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脑炎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对160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同时进行咽拭子病毒分离.结果 农村患儿发病占71.8% ,城市发病占28.2% ;除发热外,缺乏神经系统典型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占26.8% ,消化道症状35% ,呼吸道症状23% .6例转氨酶增高,45例心肌酶谱增高.26例心电图异常.结论 引起手足口病中的3种肠道柯萨奇A组(CoxA)16型,肠道病毒(EV)71型和埃可病毒(ECHO)均可引起病毒性脑膜脑炎,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早期发现症状进行治疗,治愈率高.呼吸道病原学分离检测有利于早期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2.
已知柯萨奇病毒(CBV)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腹泻、脑膜脑炎、流行性肌痛、心肌炎和新生儿严重感染等。但尚未有CBV感染与小儿肢体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相关的报道。我们对309例拟诊为病毒性下肢AFP症的患儿进行了小儿脊髓灰质及IgG水平和CBV—IgM水平检测,检测CBV—IgM阳性25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喜进  朱魁宇 《河北医药》1990,12(6):352-354
病毒侵犯心肌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称为病毒性心肌炎。轻者可无临床症状,重着可呈爆发经过,甚至猝死,一些不明原因的心肌病和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有些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阶段或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本病预后转归有着重要意义。病因及发病机理近年来由于病毒学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早在1952年,在死于心肌炎婴儿的心脏中分离到柯萨奇病毒后,出现了许多婴儿患柯萨奇 B 组病毒心肌炎的报道。1956年出现了柯萨奇病毒引  相似文献   

4.
小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与临床关系。方法:对60例患儿留取急性期脑脊液作病毒检测及细菌培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病毒。结果:检测肠道病毒38例,其中柯萨奇病毒30例,埃可病毒8例,细胞培养均阴性。脑脊液分离的病毒多为肠道病毒,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显示,厌食、腹痛、皮疹、惊厥、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与其他22例的脑炎患儿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临床上有一定特异性。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脑炎以中型为主,其他则轻型较多,且有显性差异(P<0.05)。营养状况对于脑脊液检出肠道病毒的脑炎患儿与其他脑炎患儿对照发病率无显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血清中柯萨奇B 组病毒(CBV)特异性IgM 抗体,作为早期病原学诊断,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检测,41例中阳性28例(68.2%),健康人50例,阳性6例(12%),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检测上呼吸道感染16例阳性率18.7%,与健康人比无显著差异,风湿性心肌炎7例均为阴性。CBV 型别以B_3为最多,B_5次之。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病原谱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5年我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209例患者中的193例(92.3%)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依次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结论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是我省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赵丹霓 《河北医药》2009,31(8):960-961
目的探讨萨科奇病毒(CBV)隐性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00例妊娠早、中、晚期孕产妇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胎儿出生后脐带血进行血清学柯萨奇病毒B1~B6特异性抗体IgM的检验。结果800例中,阳性51例。阳性者全部使用干扰素及板蓝根治疗,其中8例转阴。胎儿脐血CBV检测均为阴性,未发现母-儿间垂直感染。妊娠结局胎膜早破的发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围产期早期、常规的筛查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赵丹霓 《河北医药》2009,31(22):3169-3170
自然流产是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全身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的常见病因。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显性感染确实对自然流产及胎儿有明显的影响。为探讨自然流产与柯萨奇B病毒(CBV)隐性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孕12周以内自然流产患者129例和同期妊娠者50例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BV特异性抗体IgM,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痛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病毒抗体、胸片度心脏超声检壹,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善及柯萨奇病毒IgM抗体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结论: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病毒性脑膜炎的快速、早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9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CSF)和血清中柯萨奇病毒(CXV)的RNA,并以21例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39例病毒性脑膜炎中17例CSF用性,13例血清阳性;而对照组CSF均为阴性.血清有1例阳性。同时,用CXV引物扩增其它病毒与细菌.结果均为阴性;将CXV的RNA系列稀释后,即使只有1.0pg的RNA仍可被检测到。我们认为该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可及时,准确地作出柯萨奇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捍东  何立人  徐清 《上海医药》2003,24(8):373-37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干预作用并探计其作用机理。方法:对Balb/c小鼠采用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内注射染毒,制作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动物实验模型,采用黄芪煎液作为中药治疗对照,观察白藜芦醇饮水经口给药对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肝脾大体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与黄芪煎液中药治疗对照相比,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大体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娜  游振涛 《江西医药》2006,41(2):101-102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56例,分析归纳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各例患儿均进行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心肌酶谱、柯萨奇B病毒抗体检测等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56例中有50例异常;X线胸片提示左室增大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偏大10例,左室正常高限2例;心肌酶谱测定有不同比例增高;柯萨奇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14例。结论目前临床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仍然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侵犯脑膜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该病的病毒有100多种,常见病毒有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不同病毒所致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不仅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早期诊治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2]。因流行性乙型脑炎有特殊发病季节、典型临床症状、较高特异性化验检出率和确诊率、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李永春  李小芹  张迎辉 《安徽医药》2019,23(7):1369-1372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性脑炎(EVE)儿童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病毒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16例EVE病儿病例资料。结果 临床特点:发热症状占69.44%,头痛占64.35%,呕吐占75.00%;6[KG-*3]~8月发病占39.35%,9[KG-*3]~11月占31.48%;白细胞(WBC)总数>10×109/L占68.98%,C反应蛋白(CRP)升高占57.87%;脑电图轻中度异常检出率21.76%。脑脊液病毒检测:肠道病毒(EV)通用核酸检测阳性率55.56%,其中埃柯病毒30(ECHO30)型占79.17%;特异性IgM抗体阳性95例;不同年龄段、不同发病时间段病儿脑脊液EV通用核酸阳性检出率、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EVE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及呕吐,好发于夏、秋季;脑脊液病毒检测以ECHO30为主且特异性IgM抗体检出率较高,经综合治疗后病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许顺江  张启东 《天津医药》1999,27(8):488-489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病毒(Enterovius),是传染性很强的小 RNA病毒,分 A、B两组。A组包括1~24型,B组包括1~6型,基因组为单正股RNA[1]。其在临床引起的疾病表现多样化,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CBV)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严重全身性感染等[2]。因此在妊娠早期及晚期检测孕妇是否有柯萨奇病毒感染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免疫法检测了柯萨奇病毒B1-6。特异性 IgM,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500例孕妇均为1997年3月~1998年6月我院妇…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症,如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我科自1997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50例手足口病患者其家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脊液病原学测定的意义。方法:应用核酸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腺病毒(AD),巨细胞病毒(CMV)和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结果:HSV-DNA阳性12例,这12例中用ELISA法检测HSV-Ⅰ,HSV-Ⅱ,IgM,IgG,其阳性2例。AD-DNA阳性2例,CMV-DNA阳性1例。结论:核酸检测法和酶联吸附测定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SVE病原学早期诊断,并指导HSVE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1]。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绝大多数预后良好[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