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顺铂、5-氟尿嘧啶持续动脉灌注化疗对口腔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口腔癌患者为治疗组,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治疗组顺铂、5-氟尿嘧啶持续动脉灌注化疗,观察治疗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改变、T细胞表型表达特点、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结果 30例健康志愿者T淋巴细胞各表型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处于正常范围,化疗前治疗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低(P<0.05),CD8+较对照组高(P<0.05),化疗后治疗组CD4+/CD8+较化疗前升高(P<0.05),CD8+较化疗前降低(P<0.05);化疗前治疗组CD4+/INF-y+INF-y+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INF-y+较化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CD4+/INF-y+INF-y+较化疗前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治疗组CD4+/IL-2+IL-2+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CD4+/IL-2+IL-2+与化疗前比较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口腔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顺铂、5-氟尿嘧啶持续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其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8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周CB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 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将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和RFA组,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ST和ALT水平变化,比较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不同直径的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CD4+/CD8+水平。结果患者治疗过程中AS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AS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手术后第1天的A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7天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ALT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大小的肿瘤患者不同时间的CD4+/CD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CD3+,CD4+和CD4+/CD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FA对肝癌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而TACE则会抑制患者的T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23例,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肝动脉灌注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评价实体瘤治疗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4.0%)低于研究组(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与CD8+水平上,与治疗前1天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T细胞亚群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段与组别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段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增强抗癌效果,安全有效,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丽森  余辉  程建中  吴豪杰  陈运芳  郭勇 《癌症进展》2017,15(12):1460-1463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相关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联合组采用TACE+RFA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02%(P﹤0.05);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5.92%,与对照组患者的91.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FP、CA-199、GGT、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AFP、CA-199、GGT、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n=48)与研究2组(n=48).研究1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研究2组给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两组化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两组患者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且研究1组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研究2组;化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且研究1组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ORR(64.58%)高于研究2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TNBC可有效纠正患者免疫失衡,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术前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 XK  Zhang CQ  Guo RP  Chen MS  Ling XJ  Shi M  Zheng Y  Li JQ 《癌症》2002,21(9):994-997
背景与目的: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sm,TACE)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TACE能明确降低复发率,但术前TACE的作用和地位尚有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前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综合治疗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术前TACE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介入前、手术前、复发综合治疗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并与同期直接手术术后复发的综合治疗患者比较。结果:术前TACE组CD3+、CD4+、CD56+轻度降低,血清IgM水平轻度上升,与介入前无显著性差别(P>0.05),复发综合治疗时主要表现为CD8+上升和CD4+/CD8+比例下降(0.8±0.3)%,免疫抑制程度较轻。直接手术组CD3+、CD4+、CD56+分别为(49.0±9.1)%、(19.0±4.8)%、(18.6±9.9)%,免疫抑制程度较重,手术明显降低患者CD3+、CD4+、CD19+水平。术后病理检查表明术前TACE组的肿瘤包膜变完整、子灶、癌栓减少,根治切除率高于直接手术组。结论:术前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不大,可弥补手术不足,明显减轻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但应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IFN-TACE)和对照组(TACE治疗),各25例。结果 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实验组患者术中IFNα-2b剂量为900~3000 WIU,平均(1927±496.73)WIU。实验组术后CD4+含量及CD4+/CD8+值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CD4+含量及CD4+/CD8+值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CD4+含量及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P<0.05),而两组术后CD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对肝癌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1例于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TACE序贯RFA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天时,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7天,患者外周血CD8+比率上升,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CD8+比率下降,CD3+、CD4+、NK细胞的比率和CD4+/CD8+上升,但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天,CD4+、NK细胞及CD4+/CD8+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同时CD8+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序贯RFA治疗虽然短时间内会有一过性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随时间推移,细胞免疫功能会逐渐恢复并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0.
