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乳腺癌(Ⅰ期66例,Ⅱ期141例,Ⅲ期7例)施行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治疗结果。结果:214例病例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2例(5.6%),皮缘坏死16例(7.4%),上肢淋巴性水肿8例(3.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1例(5.1%)。3a生存率为82.3%,5a生存率为63.4%,其中Ⅰ期5a生存率为79.6%,Ⅱ期5a生存率为56.3%。结论: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臂运动障碍,重视术后早期化疗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和转移,重视创面综合处理可减少皮下积液,重视加强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乳腺癌Ⅰ期65例,期208例)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肌神经及胸大、小肌)的治疗结果。结果273例患者中术后切口皮缘坏死16例,发生皮下积液17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10例。3年生存率为84.3%,5年生存率70.6%。结论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各组胸肌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重视术中创面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卫东  雒平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9):1290-1291,1294
目的:总结Ⅰ:Ⅱ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癌施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缘坏死6例(13.04%),皮下积液4例(8.7%),上肢淋巴性水肿1例(2.1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2.17%),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3年生存率81%,5年生存率62%。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术中应规范操作和正确处理,应对胸大肌血液供应血管及支配其运动的神经加强保护,以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术后早期化疗、放疗及综合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2年4月~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乳腺癌发生皮缘坏死1例(2.9%),皮下积液4例(11.8%),上肢淋巴性水肿2例(5.9%),切口瘢痕或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2.9%)。3年生存率82.6%,5年生存率60.5%。其中Ⅰ期为82.3%,Ⅱ期为50.4%,Ⅲ期为29.9%。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术方式,Ⅰ、Ⅱ期乳腺癌应用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其术式保留了胸肌,术后外观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操作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1例乳腺癌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结果。结果:4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4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3例。结论: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淋巴结清扫与根治术相近,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曾建国 《中原医刊》2011,(19):72-7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乳腺癌患者(Ⅰ期32例,Ⅱ期104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效果。结果13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8例,切口部分皮缘坏死7例,切口感染1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1例,腋窝淋巴液漏2例,胸肌轻度萎缩2例。3年生存率为86%,5年生存率为75%。结论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配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提高了远期疗效和生存率,既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又保留胸大、小肌及其功能,可以获得良好的胸廓外形,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Ⅰ、Ⅱ期)乳腺癌行保留胸大、小肌或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早期乳腺癌以行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术后常见并发症(皮缘坏死2例、上肢淋巴水肿1例、同侧上肢运动障碍2例)占8.19%,5年内无转移生存病例57例,生存率为93.44%。结论:改良根治术既可达到对早期乳腺癌行局部治疗的目的,又可保留功能和外观,并达到减轻手术副效应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1例乳腺癌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结果。结果:4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4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3例。结论: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淋巴结清扫与根治术相近,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Ⅰ期28例,Ⅱ期35例,Ⅲ期5例)施行改良根治术Ⅰ式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6例(8.8%),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4例(6.0%),上臂感觉障碍3例(4.4%)。3年生存率86.4%,5年生存率63.9%,其中Ⅰ期为80.2%,Ⅱ期为50.8%,Ⅲ期为37.7%。结论: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应注意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保护胸前神经的内外侧分支和肋间臂神经,注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癌施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术后发生皮缘坏死2例(6%),皮下积液3例(10%),上肢淋巴性水肿1例(3%),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3%),3年生存率81%,5年生存率62%。结论:术中规范操作和正确处理,术后早期化疗、放疗及综合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克善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41-142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1例乳腺癌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治疗结果分析。结果28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6例,切口皮缘坏死15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12例。3年生存率为86.0%,5年生存率71.3%。结论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重视术中创面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以评价其治疗意义。方法:严格遵循乳腺癌施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46例女性患者均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术后发生皮缘坏死2例(4.3%),皮下积液6例(13.0%),上肢淋巴性水肿4例(8.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2例(4.3%)。3年生存率83.9%;5年生存率64.5%,其中Ⅰ期为81.1%,Ⅱ期为52.3%,Ⅲ期为32.2%。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治清扫效果与Halsted根治术一样具有彻底性,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保持较美观的身体外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志村 《中外医疗》2013,(24):67-67,69
目的探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电话和门诊复查等方法对1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观察0.5~5年,3年生存率为81.5%(101/124),5年生存率为70.2%(87/124)。术后出现8例皮缘坏死,7例皮下积液,4例上肢淋巴性水肿,4例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肢运动功能受限,3例手术切口感染,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现象;其中72例行放疗治疗,112例行化疗治疗,52例行内分泌治疗和37例行免疫治疗。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避免损伤神经,术后综合性治疗,可获得良好胸廓外形和肢体功能,提高了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乳腺癌施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当中,术后发生皮缘坏死1例(4%),皮下积液4例(16%),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4%),上肢淋巴性水肿2例(8%)。3年生存率80%,5年生存率60%。[结论]术中规范操作和正确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可以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总结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Ⅰ期28例,Ⅱ期35例,Ⅲ期5例)施行改良根治术Ⅰ式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6例(8.8%),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4例(6.0%),上臂感觉障碍3例(4.4%)。3年生存率86.4%,5年生存率63.9%,其中Ⅰ期为80.2%,Ⅱ期为50.8%,Ⅲ期为37.7%。结论: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应注意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保护胸前神经的内外侧分支和肋间臂神经,注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刚  门翔 《中原医刊》2006,33(1):33-3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上肢淋巴水肿、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5年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8例(6.3%),皮瓣坏死9例(7.1%),上肢淋巴水肿5例(4%),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6例(4.8%)。结论重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游离皮瓣的血运、腋窝淋巴回流情况、临床解剖仔细操作是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上肢淋巴水肿及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Patey报道采用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来,经近40年的实践证明其疗效与传统的根治术无显著差别。因而改良根治术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治疗Ⅰ、Ⅱ期乳腺癌。临床上常用的三种改良根治术中,Roses氏手术使腋窝的暴露及淋巴结清除效果几乎与根治术相同,但需切断后再缝合胸大肌肱骨附着处,并切除胸小肌。既往我科进行Patey氏术和保留胸大、小肌的Auchincloss氏术时,患侧的上肢常规呈外展位,由于胸肌处在紧张状态遮盖着腋窝区而影响暴露和淋巴结清扫。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取得  相似文献   

18.
Patey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147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总结1998~2006年Patey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147例的手术疗效,认为目前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改良根治术,既能保证术后的生存率和控制局部复发率,又在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越性,并介绍Patey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总结1998~2006年Patey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147例的手术疗效,认为目前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改良根治术,既能保证术后的生存率和控制局部复发率,又在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越性,并介绍Patey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大、小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化疗。结果:6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有6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皮缘坏死,术后5年生存率为71.4%。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安全、快速、创伤小,恢复期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