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加压给氧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3):176-177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是否及时乃至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脑细胞缺氧缺血性损伤的程度,甚至危及生命。而窒息的复苏抢救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尽快建立有规律的自主呼吸和有效的血液循环。为此在抢救我院出生的部分窒息新生儿的心肺复苏过程中,试用了加压给氧一比一胸外心脏按压(简称“1:1心脏按压”)的方式,并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重度窒息常引起心、脑、肾、肺等脏器的损害 ,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进行正确而及时地复苏及窒息后的抢救尤为重要。我院 1998年 12月— 1999年 6月共收治新生儿重度窒息 114例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1〕 Apgar评分 1min <3分 ;5min <6分 ;经抢救 10min后开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 2min以上者。1 2 一般资料  114例中男 84例 ,女30例 ,胎龄 <37周 2 6例 ,~ 40周 40例 ,>40周 48例。体重 <2 5 0 0 g 34例 ,~ 3 0 0 0 g 2 1例 ,~ 40 0 0g 5 2例 …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重度窒息系指母儿通过胎盘的血气交换发生障碍引起胎儿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导致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抑,出生后Apgar评分0~3分,脐动脉血气显示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pH <7 0 0。这类患儿通常无自主呼吸,伴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是产房最常见的新生儿急症。其抢救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和美国儿科学会(AAP) 2 0 0 0年新版新生儿复苏教材(TNR) [1 ] 和国内有关文献[2 ] 中已有详尽叙述,本文重点讨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中临床医生常问及的几个问题。1 严格保温还是早期亚低温AHA和AAP有鉴于寒冷刺激对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1993-2003年,我院麻醉科对在连续硬膜外剖宫产术中发生重度窒息的41例新生儿进行复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重度窒息41例中,男29例,女12例(发生重度窒息至复苏成功最长时间为5h46min)。1.2 新生儿窒息的评估指标 按Apgar评分法(即心率、呼吸、肌张力、神经反射及皮肤色泽),1min Apgar评分0-3分。  相似文献   

5.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尽早采用复方丹参、辅酶Q10 治疗 ,以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发病率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35例均为 1999~ 2 0 0 2年我院儿科复苏后足月新生儿 ,男 86例 ,女 4 9例 ;随机分观察组 6 8例 ,对照组 6 7例 ,胎龄均≥ 37周 ,体重≥ 2 5 0 0 g。观察组轻度窒息 35例 ,重度窒息 33例 ;对照组轻度窒息 36例 ,重度窒息 31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二、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吸氧、保暖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苏后立即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困难复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分娩的活产满28周窒息儿(1分钟Apgar评分0~7分)为研究对象,经复苏后,以5分钟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为5分钟复苏顺利组,0~7分新生儿为5分钟复苏困难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5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继续复苏后,20分钟Apgar评分8~10分的新生儿列为20分钟复苏顺利组,0~7分新生儿为20分钟复苏困难组,再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纳入1分钟窒息新生儿743例,其中5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130例,另外613例复苏顺利,早产、低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0~3分、产时感染性发热、胎盘异常、妊娠后期阴道出血、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畸形与5分钟复苏困难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5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继续复苏后,20分钟复苏困难新生儿32例,与复苏顺利组新生儿98例比较,两组在1分钟Apgar评分0~3分、5分钟Apgar评分0~3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分钟窒息新生儿中的2例前置血管和8例胎儿水肿新生儿,在5分钟和20分钟仍复苏困难。结论窒息新生儿复苏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前置血管、胎儿水肿所致窒息复苏困难。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窒息缺氧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出现神经、呼吸、心血管、肾脏、脑等并发症。现对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月60例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诊断标准采用《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1],窒息程度从生后1min Apgar评分为准:8~10分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60例患儿中男40例,女20例,日龄:<1d40例,~2d10例,~3d5例,>3d5例。入院最短时间为出生后20min,最长时间为1周。根据Apgar评分,重度窒息38例,轻度窒息22例。窒息原因:顺产、难产、…  相似文献   