王忠  马亦龙 《现代肿瘤医学》2015,(14):2027-2031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及微波消融(MWA)对肝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116例肝癌患者完整资料,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单纯接受MWA治疗40例为研究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7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术前2天、术后3天取外周血,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CD19+)及体液免疫(IgG、IgM、IgA、C3、C4)水平。结果:MWA组治疗前后CD3+、CD4+、CD56+细胞比例上升,CD8+、CD19+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治疗前后CD3+、CD8+细胞比例上升,CD4+、CD56+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前后IgG、IgM、IgA、C3、C4定量均下降,但MW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明显抑制肝癌患者免疫功能,MWA能增强肝癌患者主要抗肿瘤免疫;TACE联合MWA同时治疗基础上辅以免疫治疗可能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更明显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彬 《现代肿瘤医学》2019,(14):2538-2541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GSMs-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集的HCC患者97例,根据TACE方法分为研究组49例(采用GSMs-TACE方法治疗)和对照组48例(采用碘化油TACE方法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缓解率89.80%、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缓解率81.25%、总有效率95.8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D3+、CD4+、NK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1、IL-6、TNF-α、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CD3+、CD4+、NK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升高(P<0.05);研究组的肝区疼痛、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SMs-TACE与碘化油TACE治疗HCC患者的效果均肯定,但免疫调节GSMs-TACE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芪归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片对老年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TACE及全身化疗治疗,对照组另给予甘露聚糖肽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芪归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对两组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其中CD3+、CD4+、CD8+及CD19+等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毒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P<0.05);远期疗效评价中,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OS及TTP分别为58.5%、16.9个月及11.3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1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毒副作用,且观察组各项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归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片用于老年晚期直肠癌肝转移TACE术后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被确诊为HCC,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A组(n=15)行TLD+TACE治疗;B组(n=15)单用TACE治疗。TLD用法:200mg口服,每晚1次,连续用药2个月。TACE所用药物:奥沙利铂(L-OHP)200mg、氟脲脱氧核苷(FUDR)1.0g、碘化油5-40mL。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1M^+、CD8^+、CD4^+/CD8^+、CD3^-CD56^+NK并与正常人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与正常人比较CD3^+、CD4^+均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NK均明显偏低(P〈0.01)。治疗后A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均恢复正常(P〉0.05);B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仍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仍显著偏低(P〈0.01)。结论TLD可改善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与高聚生素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对3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聚生素进行治疗(A组);同时对32例对照患者单纯进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B组).结果①A组部分缓解率为71.8%(23/32),高于B组部分缓解率50.0%(16/32)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②A组中位生存期为22.3月,B组为15.7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年、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8.8%(22/32)和53.1%(17/32);均高于B组的46.9%(15/32)和31.2%(10/32)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③A组CD3、CD4、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IL-2R水平下降,而B组则相反.结论TACE与高聚生素有协同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作用,不但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吴辉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10-3414
目的:探究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和术后复发的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至2013年06月收治的78例膀胱癌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行TUR-BT治疗,观察组行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TUR-BT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肿瘤学指标[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生存素(Survivin)、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总抗氧化活性(AOA)]及患者术后随访80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对照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较术前显著降低,CD8+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3 d,两组TSGF、Survivin及Tiam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SOD、GPx及AOA水平降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TUR-BT可显著提高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患者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造成的影响较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降低,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赵文菊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25-3430
目的:探讨TACE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存活率、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4周的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同时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0.00%(18/3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10/30);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各免疫细胞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显著下降,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1年生存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死亡3例,存活27例,对照组死亡10例,存活20例,两组生存期差异存在显著意义(log-rank P= 0.030);且研究组半年后和1年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基础上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细胞水平和机体免疫应答功能,提高1年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s—TIL对肝癌化疗栓塞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畏加冷冻肝癌瘤苗刺激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TIL)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群的变化。方法 82例行化疗栓塞(TACE)后的肝癌患者分为s-TIL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分别于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21天采外周静脉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2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CD3^+、CD4^+、CD8^+、CD4^+/CD3^+比值在14天左右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CD14+肺泡巨噬细胞、局部及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各40例。乌司他丁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20 KU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h外周静脉中血白介素-2(IL-2)和免疫细胞,并检测术中单肺通气1 h后非通气侧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CD14+巨噬细胞、IL-2、免疫细胞。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术后2 h乌司他丁组患者外周血中IL-2、CD14+单核细胞增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亚群增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IL-2、CD14+单核细胞及主要免疫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患者单肺通气1 h后非通气侧肺BALF中IL-2和CD14+巨噬细胞增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的T细胞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醉前给予乌司他丁能减少食管癌术中单肺通气时全身及肺部的炎性反应,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