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晓艳  余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97-169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加强防范以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门诊药房出现的配药差错49例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药剂师配药差错32例(65.3%),医师处方差错10例(20.4%),其他差错7例(14.3%),药剂师配药差错和医生处方差错是两大主要原因,用药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控制相同药物品种、规格、剂型也尤为重要。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或杜绝配药差错的发生,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门诊自动化药房与人工普通药房对医院门诊患者取药效率及药房管理和运用流程优化的影响。方法选定我院2017年1~6月门诊药房全部处方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我院自动药房在药房管理、患者取药及满意度方面的相关指标。结果我院药房药品自动配药品种占全部品种的40%左右,门诊处方全自动配药率为58%左右,全自动处方配药时间平均为38s,患者满意度达到95%。结论门诊自动化药房在我院应用良好,全自动配药及库存管理流程简便清晰,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效率,降低调配差错率。方法调取医院门诊药房医院信息系统(HIS)2019年2月18日至3月17日8:00-18:00的电子处方129574张,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药师配药路径,对比智能药筐使用前(2019年2月18日至3月3日)、使用后(2019年3月4日至3月17日)医院日均处方量和差错率,药师配药时间,以及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结果使用智能药筐系统优化后日均处方量增加1398张,内差差错率由6.00‰降至5.48‰;智能药筐系统安装后,各时段患者数不同程度增加,但药师配药时间及患者等候时间不同程度缩短,且取药高峰期(10:01-12:00)缩短更明显。结论门诊药房智能药筐系统能优化药师配药路径和患者取药流程,是国内医院药学智能化改造升级的趋势,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且该系统仍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药剂师的角色已经超越了配药的简单职能,社区药剂师可以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如戒烟和体重管理。但他们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处方安全、协助临床人员进行药物审核、管理重复处方和慢病管理等专业的药学服务都包括在内。在药剂师进行药学服务时,他们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好处之一便是可以节省成本,这就涉及到了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瑞典国家大药房Apoteket成立于1971年,是一家全资国有公司。作为国家垄断的专门销售药品的公司,它主要负责向全国900家药房包括800家社区药房和100家医院药房供应药品,保证全国公众对药品的需求。 公司现有11000名员工,全职员工占9802名,平均年龄48岁。其中有1000名药剂师,5000多名处方师(药剂助理)。在瑞典,药师由药剂师和处方师两部分组成,每个药店都有一个药剂师和处方师,而大多数欧洲国家,原则上一个药店一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且相互监督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份6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其中,前6个月的300例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为未实施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监督群体,纳入对照组;后6个月的300例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为实施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监督群体,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引入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且相互监督方案后,各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7%(P<0.05)。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实施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且相互监督模式,可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9):2670-2673
目的:为大型综合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工作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介绍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建立与优化的实践情况,比较优化前后相关调配指标的变化,探讨提高自动化配药系统工作效率的主要措施。结果:通过设置机内存放药品品种、药品占用轨道数及拆零药品因子数并定期调整,设计系统自动分配处方至"即配"和"预配"调配窗口的调配操作模式,建立操作规范及采取管理细化等措施,我院门诊药房建立了处方调配量可达12 000张/d以上的自动化配药系统,并优化了相应的工作模式。与优化前比较,优化后在工作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自动化配药系统中主机、辅机和智能柜品种数均增加,"即配"窗口数增加,"预配"窗口数减少;在高峰时段处方总数增加的情况下,自动化调配处方占比升高(由41.18%升至48.32%),患者平均候药时间缩短(由5.63 min缩短至5.18 min),向机器内补药差错数和调配内差率(由0.48%降至0.44%)均降低(P<0.05)。结论:我院建立的自动化配药系统及模式可以满足大型综合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工作需求;不断优化自动化配药系统可提高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哲 《抗感染药学》2021,18(2):284-287
目的:探究基于追踪方法学的个案管理对医院门诊药房平均配药时间与药师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0月门诊药房实施基于追踪方法学的个案管理实施后(2019年10月—12月)门诊就诊患者63例(用药197例次)相关资料作为实施后组,另抽取管理实施前(2019年7月—9月)门诊就诊患者59例(用药168例次)相关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前后组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率、平均配药时间和门诊药房人员工作能力以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患者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组(0.51%vs4.17%,P<0.05),门诊药房人员配药工作效率、规范操作、理论知识、协调沟通能力的总评分值均高于实施前组(P<0.05),以及门诊就诊患者对药房人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用药指导的满意度总评分值均高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基于追踪方法学的个案管理,有效缩短了门诊药房平均配药时间,减少了调配差错的发生,药师工作效力显著提高,且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失误造成的医疗纠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门诊药房绩效分析提供依据。方法解放军第302医院与康联达(北京)软件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门诊药房精准配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使用此系统完成配药的工作流程。结果药师使用该系统配药,可缩短配药时间,提高配药的准确率,并完成记录配药的工作量。结论该系统具有应用简便、易操作的特点,适合在医院的门诊药房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琦  罗艳 《首都医药》2013,20(2):10-12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模式及可行性。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实践,分别阐述电子处方、条码体系、快速自动发药系统、药品管理射频标签等设备技术的应用并总结归纳其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结果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成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药品管理,促进药剂师业务发展;更能促进病人合理用药,规范医师处方,有效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结论我院门诊药房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可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药房发药是医疗服务环节中关键的一环,配药发药过程中的处方差错往往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药房处方差错的发生不仅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发展,而且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结合作者在药房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药房管理中出现处方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就如何减少药房处方差错、保证用药安全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清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87-188
现代医药学发展日新月异,药房管理也超出行政管理范围而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药房是现代医药进步的窗口,工作面广而繁杂。医院的药房管理工作应由传统的配药、发药转向集药品采购、药品养护、处方审核调配、临床用药指导、药学监护、临床用药评价、药品情报、药物不良反应监察、药学咨询等一系列工作为一体的综合机构。  相似文献   

