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科于2000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15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有4例在进食时突然死亡 ,现报道如下。1资料4例患者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均为男性 ,年龄26~77岁。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 ,均在进食时突然死亡。2死亡原因分析本组病例家属拒绝尸解 ,临床分析猝死原因为 :(1)心律失常 ,多为室颤。因扩张的心房、心室与食管前壁紧密相贴 ,食团可刺激心房、心室 ,诱发心律失常。 (2)房颤的患者 ,附壁血栓脱落 ,栓塞冠状动脉 ,引起心肌梗死或脑梗死。(3)脑及心肌缺血。因饱餐后 ,大量血液滞留于胃部血管 ,引起回心血量减少 ,心排血量减少 ,导致脑供血…  相似文献   

2.
静脉推注纳洛酮发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静脉推注纳洛酮发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贺少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医院,包头014040)关键词纳洛酮,头部损伤,惊厥,突然死亡盐酸纳洛酮,对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样物质,有特异拮抗作用,在急诊、急救、麻醉诸方面的应用,收效较满意。最近作者使用纳洛酮(北京...  相似文献   

3.
据一份关于我国院前死亡病例的分析报告显示,院前死亡已占到人口总死亡数68.35%,而猝死在院前死亡中占第一位。院前死亡指没有送到医院抢救,就已经死亡。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它在我们的社会人群中并不少见。我们知道,在成人发生的全部猝死中,  相似文献   

4.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外的突然死亡,多数学者主张为发病后1h内死亡者,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我科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发生的前列腺增生术后猝死2例,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约15%~50%的患者可能发生低血压。因此了解其发生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对防止血液透析过程患者突然死亡,提高透析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也叫急死。即看起来健康的人或经治疗后已稳定病情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为1小时)。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导致猝死,其中多数是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生命的列车有时也会出轨,心性猝死就是重大的人身事故之一。猝死即突然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从症状或体征出现后6—24小时死亡者称“猝死”。据国外资料统计,猝死多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在1小时内猝死的病因中,冠心病占90%,1小时以上猝死者,冠心病占60%。  相似文献   

8.
胎儿猝死在产科虽较少见,但仍不能避免,且易引起医疗纠纷,如能有效预防胎儿35周后的突然死亡,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1月,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原胎心正常而突然消失的胎儿猝死18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一项对被动监督系统数据的分析,使用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I)与其它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相比,似乎能增加儿童和成人青少年突然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张犇 《中国医药指南》2009,7(8):157-158
<正>临床用药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当达到预期的目的后就应及时停药。但有些药物突然停用后,就会出现病情复发或反跳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需要延长用药时间,下面介绍常  相似文献   

11.
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可占60%~70%[1]。由于可以造成呼吸道梗阻,引起缺氧、窒息和突然死亡,需要立即抢救。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气管异物患儿40例,  相似文献   

12.
黑诊所——农民工的“救命稻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微 《首都医药》2009,(3):16-17
某工地建筑工人刘某前往工地门口的一家黑诊所就医,输液后突然死亡,事发后,诊所医生不见踪影;农民工张某肚子疼得厉害,他没有选择去大医院做检查,而是在工友的搀扶下到最近的一个诊所挂了点滴,次日上午,张某病情加重,不幸身亡;外来打工的何某在一家私人诊所生孩子,难产大出血,母子双亡……近年来,农民工死于黑诊所的报道时有发生,那么,  相似文献   

13.
丧亲者主要指失去父母、配偶及子女的人,通常叫做死者家属。死亡是人生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临终关怀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临终护理进行了研究。由于急诊患者多数是突然死亡,家属往往无一点心理准备,对丧亲者进行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最能体现护理工作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脑出血病人的危险多与病人血压上升和病程增长而增加,一般病人在动态下突然发病,起病急骤,常伴头疼、呕吐,病情在数分钟或数小时达高峰,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危及生命,临床死亡率较高。本文讨论了本科几年来收治脑出血急性期内科治疗及并发症处理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药物安全和风险管理顾问委员会 FDA接到有关儿童和成人使用治疗剂量药物治疗注意力缺失性过度活动症(ADHD)时出现突然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卒中)的案例报告。为数不多的ADHD长期药物治疗对照临床研究对心血管风险只提供了很少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疾病痊愈之后,便可停药。但是,有些药物在疾病得到控制后,却不能突然停药。这主要与药物所治疗的疾病有关,一旦突然停药,轻者症状复发,重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医药保健杂志》2006,(11B):62-62
我今年已47岁,两年前患冠心病心绞痛,以往多次发作都是在活动或劳累后,但最近两次是在安静休息时突然发作,并且病情加重,持续时间更长。这是为什么?怎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季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06-1507
所谓猝死即1小时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到来,城市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以及他们健康意识不太强,居住、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近年来接诊的猝死患者有上升趋势,但抢救成功率却不够理想。我中心每年抢救猝死患者大约在300例,但经抢救存活者仅2例,成功率很低。为何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低。通过数年来的急救工作。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9.
《健康管理》2013,(2):23-25
2010年,媒体聚集富士康:自1月至11月,短短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富士康集团接连发生14宗员工坠楼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称,富士康集团共有员工80余万人。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样一个规模的集团,10个月内,有3000余人死于同一种疾病,而且其中将近一半是突然死亡,几无预兆。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特别是个性强或工作繁忙的人,坚持服药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难事,常常是有一顿没一顿,或有始无终,或是突然停药。若是这样服用感冒药或补益药,对身体不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或不良反应,假如这样对待下列药物,那么,就会有危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