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r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是门静脉高压症中惟一能够彻底治愈的类型。此类型门静脉高压症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2年该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 sinistral potal hypertension,PSP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症”或“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症”,约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5%。该病是由于脾静脉血回流受阻所引起的胃脾区域静脉压力增高,造成胃黏膜下静脉曲张,继而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少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对此症认识不足,常常误诊和漏诊。而腹腔内广泛淋巴结结核钙化压迫脾静脉致门静脉高压临床更为罕见,现将作者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少见疾病,其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目前对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没有完全明确。已有的研究表明,肺动脉壁的各种异常表现已被人们所熟悉,但这些异常的始动因素仍然是一个迷。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病因很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先天性心脏病、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以及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肺动脉高压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高压与风湿性心脏病肺血管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汪天虎综述李朝先审校肺动脉高压是心脏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而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又使心脏的损害进一步加重,二者互为因果。轻、中度的肺动脉高压常可以逆转,重度的肺动脉高压则逆转困难。目前将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和...  相似文献   

5.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动脉高压的经典定义为平均肺动脉压(MPAP)升高,静息时〉25mmHg或运动时〉30mmHg。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TN)是在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以肺动脉压(PAP)升高,肺血管阻力(PVR)增加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正常为特点的疾病.Mantz等于1951年首先描述了PPHTN,此后陆续有学报道了这种疾病。在1998年前,PPHTN与其它一些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合称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以此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相区别。根据WHO的最新分类,PPHTN不再归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一种,而称为肝病或门静脉高压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是由于胰腺疾病致使脾静脉受压、扭曲、管壁增厚或管内堵塞,影响脾静脉回流,最终脾脏肿大和脾门区静脉压增高,形成区域性门脉高压,因此亦称“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PH)、“局限性门脉高压症”、“左侧门脉高压症”、“胃区门脉高压症”或“脾-门静脉高压症”。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已得到共识,但一些临床医生对本病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我们在复习文献基础上报告1病例,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选用SD大鼠,以CCl4(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制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分期门静脉阻断法制备肝前型门静脉高压模型,以正常大鼠作对照,观测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粘膜电位差(PD),分析检测其空腹胃液。结果:同正常组相比,门静脉阻断组GMBF显著增多;肝硬化组GMBF变化不显著;两组门静脉高压组PD均显著降低;胃液分析示门静脉阻断组胃酸显著减少。此外,本实验还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施行了门静脉腔静脉分流术,结果表明,分流在降低门静脉压的同时,明显减轻了酒精诱导的胃粘膜损伤。结论:胃粘膜屏障受损是上述不同病因门静脉高压症胃粘膜的共同病理变化,可能是临床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GML)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不同病因或病程的门静脉高压症,其GMBF变化情况不一致,因此GMBF的变化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降低门静脉压力是改善门静脉高压时胃粘膜抗病力的有效途径,分流术可能是PGML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天生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下同)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围术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尽早手术修补缺损是彻底纠正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但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心肌受累严重,心肌应激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储备功能明显下降,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本文简要综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9.
慢性胰腺炎与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慢性胰腺炎与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周宁新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因脾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有些人也称之为“左侧门脉高压”、“局限性门脉高压”或“脾-门静脉高压症”等。早在...  相似文献   

10.
门脉高压性胃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病变几乎累及全部消化道,现就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讨论如下。1命名20世纪70年代,临床观察发现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并不全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约30%~40%出血来源于胃黏膜。1982年Sarfeh等回顾分析13例门脉高压症胃黏膜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出血与门脉高压状态密切相关。1985年McCormack等通过胃镜观察127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黏膜,发现胃炎65例,  相似文献   

11.
预防性脾肾静脉分流术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脾肾静脉分流术的再评价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外科(200020)何柏威,柳小龙,周庆华,宫天威预防性分流术在门脉高压症是应用还是摒弃,议论不一。我们认为,外科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毕竟是症状治疗。而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中,出血又是直接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已成为泌尿系结石治疗的关键技术,术中为保持手术视野清晰需持续灌注,从而导致肾盂高压。而肾盂高压是导致术后感染、出血、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故降低FURL术中肾盂高压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就FURL术中肾盂高压引起的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在FURL术中对肾盂高压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综合征。其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VB)是PHT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经过国内外学者的长期实践和艰苦探索,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技术的创新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手术方式日趋完善和多样化,然而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效果始终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肝移植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胃病的发病机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是门静脉高压症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门静脉压升高,胃粘膜血流动力学改变,胃粘膜屏障破坏,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 检索国内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相关文献,选择其中实验较规范,病例数量大的文献进行分析,对照及评价。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逐渐从外科手术转向药物治疗,且随着药物不断更新,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在逐渐的增强。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正规化的药物治疗一种可行、效果确切的治疗,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为此Vida VL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价口服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入选10名平均年龄26.8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患者中3例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7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给予患者每日0.5mg/kg西地那非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监测患者的临床状况,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乐和肺血管阻力指数变化,同时统计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左侧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左侧门脉高压症巢振南(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左侧门脉高压症又称节段性、区域性或脾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少见的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约占5%。主要因胰腺慢性炎症或囊肿引起孤立的脾静脉梗阻、脾内高压、脾脏肿大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症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所致的以门静脉压力升高、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肝硬化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脉高压充血性胃病,后者包括胃粘膜病变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多见,是门脉高压最凶险的并发症,其病死率为22%~84%,首次出血病死率为40%以上,再次出血病死率方60%以上。因此这类患者出血后即期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El-Rifai N,Mention K,Guimber D等人对门静脉高压患儿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胃炎的几率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该组资料包括24例肝病型和肝外静脉阻塞性门静脉高压,其中有14例出现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食管静脉曲张及呕血病史密切相关,经组织学确诊为胃炎的患儿与肝硬变相关。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门静脉高压患儿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门静脉高压原因没有相关性[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7-07;45(1):137-140]。  相似文献   

20.
3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新肝期肺动脉高压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位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治疗手段,而术前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常伴有肺动脉异常,包括低氧血症和肺分流、损伤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高压,目前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术中移植肝脏再灌注时肺动脉高压是麻醉中常见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可直接导致移植肝脏灌注和肝功能恢复,并可出现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