13.
对医药分业管理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医药分业管理的看法张昭(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630037)近年来在医药报刊上有人不断提出:“医药分业管理[1]”,他们的观点是:“医院和医生负责诊断处方,药店和药房负责配药售药,不能在一个医疗单位中又处方又卖药。…将医院药房从医院建制体...  相似文献   

14.
“处方配药出错的话,不仅本来能治好的病治不好,还会引起副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从事处方调配的药店责任重大,必须有危机管理的意识.”说这句话的是PINOKIO药店的经营者、同时也是药学博士的田中秀和先生.通过对药剂师进行深入培训、引入条形码处方配药系统降低配药错误率,PINOKIO药局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两种配药和发药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至今 ,我院门诊药房先后将Foxpro系统和电子处方系统 (于2002年12月26日正式启动 )应用于配药和发药环节。2003年1月10日 ,我院门诊“医生工作站”正式启动 ,标志着我院处方电子化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踏上又一个新台阶。现将这两种配药和发药系统的特点加以比较。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Foxpro系统和电子处方系统。1 2方法采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 ,根据硬件、软件、操作、流程、处方和功能来评价和分析这两种配药和发药系统的优越性。2结果2 1硬件Foxpro系统采用了奔腾200以上的CPU、32MB可用内存的计算机 ,配以菲…  相似文献   

16.
问:澳门山顶医院实行门币药房配药,那么药剂科如何运作呢,门币药房又怎样运作?澳门山顶医院药剂科主要负责供应10间卫生中心、结核病、戒毒防疫中心等的药物、住院病人的调剂外.门诊处方一概由病人凭贴有电脑密码的标记前往政府指定的分布于各区的14司门市药房调配,处方上的药物名称均按投标所得的书写,为防止偷龙转凤,不得用化学药名,并保障了该厂在投标所得的利益。各门市药房每季度按政府规定的药品价格统计,集中处方交由医院财务核对无误,再由政府付款。每张处方约有25的~27%的利润。门市药房在调配政府免费处方时,首先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门诊药房药品仓储摆放设置,缩短药品调剂时间。方法:调取我院信息系统某日门诊处方数据,按EIQ(即订单、品项、数据)-ABC分类管理方法对药品分级;依据订货数量(IQ)-ABC和订货次数(IK)-ABC的分类结果按药品的重要程度和配药频次大小分别定出Aa、Bb、Cc类药品,由此设置各类药品存储位置;比较分级前后某一周患者的平均取药时间以评价分级后成效。结果:将配发数量和频次都较高的Aa类药品设置在快速配药区、根据本院专科用药特点优化Bb类药品货位后,取药时间短于3 min的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百分比较分级之前明显提高(61.52%vs.20.29%);取药时间长于10 min的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百分比则明显下降(11.51%vs.30.91%);患者在取药高峰期等候时间明显缩短(4.45 min vs.9.55 min)。结论:基于EIQ-ABC分类管理设置的药品快速配药区提高了门诊药房配药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  相似文献   

18.
“军字一号”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帮华  刘建辉  谭斌 《医药导报》2004,23(2):127-128
“军字一号”信息系统是国内拥有军地用户最多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1]。门诊药房管理系统 (下称系统 )是“军字一号”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设置有门诊处方调配、门诊处方录入、门诊药房库存管理等模块 ,在中文Windows98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该系统具备门诊药房绝大部分管理功能 ,操作方便 ,性能稳定 ,数据准确 ,管理到位 ,适合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的应用。1 应用功能1.1 门诊处方调配 该模块主要设置了处方确认、处方退药、统计查询、系统维护等菜单。门诊收费室录入门诊处方 ,系统遵循录入的药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单位、…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在国外,医院药剂师服务工作侧重于临床药学.日本认为,医院药局的传统业务是配药、制剂、医药品库存管理,毒麻药品管理。新业务有服药指导,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医药品信息服务,高  相似文献   

20.
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日间医疗中心快速配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是一间急症医院 ,位处九龙中部 ,全院有1900张病床 ,分布于60多个病房。由于要应付因人口增长带来的医疗需求 ,药房的工作量不断增加 ,平均递增每年约10 %。所有在本院康复出院的长期病患者均在日间医疗中心接受定期复诊及医疗照顾。这些病人平均配药供应量会有1~3个月的需求 ,故此在配药的工作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外 ,病人对配药员工的素质要求亦越来越高。配药服务的基本标准大致有 :药物的标签、服药指示及禁忌的说明等等。为尽量适应病人的需要 ,药房需要提供药物咨询服务 ;同时 ,药房亦需要减少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