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内血管瘤型脑膜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5~62岁(平均58岁),均行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2例脑实质内血管瘤型脑膜瘤均位于额叶,1例位于颞叶.肿瘤为实性,边缘尚清晰.CT平扫示斑点状钙化,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MRI平扫示T1WI及T2WI肿瘤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结论:脑实质内血管瘤型脑膜瘤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发病部位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局灶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1例FNH病灶影像学资料,包括CT检查11例,其中4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病灶。CT平扫为低密度8例,等密度3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增强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门脉期8例呈等密度,3例为稍高密度;延时期9例为等密度,1例呈稍高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多期扫描6例可见中央瘢痕,2例有假包膜。结论 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本组未作MRI增强检查)。因此,增强检查在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2例,多发3例。共18个病灶,其中幕上16个,幕下2个。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4个密度均匀,2个密度不均匀。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2个信号均匀,3个信号不均匀。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特点,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图成像检查对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16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1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MRI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在脑内各个部位病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523,P0.05),且多为单发病灶;有14例患者的病灶呈均匀强化,病灶形态以团块状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结节状和散点状;磁共振平扫发现T1WI低信号有12例(75.0%),T2WI高信号10例(62.5%)。观察组病灶多位于脑室内10例(62.5%),其次为脑实质5例(31.3%),其中以多发病灶为主12例(75.0%);所有患者病灶均表现为均匀强化,病灶形态按照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结节状、团块状、散点状;磁共振平扫T1WI等信号11例(68.8%)、T2WI等信号8例(50.0%)、T2WI高信号7例(43.8%)。结论磁共振平扫能够诊断与鉴别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为:病灶多位于脑室内与脑实质,多发病灶且磁共振平扫多为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原发性肝癌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以金华市广福医院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病理确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组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扫查结果提示块状型肝癌43例(71.68%),T1WⅠ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Ⅰ呈稍高信号,静脉血栓12例(27.91%),肝内转移20例(46.51%),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1例(25.58%);结节型肝癌8例(13.33%),T1WⅠ呈略低或等信号,T2WⅠ呈稍高或高信号,静脉血栓1例(12.5%),肝内转移1例(12.5%),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12.5%);小肝癌7例(11.67%),T1WⅠ呈低信号,T2WⅠ呈高信号,静脉血栓0例,肝内转移0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0例;弥漫型肝癌2例(3.3%),T1WⅠ呈略低或等信号,T2WⅠ呈略高或高信号,静脉血栓2例(100%),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50.0%)。结论:MRI影像学特征可准确判断原发性肝癌,MRI增强扫描利于病灶的发现,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MRI影像资料,记录病灶的位置、数目及信号特点、强化特征等。结果:脑膜瘤边界清晰,多为类圆形,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后强化均匀。结论:磁共振时脑膜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MRI特点。方法 对12例经临床证实的TOBS患者进行MRI平扫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均为多发病灶,累及多个脑区。除2例超急性期患者T1WI、T2WI及FLAIR未见病变显示外,其余病灶的MRI平扫显示T1WI呈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12例患者的MRA均显示基底动脉尖部血管形态、信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主要特点是供血区域多发病变、双侧脑区对称受累,MRI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可为TOBS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对膀胱癌及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RI对23例膀胱癌患者行常规平扫增强和MRU检查,并根据其浸润程度做出分期诊断。结果 23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平扫T1WI呈等高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高或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加权像呈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呈显著强化。根椐肿瘤生长方式和MRI表现,可分为:结节型5例,广基肿块型15例,浸润型3例。其发病部位为三角区8例,侧壁5例,后壁4例,前壁2例,底壁1例,3例肿瘤分布在多个壁。MRI对膀胱癌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23/23)、91.3%(21/23);术前MRI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7.0%(20/23),MRI较病理分期偏高。结论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侧壁,表现为突向膀胱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膀胱癌的MRI表现具有特异性,T1加权可以对肿瘤做出定性诊断,T2加权能清晰显示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对肿瘤做出术前分期;MRU可以清晰显示肾积水的全貌及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及程度,是辅助诊断膀胱癌分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581-158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选择我院PCNSL患者60例,进行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以及CT扫描,观察MRI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MRI平扫中T_1WI多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_2WI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MRI增强扫描可见卫星灶征、裂隙征、蝶翼征。MRI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 MRI增强扫描法及平扫法对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其确诊需结合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膜瘤的发病部位和信号特点。方法收集26例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例,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脑膜瘤的发病部位和形状26例肿瘤,额顶部8例、顶枕部3例、前颅底3例、蝶骨嵴3例、上矢状窦旁2例、鞍区2例、侧脑室2例、天幕2例、大脑镰旁1例。20例呈圆形或椭圆形,6例呈半月形。脑膜瘤的MRI信号特点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21例呈等信号,5例为低信号,其中13例信号不均匀,可见小片状或囊样低信号影。16例在病灶周围可见环形低信号影。T2WI像上21例均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者可杂有低信号的血管流空影和囊状的高信号影。增强后26例病灶均明显强化,但有13例强化不均匀,19例可见明显脑膜尾征。结论MRI对脑膜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对病变位置、大小、信号(密度)及瘤周水肿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右颞叶11例,左颞叶8例,右额叶2例,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各1例,右枕叶1例,桥脑延髓交界区1例,颈髓1例,肿瘤最大82 mm×40 mm×70 mm,最小16 mm×13 mm×14 mm;肿瘤实性3例、实性伴坏死7例、囊实性16例、肿瘤合并钙化4例;肿瘤实性部分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CT为等、高密度;轻度水肿2例,中度水肿5例,重度水肿1例.结论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通过影像分析可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贺佳俊 《药物与人》2014,(7):99-100
