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阐析了《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条文,说明人体阴阳的升降失常主要表现在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升清降浊,并附典型病例,体现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说明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析了《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条文,说明人体阴阳的升降失常主要表现在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升清降浊,并附典型病例,体现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说明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即脾主升清,胃主和降,以及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的升降失常,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脾胃病重在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并拟定"益气健脾,温阳健脾,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等12种辨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杲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机,辛开苦降是冶疗脾胃病的大法。半夏泻心汤是以寒热药配伍,以升散通降之功,调畅脾胃失常之气机。临床延伸治疗,凡与脾胃相关,因气机失调所致疑难病症,均可采用辛开苦降法,因势利导,有力拔千钧之功。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为和解之剂,是治疗因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导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伤寒论》中此方主要用于误下后脾胃受伤,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不转导致的心下痞症。此方组方精炼,各药配伍考究,不但能双向调节运转脾胃之气,还能调和人体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阴阳之气。在临床使用中,抓住主要病机,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异病同治,可用于因"寒热错杂,脾胃痞结"所致之多种病证,疗效显著。列举呃逆、胃脘痛、感冒3则案例,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脾胃共居中焦,其经脉互相络属,互为表里。但脾是脏属阴,胃是腑属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以其不同的功能互相配合,输布营养精微,为营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它在脏腑中占有重要地位。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影响脾胃正常功能而出现病理状态。因此,探讨脾胃升降功能理论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脾气以升清为顺,胃气以降浊为和,若脾胃升降失调,则水谷津液的受纳、腐熟、转输、传导等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疾病便由此而生。针对脾胃乖戾、升降反作等所导致的诸多疾病,临床上创拟的调中降逆法适宜于胃气不降,升阳举陷法适宜于清阳不升。若胃的浊阴不降、脾的清阳不升,又宜升清降浊,双管齐下,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则疾病可除。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学说认为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乃"脏腑之本"。脏象学说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各脏腑组织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滋润或提供物质原料。李杲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脾胃学说",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  相似文献   

9.
李杲深究经典又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从而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形成了独创的系统理论。李氏认为内伤病的形成,乃是人体气的不足,而气之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他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肺为气之本,脾为气之母,脾胃一虚则肺之气绝,故多用黄芪、人参、甘草以补脾肺气。他认为脾胃在精气升降运动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指出:“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痞证”、“胃脘痛”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脾关系密切。因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气体升降的枢纽。脾胃互为表里,胃气下降则有碍脾气运化、升清,脾运失职亦可影响胃之通降、受纳,终至脾胃同病,导致“食积”、“湿滞”、“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丛生,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但总的病机是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以“滞”为重点、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临床症候改善较明显,疗效稳定和依从性好。笔者就此临床辨证施治中的体会如下。1 治胃1.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强调以…  相似文献   

11.
郑启仲教授认为气机失调、升降失常导致清浊相干是脏腑病变的基本病理之一。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如果气机升降失常,则抗病能力减弱,易患病。郑教授将中医升降学说灵活运用于儿科肺系、肝系、脾系疾病,疗效显著。附典型案例6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2.
<正>1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李杲(1180~1251),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创立脾胃学说,被后世称为"补土派"鼻祖。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其脾胃论的主旨:"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源于《内经》"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本,李东垣认为疾病的形成是由于元气不足,而元气之所以不足是因为脾胃损伤所致。人一旦出生,需  相似文献   

13.
张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230-231
1 中医学对慢性肝炎的认识 慢性肝炎系西医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肋痛"、"黄疸"、"湿病"、"虚损"、"积聚"范畴.该病病情缠绵,时常反复.临床每见胁肋胀痛,尤以右胁部胀痛为著,胸闷嗳气,脘痞腹胀,纳谷不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大便不调,面色苍黄,头晕耳鸣,口苦乏味,夜寐欠佳,舌质淡红或如常,脉弦或弦细.该病与脾胃密切相关.因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脾生血而司运化,脾胃的升降与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若肝的功能正常,疏泄条达则脾胃升降正常,血液生化无碍;若肝气郁结,横乘脾胃,木乘阴土,则见肝脾不调、肝郁脾虚及肝脾两虚等证.反之脾病又可影响于肝,如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热郁蒸亦可使肝之疏泄不利,出现脾湿肝郁或肝郁湿热的证候.再则肝与胆互为表里,肝气性喜条达,主疏泄,不受郁遏,郁则经气逆,同时也使得胆腑郁滞或生热,以致出现肝胆郁滞或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等症.  相似文献   

14.
肿瘤临床治疗中,西医治疗的经典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我们在十多年临床中药汤剂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理论组方,并经过临床研究制成了济生颗粒,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用济生颗粒与辨证施治相结合治疗肿瘤120例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温长路 《家庭医药》2013,(10):40-40
服用白术能使人健康长寿,有一定的道理,并非妄说。关键就在于它具有健脾胃、促消化、强后天、壮机体的功能。中医认为,人以脾胃为本、饮食为基,只要脾胃的消化功能正常,饮食的营养充足,就有足够的生存和抵抗各种病邪的能力,身体就强壮少病。即使得了病,也能通过自身功能的调节驱邪外出,战胜病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这正是中医从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悟出的至理名言,是对脾胃功能在机体健康中重要作用的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护士培训是护理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加强护生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素质护生关键。我院通过对护生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教育、岗位培训教育、设立专题讲座、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护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又称胃痛,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脱痛。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多见此症。主要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常发生痛疼为主症,并伴有嗳气、吞酸、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其发病机制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传输。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皆可发生障碍,进而出现胃脱痛、呕吐、呃逆、泄泻、腹胀等症状。根据胃脱痛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上分为3型:脾胃虚寒,肝气郁滞及食滞内停。本文按以上3型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升降散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苍术白虎汤治支气管肺炎、竹叶石膏汤治小儿性早熟3则案例治验分析,探讨张仲景"阳明病,法多汗"理论在儿科疾病辨证施治中的价值,并对生石膏运用方法进行发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生脉注射液的几种不良反应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生脉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能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强心功能,血压上升,改善微循环。麦冬含多种甾体皂甙,润肺滋水,提高机体耐氧能力,北五味有中枢兴奋作用,由上述三药组成的生脉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率失常,低血压性眩晕及休克等的抢救。以往认为其副作用较少,近几年来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现就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脾胃的生理病理中,更重要的是认清脾和其它脏腑的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益气生血,濡养脏腑百脉。同时脾胃属土,土能生万物,万物归于土,脾胃在脏腑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和其它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脾胃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