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对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醒后感觉(0. 33±0. 05)分、夜间做梦情况(0. 51±0. 17)分、睡眠深度(0. 23±0. 11)分、夜醒次数(0. 89±0. 23)分、一夜总睡眠时间(1. 57±0. 15)分、上床入睡时间(1. 22±0. 67)分、SDS评分(16. 58±1. 28)分、SAS评分(14. 19±1. 42)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睡眠质量,减轻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干预对ICU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和睡眠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应用在ICU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儿不良情绪及睡眠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CU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不良情绪及睡眠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熟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情况具有更好的缓解作用,可以改善患儿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42. 24±6. 16)分、抑郁评分(41. 39±6. 21)分及均较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观察组PSQI评分(5. 61±2. 40)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抑郁(SDS)、焦虑(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PSQ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变化、睡眠质量评分变化、血糖水平变化以及其围产儿结局差异。结果:负性情绪:护理前组间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睡眠质量:护理前组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组间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组间评分下降幅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糖水平:护理前组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围产儿结局:对照组新生儿黄疸、胎儿窘迫、巨大儿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组间围产儿结局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负面情绪以及睡眠治疗的影响,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患者,按照各自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表现以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负性情绪症状较少,患者普遍睡眠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整体情况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至2018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SQI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 87%,高于对照组的85. 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并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肝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及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比较SAS及SD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情绪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18. 33±3. 09)分,对照组为(18. 28±3. 14)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6. 03±2. 2)分,对照组为(10. 58±2. 19)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得其不良情绪得以调节,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使得疾病朝良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C情绪护理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ABC情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与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正性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正性与负性情绪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ABC情绪护理可有效改善甲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 0. 05),其舒适度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 0. 05)。2)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5. 00%,较对照组80. 00%更高(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和生命质量水平,使患者感到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析实施综合护理对慢性支气管与肺气肿患者的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丰顺县中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将接受一般观察组别设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组别设为观察组,为分析经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状况低于对照组,即焦虑状况与抑郁状况;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即PSQI指数低于观察组,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时,及时采取综合护理辅助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对于病情快速好转具有促进作用,可广泛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呼吸道管理、心理指导和延续性护理,对比干预前后2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2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NS)负性情绪分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2组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其余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上升(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情志护理的效果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对2组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以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生命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情志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对其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其睡眠障碍症状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便民门诊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76例,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增添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水平比较结果表明,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老年糖尿病疾病睡眠障碍并发症的护理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对睡眠质量改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收治的住院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方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住院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