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结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心律平结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60例,行胺碘酮结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检测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结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心功能改善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只采用厄贝沙坦口服治疗,B组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B组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效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清涧县人民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LVWP)、心率(HR)及QT间期离散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值为[(58.37±5.86)mm vs.(61.54±6.08)mm]、[(10.31±3.28)mm vs.(12.52±4.51)mm]、[(40.70±8.73)%vs.(36.28±5.14)%]、[(93.99±13.64)次/min vs.(102.53±12.51)次/min],[(41.22±3.48)ms vs.(31.21±3.35)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63.3%,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在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中采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60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其利尿、强心以及扩血管等治疗,给予对照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其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与VA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s)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主动脉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房径、左室径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多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小时平均心率(90.2±2.3)BPM、24小时单发室性早搏次数(680.2±16.5)个、成对室性早搏次数(17.2±4.3)对、室速(6.3±2.1)阵均少于对照组(98.2±6.5)BPM、(882.3±23.5)个、(22.3±2.8)对、室速(9.8±2.5)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室性心率失常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层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11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摸球法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55例)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3.64%(P0.05);研究组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对照组则为7.27%(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联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可增强心功能、心律失常改善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治疗组抗心率失常有效率为85.7%、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的56.67%和73.3%(P〈0.05)。结论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74.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显著优于对照组34.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时,采用常规疗法加用胺碘酮,不良反应少,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CHF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12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并发心律失常病人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组在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1)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2)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显著高于研究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加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35例归为对照组,另3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归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再住院、心脏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住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好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将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于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使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和使用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2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CO、LVEF、LVESD、LVEDD指标分别为(4.78±0.34)L/min、(53.17±1.16)%、(50.83±3.12)mm、(55.59±3.14)mm,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而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患者,其CO、LVEF、LVESD、LVEDD等心功能指标分别为(4.24±0.23)L/min、(46.63±0.85)%、(57.14±3.24)mm、(60.31±3.23)mm,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胃肠道反应、1例QT间期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重要意义,缓解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辅助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室性心律失常改善疗效及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和室性心律失常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胺碘酮辅助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56例)及C组(60例)。A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B组给予胺碘酮口服,C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口服。观察用药4周后3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A组76%,B组78%,C组86%,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与盐酸胺碘酮疗效相当,且副反应小;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用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或单用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疗效,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病人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结果 ①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②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5,P=0.006);两组病人心功能参数各指标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47,P=0.132).结论 胺碘酮对CHF并VA病人疗效好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及血脂指标变化,治疗后1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观察组ST段下移程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对照组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较胺碘酮单独治疗效果更显著,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和左室射血分数,判定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0.0%(χ2=16.293,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少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与对照组的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