8.
1997年 12月~ 1999年 12月我院采用气管插管抢救 12例重度窒息儿 ,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7年 12月~ 1999年 12月在我院分娩新生儿 12 18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 2 2例 ;胎龄 33~ 34周1例 ,~ 37周为 1例 ,~ 4 0周 7例 ,~ 4 2周 3例 (包括 2例低体重儿 )。正常分娩 3例 ,胎吸引产 4例 ,剖宫产 3例 (其中 1例为胎吸失败改行剖宫产 ) ,臀位助产 1例。按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 ,Apgar评分 0~ 3分为重度窒息 ,本组重度窒息12例 ,占 0 .99%。出生后 1minApgar评分 1分 1例 ,2分 4例 ,3分 7例。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及加强复苏管理效果。方法对中山市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由乡镇及市区医院分娩转诊到市新生儿急救中心的68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旧的复苏流程462例为对照组,采用新指南复苏流程226例为研究组,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标准,对窒息复苏技术应用情况及推广新指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程度、脑病的发生率、脑病的程度及转归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苏适宜技术的应用,两组比较面罩给氧及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脏按压及不规范复苏明显减少(P〈0.05)。(3)研究组用药、纳洛酮的使用及不合理用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管理、有效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能更好地规范窒息复苏程序、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后及加强复苏管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及加强复苏管理效果.方法 对中山市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由乡镇及市区医院分娩转诊到市新生儿急救中心的68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旧的复苏流程462例为对照组,采用新指南复苏流程226例为研究组,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标准,对窒息复苏技术应用情况及推广新指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程度、脑病的发生率、脑病的程度及转归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苏适宜技术的应用,两组比较面罩给氧及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脏按压及不规范复苏明显减少(P<0.05).(3)研究组用药、纳洛酮的使用及不合理用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管理、有效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能更好地规范窒息复苏程序、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11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 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本文对 118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 2 180例 ,其中窒息儿 118例 ,男 70例 ,女 4 8例 ;体重 15 0 0~ 4 2 0 0g ;重度窒息 12例 ,轻度窒息 10 6例。诊断标准依据文献 [1]。二、发病因素 孕母因素 32例 (2 7.12 % ) ,其中妊高征12例 (10 .17% ) ,孕母有全身性疾病 7例 (5 .93% ) ,前置胎盘 6例 (5 .0 8% ) ,胎盘早剥 4例 (3.39% ) ,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我院制定“新生儿窒息复苏2min流程图”并培训推广应用,并将推广应用前后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下降,平均窒息时间由以前的7.2min下降至3.4min,1min评分由3.9分提高到7.0分,5min评分由7.1分提高到9.6分,缺氧缺血性脑病及严重病例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2min流程图方便快捷、简单易行,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符合窒息复苏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0年开始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评价体系,包括成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医务人员对复苏技术规范培训及复训,按照复苏流程进行复苏后的效果评价.选择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008-2009年为对照组,2010-2011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窒息病死率,对观察组病例进行复苏后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79%比4.84%,0.30%比0.55%,P均<0.01).观察组复苏流程临床应用正确率:快速评估和正压通气100%,正压通气加心脏按压91.4%,气管插管90.6%,药物95.2%.结论 对复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可促进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复苏流程并正确操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986~1990年我院产科分娩活产婴儿4684例,其中轻度窒息180例,重度窒息119例,共计299例,发生率6.38%。轻度窒息复苏成功178例(98.88%),死亡2例(1.12%);重度窒息复苏成功95例(79.83%),死亡24例(20.17%)。窒息复苏总存活273例,成功率91.30%,死亡26例,病死率8.70%。当胎头刚娩出产道,呼吸尚未建立前一刹那,必须咽喉部吸引,气道通畅后才可建立呼吸,若一时未能建立呼吸,应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仍未出现自主呼吸及心率,应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并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或东莨菪碱等药物,以纠正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预防脑水肿等。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新旧两种复苏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 ,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减少死亡率 ,现将我科 1 997年 1月~ 1 998年 1 2月间收治的采用不同方法复苏的新生儿窒息 90例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文新生儿窒息 90例 ,为 1 997年 1月~ 1 998年 1 2月间收住本科的住院患儿。窒息诊断 :依据出生后Apgar评分 ,1分钟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根据复苏方法的不同 ,将患儿分为A、B两组。A组为本院产科分娩。共 6 0例 ,男 4 2例 ,女 1 8例。B组 30例 ,院外分娩 2 7例 ,本院 3例。男 1 9例 ,女 1 …  相似文献   

16.
新旧两种复苏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新旧两种复苏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 ,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减少死亡率 ,现将我科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间收治的采用不同方法复苏的新生儿窒息 9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文新生儿窒息 90例 ,为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间收住本科的住院患儿。窒息诊断 :依据出生后Apgar评分 ,1分钟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根据复苏方法的不同 ,将患儿分为A、B两组。A组为本院产科分娩 ,共 6 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B组 30例 ,院外分娩 2 7例 ,本院 3例 ,男19例 ,女 11例。有窒息…  相似文献   

17.
例1女,15min。因早产、重度窒息复苏后15min于2003年6月14日入院。胎龄27“周,出生体重1150g。Apgar评分:1min2分,经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5min4分,10min6分。入院查体:R40次/min,心律150次/min,BP45/30mmHg(1toniHg=0.133kPa),反应差,哭声微弱,呼吸表浅,不规则,有三凹征;口周及肢端皮肤紫绀;两肺呼吸音弱,无啰音;心率15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低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新生儿窒息问题 ,由中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与强生儿科研究院主办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组、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及美国儿科学会合作举办的“自由呼吸、生命之源”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于 2 0 0 4年 7月 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其宗旨是 :确保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 1名受过窒息复苏培训、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卫生工作人员 ,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此次培训是我国继 2 0 0 3年 7月正式成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工作组后开展的首次培训…  相似文献   

19.
喉罩与面罩加压给氧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喉罩与面罩加压给氧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的疗效。方法 40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n=20),一组面罩给氧,一组喉罩给氧。二组均连接麻醉机螺纹管行加压给氧,同时观察其1、3、5分组Apgar评分,SPO2及复苏后48hNACS评分。结果喉罩组新生儿1、3、5minAgpar评分显著高于面罩组,其SPO2显著高于面罩组无需再行气管插管(P<0.05),其NACS评分明显高于面罩组(P<0.01)。结论 在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治疗喉罩优于面罩给氧。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用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认为,加大肾上腺素用量可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我们对34例突发心跳骤停患儿复苏期间肾上腺素用量进行了观察。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mo~14a,其中2mo~1a13例,2a~6a15例,7a~14a6例.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有急性喉梗阻6例,急性中毒11例,意外窒息5例,神经根炎严重缺氧5例,其他7例,均在骤停3min内进行复苏(平均1.83min)。二、复苏方法与用药均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和胸外按压,23例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后立即静注肾上腺素,按剂量分3组,1组(0.01~0.02)mg/(kg·次),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