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正>为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其用药合理性,笔者根据该部队干休所老干部2011—2013年处方中使用的降压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干休所老干部74人。男72人,女2人;年龄70~91岁,平均81岁。1.2方法统计该军队干休所2011—2013年使用降压药的  相似文献   

2.
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查取2006年7月-1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药物处方3573张,统计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分别为32.96%、18.91%、17.16%、14.82%、12.65%和2.72%。单种药物治疗占45.20%,联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治疗占54.80%。氨氯地平、福辛普利、替米沙坦在同类药物中使用率最高,分别为34.89%、33.00%、39.07%。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应用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及合理的联合用药是当今高血压治疗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病历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以抽取某三甲医院2005~2006年,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出院病历150份,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复方制剂、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为本次调查中主要的降压药物。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主要有复方降压片89例(59.3%),硝苯地平65例(43.3%),卡托普利50例(33.3%),北京降压0号43例(28.7%)。联合用药占66.0%,且以二联为主。治疗并发症中,治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共404例次(404/150),平均每例用此类药2.7种。治疗并发症用药频率最高为改善脑功能药物93例(62.0%)。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原则,但在联合用药中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复方制剂有滥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5家医院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5家医院2011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电子处方数据,通过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药费(DDC)排序法、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的序号比,了解降压药物的临床利用情况。结果共计13408张降压药物电子处方,使用量最大的降压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CCB),占总处方量的32.3%;DDDs位居前3位的药品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螺内酯片。大部分降压药物的DUI值和多数降压药物的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的序号比值均在1左右。联合用药占总处方数的27.8%。最常见的联合用药形式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上述三联用药情况下加入肾上腺素B受体阻断药的四联用药形式。结论住院患者临床应用降压药以钙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占主导地位。各类降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剂量基本符合推荐剂量。利尿剂类药物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而血管扩张药及CCB类药物价格偏高。联合用药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降低长期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分析2001年广州地区及佛山、深圳部分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2001年广东省药学会医院用药信息网入网医院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量,分类统计,并计算每种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列出位于前10位的药物。结果 2001年上述地区40家医院共使用68种抗高血压药物,金额达8445.85万元,其中钙拮抗剂和ACEI、ACE受体拮抗剂的用量占了总购入金额的79.17%;用药频度进口合资占56.29%,国产药占43.71%。结论 广州及附近地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偏向于新型制剂,药物使用趋势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分析,综合评价药物疗效。方法将872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转归分析。结果872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总显效率为680例占77.9%,有效为138例占15.8%,无效为44例占5%。结论选择好合适的降压药物后,一定要长期坚持服药,大力宣传高血压病与并发症的危害性,早期积极预防与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情况,为后续开展丹红注射液与降压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5576例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医嘱信息,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方法挖掘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关联情况,及丹红注射液与降压药物的联合用药规律,并针对联用频数较多的药物组合进行药物相互作用文献分析。结果:高血压并发症关联统计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并发症为心肌病、心律失常、脑梗塞和冠心病;联合用药关联统计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常与抗血小板药、调血脂药、脑血管疾病用药和各类降压药物等联用。其中美托洛尔和氨氯地平在与丹红注射液单项合并用药中联用频次排序前十,且均有开展药物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的价值。结论:高血压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的联合用药复杂,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薄弱,有必要后续开展与降压药物的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为临床用药风险预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降压药物临床用药的特点、选用规律、倾向及合理性。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2008年1~11月的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住院病历310份,对患者的临床特点、使用降压药物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极高危患者最多,占95.16%。大多数患者有合并症。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是钙拮抗药,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和B-受体阻断药。大部分联合用药,占91.94%。降压药物使用受患者个体状况、药物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循证医学证据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该院降压药物使用注重个体化原则,使用基本合理,与指南相符。  相似文献   

10.
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某干休所老年人用药情况,探索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用药规律并作初步评估,为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本单位所在社区768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及其配偶的健康档案和本单位HIS系统存储的相关资料,对社区各类慢性病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本社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物使用率排序基本与其患病率一致,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8±2.02)种,老年人对药物的认知度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结论:老年人患病率高、用药品种多、药物认知度偏低,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能力是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院2012年9月11天的处方,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药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 888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有1 444张,占总处方数的13.26%。抗高血压药在门诊使用较多,其中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处方中抗高血压药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大多为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常用的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拮抗剂(β—RB)。CCB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42%以上,ARB和ACEI占总销售金额的40%,ARB类销售金额增长最快;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3位的药品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贝那普利、比索洛尔等。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排序列第1位的为硝苯地平。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2012年我院出院的1 080份高血压患者病历,分析患者年龄和性别对用药的影响,并对各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以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口服抗高血压药分别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1 080例患者联合用药(占73.52%),其中二联用药有504例(占46.67%),为主要联合用药方式。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某军队疗养院2009年度《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用药情况,促进军队疗养院合理用药工作。方法:从该疗养院"军队疗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疗养员用药数据,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药品消耗排序前6位的依次为: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抗微生物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临床各科用药,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结论:该疗养院疗养员用药与《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相符,与疗养员疾病谱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7—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动向,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和药品采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2007—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探讨多种抗高血压药物的特点和用药趋势。结果:我院33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中,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美托洛尔的DDDs排序居前三位,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用药方式以单用、二联或三联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钙通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6.
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份治疗高血压9 231张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结果:中老年患者是高血压的高发阶段,本样本所分析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用药频度前3位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单品种用药频度靠前的是比索洛尔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替米沙坦。单一用药比例为50.75%。联合用药达49.23%,其中二联占联合用药60.34%。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在品种选择、联用方案选择上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重庆地区18家医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药占43.0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占23.86%;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排序列第1位的均为硝苯地平。结论:该地区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偲倩  周颖  孟磊  崔一民 《中国药房》2008,19(29):2259-2261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钙离子通道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8.68%,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单药治疗以第3代钙通道拮抗药和长效ACEI为主,新型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也占重要地位。大部分联合用药方案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行为,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碧辉  罗雪飞 《中国药房》2014,(22):2040-204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对我院2012年门诊降压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随机抽查的处方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67.14%;使用降压药品种30个,处方频率排前3位的降压药分别为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降压药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分别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和厄贝沙坦片;治疗以CCB+ARB联用为主。结论:我院降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联合治疗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利用Excel软件对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金额居前3位品种依次是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药物是依那普利片、氨氯地平片、缬沙坦片。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