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高热惊厥的遗传学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3830名0~14岁儿童中发生的219例高热惊厥进行了分析。其中18例有家族遗传倾向,经统计学处理,一级亲属患病率与一般群体患病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二级亲属的遗传度各为72.15±20.02%、60.59±38.17%,其加权平均遗传度为69.66±17.73%,经分析认为高热惊厥的遗传方式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2.
王俊文 《医学信息》2010,23(1):264-264
目的提高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水平.方法总结3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质量。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及时控制症状,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高热惊厥的发作次数与脑电图表现的关系张玉芬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本文就30例高热惊厥病儿的发作次数和脑电图(EEG)改变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1~1994年,因高热惊厥住院之患儿共30例,男23例,女7例。~5岁17例,6~9岁13例。首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寻求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本组病例中32例复发;33例首发体温低于39℃的病例,27例首发温度超过39℃。经治疗后,44例痊愈,10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高热、感染及年龄是小儿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患儿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高热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病例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452例,检测其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清铁含量(SI),并计算其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结果 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发生率为24.1%,非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发生率为4.2%.贫血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 缺铁性贫血与高热惊厥有着一定关系.缺铁性贫血可能参与或促使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也可能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的方式方法。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高热惊厥80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神智,瞳孔,抽搐程度和持续时间。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预防脑疝,同时必须注意休克和呼吸衰竭的存在,以及时协助救。。结果对80例患儿,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2例,接受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如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率为90.48%、惊厥症状消失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76.32%;且研究组患者惊厥复发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细致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高热和惊厥症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惊厥复发,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高热惊厥小儿家长进行疾病和护理知识教育,并对患儿进行细心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了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家庭护理及顸后等相关知识。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及时抢救、良好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热惊厥的患儿 35%有复发 ,1 0~ 1 5%可转变为癫痫。临床上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高热惊厥诱发癫痫有诸多因素 ,在EEG上亦有相应地表现。近几年来 ,收治 30例有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30例 ,男 1 9例 ,女 1 1例。高热惊厥首次发作年龄最小在出生后 1 4天~ 2岁 ,最大 6岁 ,男女之比 1 .5~ 2 .0 :1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多在 4~ 6岁首次发现癫痫发作。其中妊娠期母亲患流感 2例 ,妊娠中毒症 1例 ;围生期新生儿窒息 5例 ,产伤 3例 ,遗传 6例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 7例 ;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伴运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热性惊厥发病年龄、症状、脑电图表现及小儿热性惊厥预后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2007年~2012年80例小儿高热惊厥从发热当时、热退后1周、10天时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演变,从特征上并结合惊厥发作的次数、发作的年龄、发作持续的时间来预判断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发作当时EEG异常率80%,1周35%,10天25%。异常表现为高波幅慢波异常者11例,出现散在、局限性慢波异常者6例,呈棘-尖-慢复合波者3例。结论:高热惊厥患儿临床及脑电图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可根据这个规律在临床上早期判断病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红梅  杨鲲 《医学信息》2010,23(13):2090-2091
目的观察安定联合赖氨匹林溶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将4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1例。治疗组直肠注入赖氨匹林和安定混合液(赖氨匹林20mg/kg,安定0.05mg/kg),对照组给予赖氨匹林注射剂(20mg/kg)稀释后肌肉注射,安定注射液(剂量: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在用药后5min、15min的止惊效果和30min、60min内的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止惊效果和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定联合赖氨匹林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是静脉或口服给药困难时重要的替代途径,能有效保证高热惊厥的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安定联合赖氨匹林溶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1例.治疗组直肠注入赖氨匹林和安定混合液(赖氨匹林20mg/kg,安定0.05mg/kg),对照组给予赖氨匹林注射剂(20mg/kg)稀释后肌肉注射,安定注射液(剂量: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在用药后5min、15min的止惊效果和30min、60min内的退热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止惊效果和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定联合赖氨匹林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是静脉或口服给药困难时重要的替代途径,能有效保证高热惊厥的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13.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高热惊厥患几并发低钠血症的情况。方法 对82例上感伴高热惊厥患儿及32例上感无惊厥(对照组)患儿的血钠进行监测。结果(1)高热惊厥患儿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7.6%,其中高热惊厥1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0.1%,惊厥≥2次为60.7%,明显高于无惊厥患儿的15.6%(P<0.01);(2)高热惊厥患儿平均血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的降低与体温无关。结论 高热惊厥患儿易发低钠血症,临床上对高热惊厥患儿作血生化特别是血钠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特点分析戚豫张建慧林庆邹丽萍吴希如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s,FC)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为5%~6%,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2],但其遗传方式尚无定论。曾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和母系遗传等多种说法,近来倾...  相似文献   

15.
孙伟红 《医学信息》2009,22(12):2942-2943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惊厥的原因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166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婴幼儿为主,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占第一位,次为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为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年龄偏大的儿童惊厥病因以中毒性脑病和癫痫,中毒为多见.静脉注射安定0.3-0.5mg/(kg·次)或肌注苯巴比妥5-10mg/(kg·次),其中痊愈79.51%,好转(16.86%,死亡3.61%.结论: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小儿惊厥,病因众多复杂,儿童期发病率较成人高数十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痉挛或严重发作至惊厥持续状态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高热惊厥 (FS)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紧急症状之一 ,5岁以下小儿约有 2 % 4%发生惊厥 ,其中三分之一有一次或更多次FS发作。不少学者认为FS复发与家族遗传史有关 ,如抢救处置不当 ,可危及患儿的生命。本文对我院 1987 1991年住院治疗的 10 8例FS进行临床分析及抢救处理工作总结如下。资料与分析1 一般资料 (1) 10 8例中男 78例 ,女 30例。随访时年龄最小为 1岁 ,最大为 8岁。初次FS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5岁。本组早产儿 35例 ,剖宫产 5例 ,胎头吸引器助产 7例 ,产钳助产3例 ,本组小儿出生时均无窒息史…  相似文献   

17.
杨芳 《医学信息》2009,22(8):1550-1551
小儿高热惊厥是由于高热引起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发病率约占5%-8%,发病年龄一般在6个月到6岁之间,发作多发生于急骤高热(体温≥39℃)开始后12h内,尤以急性上呼吸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占53.4%(78例).其次是肠道感染占16.4%(24例),肺部感染11.7%(16例),其他10.96%(28例).必须迅速控制惊厥与高热,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若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现将我们的急救与护理图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组与发热有关的非颅内感染所致的惊厥,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儿童期患病率为3%~4%,临床上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后发病罕见.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仅有2%~7%的患者转变为癫痫[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3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结果提示,高热惊厥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较高,以Ⅰ—Ⅴ波峰间期延长为主,同时Ⅰ、Ⅲ、Ⅴ波耳间差值增大。文中讨论了这一结果与高热惊厥发病年龄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39°C以上)或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复发率高.患儿会出现局部肌肉阵发性抽搐,甚至会发生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呼吸不规则、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