目的:探析隐匿性骨折应用64层螺旋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苏州市九龙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入两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MRI扫描检查法;对照组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法,比较两组的隐匿性骨折阳性检出率及损伤部位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组的异常阳性41例(85.4%),其中31例仅经横断面图像显示骨折,10例行斜面或冠状面,结合矢状面图像诊断为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者15例,其中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显示11例,4例通过斜面图像调整确诊;MRI组的发现异常阳性45例(93.8%),T2WI周围出现高信号水肿区,T2WI、T1WI呈条状、不规则状低信号带;T2WI部分信号带较T1WI欠清晰,范围缩小;48例T1WI、T2WI均见骨折线周围片状高信号水肿,少数病例T1WI低信号带周围夹杂小片状或斑点状高信号,T2WI呈现一致高信号。MRI膝关节损伤T1WI显示松质骨内低信号带,另外MRI显示膝关节积液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或前、后交叉韧带4例。结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多排螺旋CT扫描,对于诊断不明确者,可进行MRI扫描,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同时可清晰显示骨折损伤部位,便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钙化性脑膜瘤的临床诊断疗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3例钙化性脑膜瘤患者的CT和MRI诊断资料。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病灶边缘光整、清晰,脑组织窗观察呈现高密度影,肿瘤整体密度比骨皮质密度稍低。MRI诊断结果显示T1WI上18例患者以等信号为主伴有些许低信号,20例患者以低信号为主伴有些许等信号,5例患者以不均质稍高信号。10例患者病灶边缘出现薄层环状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30例强化均匀,13例强化不均匀,内有斑片结节状相对低信号。结论 CT联合MRI诊断钙化性脑膜瘤更具全面性,更为客观地反应肿瘤特性,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患者(8例女性、1例男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患者均为单发囊实性病灶,最大直径4.3~11.6 cm,平均约7.2 cm,大部分边界较清晰。其中实性成分为主者3例,囊性成分为主者2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者4例。7例CT显示病灶密度高低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MRI信号混杂,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实性成分及包膜在增强扫描中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分析术前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的MRI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性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脑干1例,小颅蚓部1例,大颅半球14例,基底节区1例,右侧丘颅1例。术前误诊4例(均诊断为颅内胶质瘤)。18例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病变均表现为占位性肿块,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无坏死病灶均呈较均匀显著强化,伴有坏死时,坏死区无强化。16例瘤周中度水肿,2例瘤周重度水肿。10例行DWI序列扫描病变呈均匀高信号表现。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综合分析可提高对本病诊断率。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P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3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仅行MRI增强扫描,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性质、信号特点、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及病理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4例PGNT均位于幕上,颞叶皮质区、额叶脑室周围白质区、三脑室及鞍区各1例。肿瘤最大径1.7~5.0 cm,3例病变边界较清楚、1例边界不清,肿瘤可呈囊实性(3例)、囊性伴壁结节样(1例)2种形态。平扫病变实性部分以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囊性区内可见线条状T2WI低信号分隔及T1WI、T2WI低信号斑,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线样分隔呈轻度强化,囊壁可呈无强化、环状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1例有轻度占位效应,2例瘤周轻度水肿,2例幕上脑室扩张。病理光镜下均可见特征性假乳头样结构。结论:PGN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在PGN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确诊还需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1例患者MRI显示双侧顶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随访CT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甚至消失。结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脑白质,也可见于基底节、额颢叶。顶枕叶呈双侧对称性,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上均有血压突然升高。一般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8.
杨伟  夏禹  邱毅 《现代保健》2014,(27):51-53
目的:探讨颅脑MRI T1WI高信号病变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生机制和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颅脑MRI TIWI高信号病变的影像表现,包括脑出血、黑色素瘤、糖尿病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亚急性期脑梗死、颅内囊肿及脂肪瘤。结果:脑出血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呈低信号;黑色素瘤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无灶周水肿;糖尿病脑病可见双侧或单侧基底节区T1WI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或轻度降低。脑缺血缺氧性疾病高信号主要位于侧脑室旁白质,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脑梗死高信号主要位于脑灰质,呈片状或脑回样高信号;颅内囊肿主要见于脑室内和鞍区,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高或/和低信号。脂肪瘤位于大脑镰旁,压脂像呈低信号。结论:含正铁血红蛋白、黑色素、脂质、蛋白及矿物质病变在T1WI上可呈高信号,熟悉这些病变化学组成及其对T1时间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结节增生(FNH)的MR成像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24例确诊的FNH患者43个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2名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总结FNH的MR图像特点。结果:MR平扫显示:T1WI中呈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9处病灶检出瘢痕。动态增强检查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高信号;门静脉期病灶信号强度逐渐减低;延迟期病灶高信号逐渐减低。共计21个病灶检出瘢痕,增强检查可使FNH的诊断率提高22.9%。结论:MR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针对FNH病灶检测敏感度较高,结合增强榆奇,可以显著提高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