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研究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40例健康者采取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在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中,CD3 、CD4 、CD8 、CD4 /CD8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急性肝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变化,为临床上准确使用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提供依据,并能在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病毒复制状态、预测预后及对临床上乙肝的治疗、有无慢性化倾向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变化的规律,探讨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12月收治的CHB患者63例(CHB组),选取同期ASC患者112例(ASC组),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项分组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HBV DNA水平。结果 CHB组患者和ASC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免疫调节异常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变化,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以求对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何英  张允奇  吴润香  陆学东 《检验医学》2009,24(11):808-8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清中的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 DNA阴性患者只有CD4+/CD8+比值变化显著;HBV DNA阳性患者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有显著改变,但高拷贝组和低拷贝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后免疫功能下降与病毒复制有关,HBV复制可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e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CHB治疗组和CHB对照组,每组30例,C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HB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对照组。第48周时CHB患者抽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和HBV DNA载量以及肝功能,健康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HB对照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CD4+、CD4+/CD8+显著下降,CD8+显著升高(P<0.01),CD3+变化不明显(P>0.05);CHB治疗组与CHB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显著升高,CD8+,HBV载量显著下降(P<0.01),CD3+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抑制CHB e抗原阳性患者HBVDNA复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不同亚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和频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 、CD4 /CD8 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CSHB患者血浆置换前后和4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其亚群比例,并比较CSHB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T淋巴细胞总数及其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的CSHB组T淋巴细胞总数及CD4^+比例显著低于CHB组,而CD8^+比例显著高于CHB组,均P〈0.01。CSHB组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存活率为53.85%(14/26),存活组治疗后T细胞总数和CD4^+比例较治疗前及死亡组治疗后水平升高,而CD8^+T细胞比例则较治疗前和死亡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并且免疫功能的检测可能有助于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下免疫功能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与健康者比较。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值中,CD3+、CD3+CD4+的T细胞和CD3+CD4+/CD3+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3+CD8+T细胞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且活性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 HBeAg阴性CHB患者为试验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8+ T 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在抗病毒治疗24周后,再次检测CD4+、CD8+ T淋巴细胞、HBV-DNA的表达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并与同期门诊正常体检健康者35例(对照组)检测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CD4+ 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降低,而CD8+则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DNA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同时CD4+ T淋巴细胞表达较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 HBeAg阴性C HB患者发病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抗病毒治疗能够提高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增强患者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结核病免疫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观察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结核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CD3^+,CD4^+和CD8^+T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监控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对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恙虫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张武英 《临床荟萃》1996,11(24):1137-1138
恙虫病立克次体属于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其免疫机制是以细胞免疫为主。为探讨恙虫病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我们对25例临床确诊为恙虫病的患者,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以2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IL-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免疫功能与临床意义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L-6水平。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Ⅱ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无明显差异,IL-6水平增高;Ⅲ、Ⅳ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水平下降,而CD8与IL-68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肺癌患者IL-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临床分析肿瘤发展状况,判断其预后及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体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正常机体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结核病患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检测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及比例是判断受检者细胞免疫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汝玺  蒲剑英 《临床荟萃》1995,10(24):1122-1122
我们对1993~1994年在我院进行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系列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以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介导的以肝脏局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发病与宿主免疫应答功能强弱密切相关,其宿主免疫功能状态影响着此病的病程及预后转归。HBV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机制多从对免疫调节的影响角度探索抗病毒机制,中医药对调节CHB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对CHB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务人员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3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健康对照组26例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急性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HBV 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的T淋巴细胞研究也逐渐深入。现已发现T淋巴细胞亚群在多种疾病中都有异常改变。我们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观察,旨在进一步探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胃溃疡(活动期)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2.7土6.1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组22例,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32.8士9.5岁。以上患者均由胃镜室专人用日本Olympus纤维胃镜检查。采用日本3轮3期6级法。部分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影响。方法对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德福韦酯(ADV-dpv)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后与11例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并结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中ALT、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存在一致性,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和慢性重型肝炎(SH)组的ALT高于肝炎肝硬化(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和SH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低于CH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dpv治疗12周和24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发展为重度和肝硬化的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随病情的进展显著减少,经ADV-dpv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HBV-DNA复制明显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CD3+、CD4+、和CD8+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的状态呈逐渐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啸  董香玉  朱传安 《临床荟萃》2001,16(18):841-841
苦参素 (博尔泰力注射液Marineinjection)是从中草药苦豆子中提取的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有效成份为氧化苦参碱 ,基础研究及初步的临床应用表明[1,2 ] ,该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并使其复制指标阴转的作用 ,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程度的紊乱或低下 ,是导致HBV不能被清除的重要原因[3 ,4 ] 。我们于 1998年 10月至2 0 0 0年 11月 ,在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过程中 ,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做了观察分析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  相似文献   

20.
刘燕玲  刘芳  张力  王素玲 《临床荟萃》2008,23(8):581-582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大多数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并且儿童时期多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其T淋巴细胞亚群、生化指标和血清学表现与成人CHB有所不同,为此本研究总结了近8年来我科收治的78例儿童CHB,对其T细胞亚群、生化指标和血清学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探讨儿童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特点、临床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