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探讨 Livin 蛋白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 Bcl -2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Livin 与 Bcl -2在支气管肺癌组织和癌旁5cm 以上正常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的 Livin 蛋白和 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5)。男性肺癌患者 Livin 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2.96%,女性为40.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中Livin 蛋白和 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78.95% vs 36.36%,68.42% vs 27.27%,均 P <0.05)。肺鳞癌组织 Bcl -2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显著高于肺腺癌组织中 Bcl -2基因蛋白表达(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吸烟指数≥400的肺癌患者 Livin 蛋白及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吸烟指数<40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气管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对 Livin 蛋白和 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Livin 蛋白与 Bcl -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Livin 蛋白与Bcl -2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的异常表达,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Livin 蛋白与凋亡相关蛋白Bcl -2的异常表达在支气管肺癌癌变中有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和STAT3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SP法)检测在支气管肺癌组织及癌旁病理证实的正常肺组织和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Livin蛋白和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的Livin蛋白和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男性肺癌患者肺组织、有淋巴结转移肺组织、吸烟指数≥400年支的肺癌患者肺组织中Livin蛋白和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织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鳞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低分化肺癌组织中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支气管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对Livin蛋白和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ivin蛋白与STAT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Livin蛋白与STAT3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过表达,有望为肿瘤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Livin蛋白与STAT3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nnexinⅡ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肺癌组织及肺正常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分析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nnexinⅡ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正常组织(17.6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吸烟、分化程度、及病理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Annexin-2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薛鹏  周翡  李宁  李敏  王理伟 《肿瘤》2012,32(4):281-285
目的:探讨PTE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和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评价其在胃癌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29例随访超过5年的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TEN和p-AKT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和55.9%,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PTEN和p-AKT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有关(P< 0.05); PTEN蛋白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弥漫型胃癌组织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AKT蛋白表达与Lauren分型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TEN蛋白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p-AKT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和p-AK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有关.p-AKT蛋白表达是胃癌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TEN蛋白、MAPK信号及周期素Cyclin D1表达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TEN蛋白、MAPK信号及周期素Cyclin D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肺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7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吸烟情况显著相关(P〈0.01),PTEN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肺癌中MAPK蛋白阳性率为33.87%,其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肺癌中Cyclin D1蛋白阳性率为66.13%,其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吸烟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TEN与MAPK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吸烟、肿瘤分化程度、PTEN蛋白表达及临床分期4个变量是患者生存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与Wilcoxon检验结果示:PTEN表达阴性患者较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结论 PTEN、MAPK、Cyclin D1蛋白在肺癌中呈阳性表达是一个常见事件,PTEN蛋白表达与肺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73、FHIT和PIEN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J]0.05);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三者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胃癌及20例胃炎组织中PTEN及P53的表达.结果: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为58%,明显高于胃炎(5%)中的表达缺失率(P<0.05),表达缺失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明显高于胃炎(10%)的阳性表达率( P<0.05),阳性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35例P53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24例PTEN表达为阴性;在13例P53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中,仅3例PTEN表达为阴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明显升高,而PTEN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β-连环素(β-cat)和PTEN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β-cat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β-cat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19/30)、46.67%(14/30),与正常皮肤中20%(3/15)和100%(15/15)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中低分化组的β-cat的异常表达率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和低于高分化组(P<0.05).SCC中β-cat蛋白的异常表达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536 P<0.05).结论 β-cat蛋白的异常表达和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SCC的发生和分化密切相关,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有助于维持β-连环素的正常表达,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可导致β-连环素的异常表达,并导致S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获取的90例OSCC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OSCC组)和45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PTEN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VEGF蛋白阳性表达差异。结果:OSCC组标本中PTEN、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6%、75.56%,对照组标本中PTEN、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3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期和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期和Ⅱ期、高分化和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期和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高分化和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中AKT和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AKT和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KT,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AKT蛋白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PTEN蛋白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1),二者呈负线形相关(r=-0.583,P<0.01).AKT蛋白表达在Ⅲb-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中的表达高于Ⅱ-Ⅲa期、高分化、元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P<0.01),而PTEN则完全相反(P<0.01).二者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AKT蛋白的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而PTEN则抑制这一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PTEN和P—AKT,P—ERK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58.46%)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AKT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67.69%)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26.15%)(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P—ERK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86.15%)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6.92%)(P〈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P—AKT、PTEN和P—ERK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P—AKT、P—ERK的异常激活有一定联系,从而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EZH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组织芯片技术,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术前无放化疗史的前列腺癌标本和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ZH2、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ZH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 %(42/48)和33.33 %(16/48),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13.33 %(2/15)和0(0/15)(χ2=26.429、χ2=5.058,均P<O.05);EZH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均与Gleason分级、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在Gleason分级中,Gleason>6分组阳性表达率高于Gleason≤6分组;TNM分期中,T3~T4期阳性表达率高于T1~T2期。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294,P<0.05)。结论 EZH2和p53可能共同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EZH2和p53蛋白有望成为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进展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可能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与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5年07月我院120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收集32例新鲜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石蜡组织中,乳腺癌ANGPTL4蛋白和BMP7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P<0.05)。BMP7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ANGPTL4和B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ANGPTL4和BMP7蛋白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新鲜组织中,乳腺癌组织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5±0.17和3.03±0.16,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42±0.28和2.89±0.12(P<0.05)。乳腺癌组织中,ANGPTL4和BMP7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ANGPTL4与BMP7蛋白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能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PTEN和P—AKT,P—ERK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58.46%)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AKT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67.69%)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26.15%)(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P—ERK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86.15%)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6.92%)(P〈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P—AKT、PTEN和P—ERK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P—AKT、P—ERK的异常激活有一定联系,从而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的P-糖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7例乳腺癌及52例乳腺纤维瘤中Survivin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比较Survivin 蛋白和p-糖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等)与Survivin蛋白和p-糖蛋白表达的关系,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乳腺纤维腺瘤中Survivin蛋白和p-糖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3.46%和9.62%,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和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4%和7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Survivin抑凋亡蛋白及p-糖蛋白表达具有弱正相关性(P<0.05).Survivin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糖蛋白与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阳性与p-糖蛋白阳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与Survivin 蛋白阴性、p-糖蛋白阴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蛋白与P-糖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两者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正相关,影响患者生存时间,Survivin蛋白及p-糖蛋白表达具有弱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SKP2 protei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and it is affection to NSCLC patients' prognosi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SKP2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89 NSCLC, 5 benign lung neoplasmas, 5 normal bronchus and lung tissues by Tissue Chip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olog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SKP2 protein staining was (23.52±13.57)% in NSCLC tissu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benign lung neoplasmas, normal brochus and lung tissues (2.91±1.27)% (P=0.0000<0.001). The expressive level of SKP2 protein in NSCLC tissue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ell differentiation (P1=0.000<0.001), but not to age, sex, smoking history,pathological type, site,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NM stage (each P1>0.05). The survival analysis displayed that the NSCLC patients' 5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lower in positive expression group than that in 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 (P1=0.042/0.031<0.05; r=-0.186, P2=0.000<0.001).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KP2 protein may play an enhanceme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SCLC. Moreover, it may be a bad indicator to NSCLC patients'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 检测、RT-PCR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探究OTUD3、PTE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OTUD3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中OTUD3和PTEN阳性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00)。PTEN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ER/PR/HER-2/p53状态显著相关(P<0.05);OTUD3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显著相关(P<0.05)。OTUD3及PTEN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5),两者不同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后预测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