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例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病例报告,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健康宿主患者早期均以发热、咳嗽、贫血为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提示累及肺部.2例患者最终因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确诊,抗真菌治疗后好转.结论 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注重患者临床标本真菌培养有利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2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多伴有机体免疫力下降,其临床表现多数无特异性,极易出现误诊.现对我院1999年9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2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14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免疫缺陷人群越来越多,马尔尼菲青霉病(PSM)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漏诊和误诊,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自身防护,现将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培养出的14例马尔尼菲青霉菌(PM)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善三 《微创医学》2000,19(6):1002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且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受损害的组织器官的相应临床表现,放射学检查可有类似炎症、结核、肿瘤改变.1998年,我科收治1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分析骨髓涂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的菌体形态特点,并与组织胞浆菌的菌体形态对比.结果 骨髓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大小不一,有腊肠形细胞,单个或两个以上的核,组织胞浆菌大小较一致,单个核.结论 骨髓中菌体的形态检查对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点以及疾病转归.结果 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体重下降8例、皮疹7例、咳嗽6例、淋巴结肿大7例、肝脾肿大7例.11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μl.马尔尼菲青霉菌血培养阳性6例,皮肤活检或皮损渗液培养阳性3例,骨髓培养阳性3例,肠黏膜活检培养阳性1例,腹水培养阳性1例,痰培养阳性1例,培养阳性时间2~7 d.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治疗8例,伊曲康唑单药治疗2例,1例未抗真菌治疗.最终治愈9例,死亡2例.结论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以发热、消瘦、皮疹、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好发于既往有该菌流行地区旅居史的AIDS晚期患者,皮肤活检及骨髓培养阳性率高达100%.两性霉素B是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较好疗效,但如延误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sa aeruginsa,PA)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尤其在ICU感染中常见.感染或多重感染是导致重症患者预后差重要原因.随着碳青酶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益严峻,PA的泛耐药(PDR)性也不鲜见.因此,加强对PA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监测,对ICU抢救重症患者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2006-2010年ICU患者PA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彤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945-947,961,912
目的 探讨建立快速诊断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方法,以期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方法 采用高碘酸-无色品红(PAS)染色联合六胺银染色对4例非AIDS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活检组织进行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殊染色,分析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特点.结果 患者均为广东本地居民,属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除1例有发热外,临床上未见以发热、失重、贫血、白细胞增高为主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症状以及多器官损害症状.HE染色显示病理组织学类型为肉芽肿型和化脓型.病变组织经PAS染色与六胺银染色后,在油镜下增生的泡沫状巨噬细胞胞浆内,呈现大量红色或黑色的卵圆形及腊肠状酵母样青霉菌孢子,无荚膜,在腊肠状菌体中可见马尔尼菲青霉菌特有的裂殖时出现的横隔膜.结论 PAS联合六胺银染色清晰显示组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征性结构和形态,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中国南方地区生活或旅游史,可以快速诊断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每天3次、每次36 mL/kg灌胃给予200 g/L的青紫薯色素水溶液14 d,观察其体质量变化和死亡情况;以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 小鼠灌胃给予21.6 g/(kg·d) 青紫薯色素后未出现毒性反应,也无动物死亡,体质量增长良好;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阴性,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青紫薯色素灌胃给药21.6 g/(kg·d)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青紫薯色素在1.00 g/L剂量下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2例较长时间误诊为肺结核的非HIV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方法 收集2015年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马尔尼菲青霉病作为关键词,分别在Pubmed、中国知网检索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文献,对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病例1,男性,32岁,以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表现,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支气管镜下见气管上段新生物,气管、支气管黏膜表面白色坏死物附着,气管黏膜组织、支气管镜抽吸液培养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2,女性,28岁,以反复高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左上肺团块影伴左上肺不张,院外长时间抗结核治疗无效,并出现全身多处脓肿和溶骨性破坏,后经头顶部包块穿刺液培养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对1980-2014年的文献进行回顾,中国知网共报道马尔尼菲青霉病1 826例,Pubmed共报道471例,78.3% ~91.7%病例合并HIV感染,90%以上伴有发热,约50%患者伴有咳嗽、贫血、皮肤损害,近60%出现肺部浸润性阴影,40%左右的患者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病常发生于HIV感染的患者,但免疫功能正常者亦可发生,临床表现各异,容易被误诊为结核病.