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医“震脑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脑术”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 ,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 ,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 ,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 ,一直沿用至今 ,深受群众欢迎。“震脑术”与形成与发展蒙古族长期以来从事游猎和放牧的生产活动 ,他们野外放牧时 ,经常遇到某些牲畜“塌腰子”等情况 ,有时那些“塌腰”走不起来的牲畜通过主人的扶持、震动等 ,得到缓解或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使人们认识到“以震治震”的原理 ,为蒙医“震脑术”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一种科学实验性的作用。在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 ,历代蒙医…  相似文献   

2.
蒙医“震脑术”的研究─震脑术治疗脑震荡100例疗效观察内蒙古蒙医学院(028040)金玉,博·阿古拉,满都拉,扎拉嘎,萨仁图雅关键词脑震荡,蒙医疗法,震脑术,临床研究“震脑术”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具有取材容易,...  相似文献   

3.
“震脑术”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一直沿用至今,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传统的“震脑术”是一种专门治疗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广泛流传于蒙古民间。脑震荡是颅脑损伤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脑机能一过性障碍,无明显结构上的器质性损害表现,但有脑组织某些病理形态学的改变,许多患者虽经治疗,但仍常出现一些后遗症,或因外伤后颅内或颅外疤痕形成,牵引痛觉敏感结构引起;或外伤不明显,中枢神经因过强的震荡刺激发生机能障碍;或病人对外伤过分紧张、恐惧引起头项部肌的持久收缩或动脉扩张而产生。往往出现长期局限性头痛或全头痛、眩晕、失眠、纳呆、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等。本文根据蒙医“以震治震”原理,采用一种常用而简易的“震脑术”治疗脑震荡,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蒙医应用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综合征具有悠久的历史,蒙医震脑术不仅有蒙医传统科学理论的基础,而且还有自己较为完善的诊疗方法。本文主要阐述蒙医治疗脑震荡的历史渊源,蒙医传统理论对脑震荡的定义、分类,震脑术的形成与发展及震脑术的方法和对人体产生的作用等。1蒙医治疗脑震荡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蒙医震脑术是蒙古族古老而神奇的一种治疗脑震荡的外治疗法。结合相关文献,简要阐述了蒙医震脑术的来源、操作方法,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392例,其中痊愈322例,好转70例,有效率100%。并简单地介绍几种传统蒙医震脑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主要收集内蒙古地区十所医院近5年确诊为脑震荡并用蒙医震脑术治疗的门诊及住院病例15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对以往蒙医传统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的治疗状况作出总结,并为今后脑震荡合理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但因病例数有限,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采用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392例,其中痊愈322例,好转70例,并简单地介绍了几种传统蒙医“震脑术”。  相似文献   

10.
脑震荡是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发生移位的一种病症.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脑震荡的发生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选择确诊为脑震荡的80例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震脑术治疗组(40例)和西医治疗组(40例),并对总有效率和疗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蒙医震脑术与西医治疗组相比,治疗脑震荡方面疗程短,疗效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大鼠,观察对脑震荡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阐述作用机制及原理.方法:将80只SPF等级的SD大鼠[雄性、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10组:正常组、模型4 d组、模型7 d组、模型10 d组、西药4 d组、西药7 d组、西药10 d组、2次震脑术组、3次震脑术组、4次震脑术组....  相似文献   

12.
脑震荡病是人体头部、颈椎或全身的震动力引起颅腔部受到一定的震动感所导致大脑或小脑的轻微移动后出现的头疼、恶心、头晕、头昏、耳鸣、眼花等一系列的症状的病症.蒙医震脑术是蒙医震法治疗中的方法之一,此方法利用物理的振动力让大脑恢复到正常位置,消除以上症状,达到治疗脑震荡的效果.是蒙医独特而特效的治疗手法.  相似文献   

13.
蒙医震脑术是蒙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方法因地制宜,灵活简便,疗效显著,立竿见影.18世纪著名蒙古族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把蒙古族民间震脑术系统的总结和概括,写入他的经典著作《甘露四部》之中,成为了蒙医学的组成部分 。  相似文献   

14.
蒙医传统疗法分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在外治法中“震治震”的震体术和“引病外出”的放血术最具特色。震胃术属震体术(包括震脑术、震脏术和震腑术)中震腑术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蒙医震脑术的力学原理及安全性。方法:1.邀请内蒙古自治区35名传统疗术专家,在蒙医震脑术人上,模拟震脑术进行施震,观察其各启震点的施震力、头部最大受力、传播到头部的频率,2.为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药学院60名学生进行震脑术后,做问卷调查。结果:1.平均施震力力为:148.09±6.32N,头部最大受力为:40.6N,传播到头部的平均频率为16.35±1.19次/S。2.施震期间及施震后没有头痛头晕现象,头部震感平均分为0.84±0.33,是否不舒服的平均分为0.34±0.23,恐惧平均分为0.32±0.31,噪音平均分为0.94±0.32。结论:蒙医震脑术为一种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16.
震荡疗法是蒙医独具的一种古老疗法,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奇特疗效.蒙古族民间有很多擅长该疗法的民间医师.近几年随着蒙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多医学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有关该疗法的学术性论文.蒙医震荡疗法中震脑术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疗法.另外,近几年有关震胃术,震子宫术的临床报道也较多.蒙医震荡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的辨证学说.历史上蒙古民族生活在北方,以游牧围猎生产方式维持生活.在骑马围猎等生产活动中,经常发生跌打损伤,引起身体某些脏器的震伤.对这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医震脑术对脑震荡患者头痛及眩晕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震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蒙医震脑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 d、6 d、9 d后头痛、头晕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 d、6 d、9 d后头痛、眩晕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 d、6 d、9 d后头痛、眩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震脑术可改善脑震荡后头痛和眩晕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100例符合脑震荡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蒙医震脑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为10天。治疗后5天及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O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3.33%%,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天血浆NO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临床疗效显著,可以较好的调节患者的血浆NO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蒙医震脑术的范畴、特色诊断方法、传统震脑术方法、护理与禁忌等方面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蒙医震脑术是蒙医传统治疗方法。此疗法有容易操作、见效快、无刺激、无疼痛、无不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1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外部刺激导致,从高处往低处跳或摔倒,骑马等不慎摔倒,以及突然绊倒和摔伤、惊吓等均可引起脑震荡。2 临床分类从蒙医传统和辨证分为两型。真临床表现轻重不同,治疗方法(手法)不同,治愈程度不同。2.1 左侧偏移(水脑):按蒙医辨证为水型,以赫依、巴达干为主体,其症状较轻,治愈率较高。2.2 右侧偏移(火脑):按蒙医辨证为火型,以希拉为主体,其症状较重,而且治愈率相对而言比上述小。3 临床症状其症状主要有呕吐、流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