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蕲蛇酶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蕲蛇酶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蕲蛇酶15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对7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男性46例,女性31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2.3岁,病程3~25年,平均6年)进行静脉滴注,于3~4h输完,1个疗程为10d。结果治疗后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高聚集率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蕲蛇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见效快,疗程短,远期疗效稳定。降低血粘度对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并发症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测定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5例无DR及55例对照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糖尿病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力低于对照组(P〈0.05)。而DR组更明显(P〈0.01)。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红细胞变形力异常所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狭窄后心肌重量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腹主动脉狭窄3个月后,全心重/体重、左心室重/体重和左心室湿重/干重等比值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聚集性增强,电泳率减慢,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全血和血浆粘度增加;并且全心重/体重、左心室重/体重和左心室湿重/干重等比值与血液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正相关。血液粘度升高,可能使心肌负荷增加,并引起心肌缺血,刺激心肌蛋白质合成,进而诱发并促进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 ,随机分为通脉高剂量组、通脉低剂量组、金水宝组、病理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 ,治疗 4周后 ,眼眶采血 ,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通脉口服液可以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全血比粘度 (包括低切及高切 )、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 (P均 <0 .0 1)及全血还原粘度 (P <0 .0 5 )。结论 :通脉口服液有降低全血比粘度 (包括低切及高切 )、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 (P均 <0 .0 1)及全血还原粘度 (P <0 .0 5 )的作用 ,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IgG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与HP感染的关系及其对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照组:SA组和UA组的检测结果如下:血清HPIgG阳性率和含量、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和低切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在上述三组中均依次增加(F检验,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三组依次增加(F检验,P<0.05),且三组HPIgG(均值)与上述各项(均值)呈直线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HP感染后使病人血液流变学明显恶化,可能是心绞痛发生或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开心散对老年大鼠记忆力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中药开心散益智、抗衰老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21月龄大鼠作为衰老模型,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组,应用中药开心散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记忆力,测定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以及测定脑、肝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开心散能使老年大鼠记忆力明显提高;脑组织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升高,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以至5-HT/NE、5-HT/DA、5-HT/5-HIAA比值降低;肝组织及血浆内SOD活性升高,血浆LPO含量下降。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6月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开心散有可能具有提高大鼠近记忆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1.d-1,心悦胶囊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 mg.kg-1.d-1,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灌胃200 mg.kg-1.d-1,连续6 d,然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第7天再给药1次,药后1 h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心悦胶囊300、600 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10/s、80/s、160/s)、血浆黏度(120/s)及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600 mg/kg亦可使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对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心悦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某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时的高粘状态,防治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8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mg,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ml,两药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切全血黏度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显著地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测定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5例无DR及55例对照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糖尿病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力低于对照组(P<0.05),而DR组更明显(P<0.01).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红细胞变形力异常所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血流变学改变及开心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探讨衰老的发病机理及中药开心散益智抗衰老的作用机理。  方法  用 2 1月龄大鼠作为衰老模型 ,并用中药开心散进行治疗 ;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组。测定血浆皮质醇、血液流变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  结果  老年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较高 ;全血和血浆粘度明显升高 ;脑内多巴胺 (DA)含量明显降低 ,去甲肾上腺素 (NE)、5 羟吲哚乙酸 ( 5 HIAA)亦有下降 ,5 羟色胺 ( 5 HT)升高。应用开心散后老年大鼠皮质醇含量下降 ;血液粘度改善 ;脑组织DA、NE、5 HIAA含量升高 ,5 HT含量降低。  结论   2 1月龄大鼠可作为衰老动物模型 ;衰老的形成与神经、内分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综合因素有关 ;中药开心散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其抗衰老作用可能与改善大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功能衰退和血液流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钠多注射液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分别于金钠多注射液治疗前.治疗21 d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金钠多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还对红细胞压积无影响。结论:金钠多注射液可改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方法 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mg治疗12-17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全血低切粘度(1Os^-1)、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增高(P<0.05),服用氯沙坦后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的同时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显著降低(P<0.001)。结论 氯沙坦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聚集性显著降低,血粘度下降,血浆粘度下降。从而降低了体内血栓形成的机会,减少心血管系统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 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mg,治疗12-17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粘度(120S^-1)、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高,服用氯沙坦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氯沙坦可使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强,血粘度降低,从而改善全身脏器循环灌注,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严重烧伤后心泵功能报答圾效的防治,本文选用Wistar大鼠24只,观察1,6-二酸果糖(FDP)对烧伤大鼠离体心脏功能和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应用FDP后使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质、血清总胆固、甘油三酯、以及红细胞膜的赐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而氧释放系数显著升高,与烧伤组相经差别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判别同时以及功能 各项指标均由烧伤后  相似文献   

15.
健康杂种犬,开胸分离冠状动脉前降支,并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在狭窄120 m in 后将HeNe激光(输出功率2.46±0.11 m W)经石英光纤插入下肢体大动脉,照射60 m in。照射后其全血高切和低切粘度较照射前各减少11% 和14% ,血浆粘度降低6% ,红血细胞压积减少5% ,纤维蛋白原下降14% ,均变化显著。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进而导致血浆粘度与全血粘度降低,改善血液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何伟明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1):741-74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测定72例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HANS)和32例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部分肾功能指标.72例HANS患者经氯沙坦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并持续服药达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部分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患者血液流变性减退,氯沙坦可改善其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与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有改变,并且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红细胞过度聚集,纤维蛋白原增高。以上变化与血糖、血脂水平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存在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的改变是影响血液流变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健  方萍 《实用老年医学》1998,12(5):217-218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76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P(a)]、载脂蛋白(Apo)A1  相似文献   

19.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24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研究,其中颈动脉TIA84例,椎-基动脉TIA40例。结果表明颈动脉TIA患者血小板聚集性、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性、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椎-基动脉TIA患者则仅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高于对照组。认为至少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液流变学改变是病因之一。对TIA治疗应按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有针对性纠正其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方法 选择 5 4例 60岁以上COPD稳定期患者为观察组 ,2 2名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指标均值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结论 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 ,提示在稳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可为临床活血降粘、改善微循环提供依据 ,对延缓COPD病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