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菊花  李丽香 《新中医》2015,47(6):305-30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中西医护理组各90例,观察与比较2组产妇经不同护理干预下泌乳始动时间、72 h泌乳充足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中西医护理组泌乳始动时间<24 h、24~48 h的孕妇数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护理组母乳充足孕妇数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护理组母乳喂养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提前泌乳,并提升72 h泌乳充足率与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个性化中医护理对于促进初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初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中医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护理满意度、产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和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次剖宫产产妇实施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实施剖宫产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科室母乳时间、48小时内母乳量是否充足、72小时内泌乳量是否充足.记录产生后4天母乳喂养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术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产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术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产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天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多方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对剖宫产后产妇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10例,分别于产后给予催乳疗法帮助产妇产后泌乳,将采用催乳汤促进泌乳的54例产妇列入对照组,将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促进泌乳的56例产妇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48h内乳汁分泌量,检验产后第72h及7d产妇血清泌乳素和催产素水平,统计母乳喂养率以及新生儿睡眠正常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h内乳汁分泌量多、量中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泌乳合格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1.4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产后72h及产后1天的血清泌乳素、催产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4.07%,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正常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产妇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催乳,能提高乳汁分泌量,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刘芸  胡月玲 《西部中医药》2014,(10):155-157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康复(产后48小时子宫复旧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泌乳功能(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变化。结果: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观察组为(25.43±4.52)小时,对照组为(31.37±3.87)小时,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48小时子宫复旧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为(25.67±8.53)小时,对照组为(29.77±9.46)小时,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改善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以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服务,将其分为护理组以及对照组。并对产妇在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泌乳充足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护理组产妇在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泌乳始动时间上都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泌乳量不足产妇例数明显减少,同时护理组产妇的泌乳充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康复,促进产妇泌乳,并减少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0月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以及泌乳量等。结果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产后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缩短剖宫产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高泌乳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对乳汁分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48 h泌乳量分布、泌乳量中等以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乳房胀痛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睡眠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指导产后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二者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产后1个月、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以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是(22.5±3.4)h,高于对照组的(35.3±3.6)h;观察组患者纯母乳喂养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率,是维护和改善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最佳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及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足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泌乳始动时间、产后3d、5d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3d、5d全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前泌乳量及配方奶粉补乳量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显著高于治疗前,配方奶粉补乳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配方奶粉补乳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能够加速产后产妇的康复,促进产后乳汁的分泌,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乳房点穴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初次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住院并首次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12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24 h内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的初始泌乳时间、产后48 h的泌乳量、产后3 d内乳房胀痛发生率,以及产后42天的母乳喂养率。结果治疗组的初始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48 h的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三天内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乳房点穴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有助于促进早期泌乳,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配合鲫鱼木瓜汤促进泌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产妇12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如按需哺乳、指导喂养、知识宣导等,干预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乳房穴位按摩配合鲫鱼木瓜汤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48h的泌乳量以及产后吸吮次数、乳房胀满感和泌乳始动时间。结果:干预组产妇48h泌乳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吸吮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乳房胀满感和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配合鲫鱼木瓜汤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身体恢复,使乳房胀满感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有利于增加产后吸吮次数和提高泌乳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饮食护理、行为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乳汁充足率87.5%,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5.
王晶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45-45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促进产后排乳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正常分娩产妇4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回病房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业的乳房推拿按摩。结果:观察组产后48h与72h的泌乳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按摩能促进产妇产后排乳,提高早哺乳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收治于该院的96名实行母乳喂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名;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指标来看,对照组护理前后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有利于产儿健康成长。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疗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的促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资料,选取应用常规产后泌乳干预的49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在常规产后泌乳措施基础上应用中医饮食疗法(食疗)联合手法按摩的49例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与乳房胀痛程度,分别于产后12 h、1 d、2 d、3 d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与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7 d评估两组产妇乳房饱胀度,产后1个月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 d、2 d、3 d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 d、2 d、3 d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乳房饱胀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3,P <0.05);观察组产妇乳头皲裂、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疗联合手法按摩能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循证护理方法在促进产妇泌乳中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针对性中医循证护理,让产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治疗,加快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提升产后泌乳量、改善护理满意度,树立起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对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27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治疗。观察两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泌乳量分级及泌乳始动时间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第1、2、5 d血清PRL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能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早泌乳始动时间,促进泌乳素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按摩对泌乳及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产后康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子宫收缩及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泌乳充足率高,宫缩情况良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采用子宫及乳房按摩能够缩短始动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子宫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