临床中对于经常规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的免疫功能正常者需高度警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膝骨关节炎中应用加味青娥丸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2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组的方式选择计算机表法,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芍药丸,观察组予以加味青娥丸,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2组在实施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分析,2组间形成了明显差异,并且P<0.05,升高了分析价值.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加味青娥丸进行治疗,能够将疼痛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青霉菌中唯一的双相菌,在我国由邓卓霖于1984年首次报道,以后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相续有该菌的报道;我省由瘳晚珍等2000年10月首次报告该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条件致病菌,易感染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多见,而儿童感染较少见。现将我院2007年经血液培养检验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儿童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虽比欧美国家为低,其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近年来青年患者有增多趋势.为探讨其在青、老年人中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异同,现以35岁以下为青年组,60岁以上为老年组,把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我院的青、老年人大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相应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究青紫薯色素对60Co 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②方法复制60Co γ-射线(辐射强度为6 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实验设计分为6组对照组,60Co模型组,小剂量青紫薯色素组(青紫薯色素15 mg/kg),中剂量青紫薯色素组(青紫薯色素150 mg/kg),大剂量青紫薯色素组(青紫薯色素1 500 mg/kg)和尼尔雌醇阳性对照组(尼尔雌醇2 mg/kg),均灌胃给药,连续1个月.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计算小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酶生化法测定小鼠脑、胸腺、肝、脾、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油镜下检测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③结果在6 Gy 60Co γ-射线辐射情况下,青紫薯色素(灌胃剂量为15~1 500 mg/kg)能升高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显著提高小鼠脑、胸腺、肝、脾、肺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及T-AOC,减少上述组织中ROS、MDA含量(F=14.07~1 315.68,q=5.51~80.49,P<0.01).青紫薯色素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青紫薯色素不能抑制辐射所致的小鼠白细胞总数下降、骨髓细胞产生微核及染色体畸变.④结论青紫薯色素能抑制60Co辐射诱导的小鼠脑、胸腺、肝、脾、肺组织的氧化损伤,对60Co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青紫薯色素提高各组织中GSH-px、SOD活性及T-AOC,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同时与青紫薯色素刺激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罗宇虹 《中外医疗》2011,30(19):66-66
观察和讨论利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失语症的效果,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来促进患儿的语言功能的恢复.选取2008年收治的儿童失语症患者,进行语青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确定检出患者体内所感染的病原体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淋巴结穿刺物涂片染色镜检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 可排除组织胞浆菌,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结论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原菌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相似文献   

17.
中级医刊1953年第7号所介绍的“化脓性中耳炎之有效疗法”一文发表后,各方面曾提出一些疑问,我们也把原作云裕同志的处方加以仔细的考虑,这方法的第一组(A.P.G.): 70%酒精 10毫升 70%甘油 10毫升混合青黴素 20万单位在这里青黴素和较强的甘油、酒精相遇,必定使青黴素失效。这已经是无数次的实验所证实的事  相似文献   

18.
青刺果总生物碱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青刺果总生物碱的抑菌特性.方法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青刺果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青刺果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0.08 mg/mL,0.625 mg/mL,1.25 mg/mL,2.5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6 mg/mL,1.25 mg/mL,2.5 mg/mL,5 mg/mL.结论青刺果总生物碱对受试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青刺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吴汉刚  梁克诚 《广西医学》2008,30(5):752-753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我国广西是最早报告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地区[1].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和肿瘤患者化疗强度的增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国内广东、湖北、云南、江西、北京、上海、重庆等近几年陆续有散发病例报告.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异性,故易漏诊、误诊.现就将我院近5年来确诊的7例PSM临床资料并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作一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增加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晚期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2例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病例中,多发小结节状,粟粒状病灶10例.片状,磨玻璃样病灶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肺内肿块4例,胸膜改变3例.结论 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具有自身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