常早期,与空腹血糖的升高相比,餐后高血糖对MAU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包括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糖尿病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 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中筛选出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及其他系统性疾病者183例,其中IFG 47例,IGT 52例,糖尿病41例,NGT 43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清脂联素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并比较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结果 空腹胰岛素在IFG[(12.10±1.66)mIU/L]、IGT[(10.95±1.30)nIU/L]、糖尿病(13.10±4.63)mIU/L]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与NGT组[(8.22±2.10)mlU/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胰岛素在NGT组[(33.14±1.88)mIU/L]与IGT组[(46.87±2.96)mIU/L]、糖尿病组[(49.65±3.32)nmIU/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43.36±2.01)mIU/L]与IGT组、IFG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糖尿病组IR(分别为1.01±0.86,1.16±0.66,1.88±0.78)高于NGT组(0.60±0.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0.05),且糖尿病组IR高于IFG、IGT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和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糖尿病组依次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与FPG、HOMA-IR呈负相关(r=-0.04,-0.56,P<0.01),与内皮功能呈正相关(r=0.32,P<0.05).血管内皮功能随脂联素水平逐步降低.结论 IGT、IFG人群表现出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脂联素水平下降,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发展到糖尿病阶段后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水平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徐运生 《现代医院》2011,11(6):22-24
目的分析航空人员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内皮功能的可能关系。方法糖耐量减低组(A组)、糖耐量减低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各30人,检测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并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之间TC和TG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C组(p<0.05),A、B组FMD、NMD水平低于C组(p<0.05);B组HOMA-IR高于A组(p<0.05),B组FMD、NMD水平低于A组(p<0.05);FMD、NMD与FPG、2hPG、HOMA-IR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航空人员IGT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72 h动态血糖特征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连续2次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选取正常糖耐量(NGT)组30例和IGT组32例.测定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Δ130/ΔG30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所有受试对象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分析比较两组餐后血糖峰值(PPG)、达峰时间(Δt)、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餐后血糖波动持续时间(DPE).结果 IGT组的PPG、PPGE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Δt、DPE明显延长(P<0.05).IGT组HOMA-IR高于NGT组(1.68 ±1.03比1.15±0.90)(P<0.01),Δ130/ΔG30和HOMA-β显著低于NGT组(3.85±1.04比6.42±1.05和52.97±2.02比55.68±12.45)(P<0.01或<0.05).结论 IGT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特征,其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受损较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状况人群心踝血管指数(CAV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23例研究对象被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56例,空腹血糖异常(IFG)组53例,糖耐量异常(IGT)组58例和初诊2型糖尿病(T2DM)组56例.所有对象均测定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测定CAVI.结果 不同糖代谢异常各组的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等各项指标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上述指标呈升高趋势.与NGT组(6.8±1.0)比较,IGT组和T2DM组CAVI(分别为8.5±1.6、9.0±1.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 =0.962)、腰围(OR=1.953)、腰臀比(OR=1.235)、收缩压(OR=1.864)、舒张压(OR=1.192)、甘油三酯(OR=0.709)、LDL-C(OR=1.367)、空腹血糖(OR=1.823)、HOMA-IR(OR=2.028)均是CAV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及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均可引起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只有对各个代谢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才能真正减少和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198例,根据空腹血糖状态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DM)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并针对IFG组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NGT组比较,IFG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减低;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超重患病率、存在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率明显增高.与DM组比较,IFG组SBP、DBP升高程度不如DM组显著.IFG组随着年龄增高SBP、LDL-C明显增高;老年人群较青年人群血脂紊乱及高血压患病率增高.IFG组男性在DBP、TC及肥胖/超重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IFG时期已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肥胖/超重、血压升高趋势:IFG人群在年龄和性别上临床代谢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7.
糖耐量减低者饮食干预前后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IGT)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的影响.方法对42例中老年IGT患者进行10个月饮食干预,并在饮食干预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SG)、2 h餐后血糖(PSG)、G-LDL、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胰岛素(INS)以及体质指数(BMI)的变化.结果糖耐量正常者(NGT)和IGT患者G-LDL指数分别为162.01±59.34和284.38±69.64(P<0.01).10个月饮食干预后,IGT患者G-LDL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干预前为284.38±69.64,干预后降为141.68±35.29;P<0.01).FSG、PSG、TG、TC、INS及BMI在干预后也下降(P<0.01).结论饮食控制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的糖、脂代谢,从而有效抑制了G-LDL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升高的危险,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182例糖调节异常患者按照WHO诊断标准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5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65例,IFG+IGT组(GGI组)66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GT组)50例.测定各组尿微量白蛋白(U-MA)、空腹血糖(GLUC0)、糖负荷后2h血糖(GLUC120)、胰岛素(Inso)、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IFG组、IGT组和GGT组尿微量白蛋白与NGT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MA检测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预测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糖调节异常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者90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8~78岁。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确定糖耐量异常(IGT)19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166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IFG+IGT)94例及正常糖耐量(NGT)447例。通过固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1)IFG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12.05、IGT者异常率为11.79、IFG+IGT异常率为19.14,均高于NGT者的7.61(P<0.01)。(2)年龄、性别、基础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为IFG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为IGT、IFG+IG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危险因素,Homa-β、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1)糖调节异常易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合并甲减,且IFG+IGT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最高。(2)性别、年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是导致糖调节异常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LADA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降糖方案:胰岛素组(单纯胰岛素治疗)、联合用药组(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分析比较三月后两组间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P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的FBG、HbA1c、TG、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胰岛素组,两组间的PG2h、BMI、FCP、PCP、TC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较单纯胰岛素治疗LADA可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