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脐周及右侧腹腔内可探及椭圆形肿大的结节回声,其长径1.0~2.5 cm,长径与宽径之比为1∶(1.5~2.2)。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均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5~0.6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0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及其所在部位、数量,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患儿于腹腔内探及数枚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长径与横径的比值(L/S)≥2。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0d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191例复查淋巴结测值缩小或数目减少。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的依据,应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拟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应用高频彩超进行腹部肠系膜淋巴结扫查,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及纵横比。结果:小儿脐周、右下腹见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者71例。结果: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门急诊7个月~8岁小儿腹痛患儿52例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52例患儿均在右下腹、脐周可探及不同程度肿大淋巴结,皮髓质分界较清晰,未见液化及钙化,直径10~30mm不等,长径/短径≥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肿大淋巴结低回声区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分布呈淋巴门型。且经过抗炎等对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淋巴结数量明显减少,且淋巴结的长径/短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高频探头超声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抗炎治疗验证的病例及治疗后超声复查对照的病例。结果: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多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抗炎治疗10天后复查肿大淋巴结消失。结论:高频探头超声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莹  石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13-11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3%(91/98)腹痛患儿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98.5(66/98)。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可作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9例临床及超声诊断为腹腔淋巴结炎患儿的声像图资料。结果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均有腹腔淋巴结肿大,27例血流丰富;41例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右侧腹及右下腹,18例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在腹腔其他部位。结论高频彩超检查无创,易于重复,声像图具有特征,可作为小儿淋巴结炎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淋巴结分布情况、大小、数目、形态、回声、血流分布均得到了明确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而且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小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40例的腹痛患儿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包括记录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90%(940/1040)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皆为多发,930例经临床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0例为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可以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正确性高,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结节形态、钙化、血流情况等超声表现。结果:术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准确率为96.72%(118/122)、恶性结节准确率为95.24%(60/63);恶性结节中有毛刺42例(66.67%)、混合回声45例(71.43%)、粗钙化38例(60.32%)、2~3级血流信号57例(90.48%),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两组SPV与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经细致的超声扫描后,可通过其回声及血流特征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摘要本文对20例用高频彩超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抗病毒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等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区,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观察并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长短轴,长轴直径〉1cm,短轴〉0.5cm,长短轴之比〉2,视为肿大。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血流信号显示丰富,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淋巴结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血流信号也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在tJ,JL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后随诊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儿的高频超声特征,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量及血流情况。结果:105例患儿均在腹腔内清晰显示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与肠系膜走行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阻力指数(RI):0.55-0.63。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小儿腹腔内结构,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频勒对55例腹痛小儿常规腹部多切面扫查,排除其他疾病,重点检查小儿右下腹及脐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量。并对二维及血流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儿均在脐周清晰显示大小不等的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与肠系膜走行一致。长径大者约2.4mm,小者0.5mm。彩色多谱勒超声显示,其内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谱勒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为临床治疗和鉴别诊断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结果:肿大淋巴结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发,呈串样。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腹痛肠系膜结肿大的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12-1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儿科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作用。方法:用高频探头在患儿脐周及右下腹观察有无增大多发的低回声结节。结果:在儿科腹痛急诊病人中,经过超声检查确诊为腹部脐周及右下腹多发增大淋巴结,后经临床治疗及复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从而为儿科医师提供直接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用高频探头可以在儿科急腹症中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19-120
目的 :研究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200例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小儿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家长填)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舌脉,总结并分析患儿的体质类型。结果:200例患儿中平和质21例(10.5%)、偏颇体质179例(89.5%),其中单纯偏颇体质73例(36.5%),兼夹偏颇体质106例(53.0%),单纯偏颇体质及兼夹偏颇体质中实热质均最多,比例为58.0%,其次为气虚质,占45.5%,其后依次为阴虚质、痰湿质及特禀质。结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体质表现为虚实夹杂,以实热质及气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3~12岁腹痛患儿使用高频探头作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总人数98例,占61.25%(98/160),其中,男53例,占33.125%(53/160),女45例,占28.125%(45/160),未探及淋巴结者62例,占38.75%(62/160),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腹腔内肿大的淋巴结,无痛、准确,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对腹痛患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熊秋华  洪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12-1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51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40例良性肿大淋巴结77个及29例恶性肿大淋巴结74个的形态、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边界及毗邻、彩色血流特征等.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呈长椭圆形,边界光滑、规整,L/S〉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2,周围包膜不清晰或有切迹,浸润周围血管或组织,淋巴结呈融合现象或分叶状,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不规则、偏移、缩小或消失,皮质回声常不均,伴钙化灶或坏死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为无血流型和淋巴门血流型,淋巴门血流型血流较丰富,呈低速低阻型;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为混合血流型、不规则点状紊乱血流型、边缘血流型血流,且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肿大淋巴结.结论:彩超对诊断和鉴另4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急腹症诊断之间关系方法:运用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动态观察69例急腹症并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1-2周后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小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脐周腹肠系膜上见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CDFI:其内可见放射状血流信号。治疗后1—2周后复查,肿大淋巴结缩小或消失,t检验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可作急腹症肠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分析健康人群体检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的2 5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有无结节、结节部位、大小、形态等,并观察颈部的淋巴结。结果:超声检查有甲状腺结节表现者289例(11.56%),其中,54例(18.69%)为单纯囊性结节,97例(33.56%)为实质性结节,138例(47.75%)为混合性结节;125例结节分布于左侧,108例结节分布于右侧,56例结节分布于双侧;单发结节157例,多发结节(结节数≥2个)132例;共有546个结节,其中,实质性回声302个,混合性回声198个,无回声46个;529个无血流或少量血流,17个血流丰富。结论:超声检查在筛查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