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了解严格定义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伴有BAC成分腺癌的比例及预后情况,以及各组织学亚型腺癌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1998-2005年间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肺原发腺癌的病例共348例.按照2004版WHO肺肿瘤分类标准对所有组织学切片进行复习和分类,同时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并重点对纯BAC、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的病例、腺癌伴有BAC成分等3组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纯BAC占腺癌病例的3.7%(13/348),而伴有BAC成分的腺癌则占了31.3%(109/348).大部分切除的肺腺癌都是由不同组织学亚型混合构成,混合亚型所占的比例为78.2%(272/348),混合亚型中的构成成分以腺泡样最为多见(88.2%),其次是BAC(40.1%)、乳头状(24.6%)、实性型(16.9%)等.最少见的构成成分是胎儿型腺癌样结构.对纯BAC病例、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腺癌伴有BAC成分3组病例的随访发现.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较长,两者总体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伴有局灶浸润的患者有部分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进展;而腺癌伴有BAC成分组的病例总体生存率比前两组要差.结论 单纯的BAC、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腺癌伴有BAC形态的混合亚型具有独特的预后预测作用,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对生物靶治疗具有独特反应性,应将其区分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Immunoglobulin M,MP-IgM)、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A,SPA)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表达在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评价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确诊的10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对症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中MP-IgM、TNF-α、SPA及IL-10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内TNF-α、SPA及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P-IgM呈明显阳性,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表现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内TNF-α、SPA及IL-10表达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血清MP-IgM阳性减少(P<0.05)。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体内TNF-α、SPA及IL-10含量,MP-IgM阳性率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关系,P<0.05。经ROC分析可知,MP-IgM、TNF-α、SPA及IL-10这4项生物学标志物并联试验灵敏度为92.00%,串联试验特异性为100.00%,显著大于各单项生物学标志物检测(P<0.05)。结论外周静脉血中MP-IgM、TNF-α、SPA及IL-10表达在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给予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外周静脉血中MP-IgM、TNF-α、SPA及IL-10变化有利于监测在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值得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载脂蛋白C1(apolipoprotein C-1,APOC1)、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tcant-associated protein A,SPA)和人软骨糖蛋白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39,YKL-40)在重症肺炎中的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和轻症肺炎10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收集受试者血清并检测血清中PCT、CRP、APOC1、SPA和YKL-4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内PCT、CRP、SPA和YKL-40水平显著升高,APOC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轻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内CT、CRP、SPA和YKL-40水平显著升高,APOC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重症肺炎存活组相比,重症肺炎死亡组患者PCT、CRP、SPA和YKL-40水平显著升高,APOC1水平显著降低(P <0. 05)。重症肺炎患者体内PCT、CRP、APOC1、SPA和YKL-40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显著低于各指标的联合检测,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各指标的联合检测(P <0.05)。结论 PCT、CRP、APOC1、SPA和YKL-40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BAC5-scFv的表达、复性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mAb)BAC5的单链抗体(BAC5-scFv)的纯化、复性方法,并对其活性进行检测。方法扩增pET-22b-scFv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培养、破菌后,分离和变性包涵体,用Ni-NTA His Bind层析柱纯化变性的scFv。经稀释、透析及尿素梯度凝胶层析柱3种方法进行复性。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复性后的BAC5-scFv的免疫活性。结果Ni-NTA His Bind亲和层析柱能有效纯化变性的scFv。以尿素梯度凝胶层析柱复性的蛋白回收率最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及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复性后的BAC5-scFv可与CNE2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BAC5-scFv经变性、纯化及复性后,获得良好的免疫活性,为大量制备具有活性的BAC5-scFv,并用于鼻咽癌的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携带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具有活性的SPA。方法:用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扩增SPA基因并克隆入pET32a( )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结果: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为高效表达载体,工程菌表达的SPA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SPA,纯度达到99%。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制备及纯化SPA的方法,为SPA大量生产以及构建SPA融合表达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2.81 肌间神经丛在鼠胃慢波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肌间神经丛在胃慢波调控和传递中的作用,以及电起搏对去肌间神经丛后胃慢波的影响.方法采用BAC制成近端胃窦去肌间神经丛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两组各9只大白鼠,3对电极分别置于BAC/生理盐水处理部位、处理部位近端、处理部位远端.术后14天记录空腹胃慢波30min,通过近端电极给予电起搏刺激(频率5cpm)至远端慢波被控制( entrainment)后持续10min,停止电起搏刺激后再记录20min.然而处死大鼠,取出3个部位全层胃粘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PGP9*5和c-Kit),了解肌间神经丛和ICC情况.结果 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肌间神经丛在BAC处理部位被破坏(PGP9*5阳性神经元消失),而对ICC无影响;2. BAC处理部位胃慢波平均频率和正常慢波(3~6cpm)百分数较生理盐水处理部位明显降低(频率3.8cpm vs 4.7cpm,P<0.05;百分数 81% vs 59%,P<0.05),BAC处理部位的异常慢波以胃电过缓为主,BAC处理部位和远端胃慢波的协调性(coupling)也低于生理盐水处理部位和远端胃慢波的协调性(21% vs 39%,P<0.05); 3.电起搏刺激可以完全控制远端慢波,包括BAC处理部位和生理盐水处理部位、以及处理部位远端,然而BAC处理组所需的能量明显大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处理部位1266mS×mA(BAC) vs 566mS×mA(saline),P<0.05;远端胃窦231 1mS×mA(BAC) vs 825mS×mA(saline),P<0.05).结论浆膜表面给予BAC可以有效地破坏胃肌间神经丛,而对ICC无影响;BCA 造成胃慢波节律紊乱和胃慢波协调性提示肠肌间神经丛参与慢波的调控;尽管电起搏刺激可以完全控制去肠肌间神经丛部位和远端慢波活动,然而所需能量较高,表明肠肌间神经丛参与胃慢波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肺腺癌是其主要类型之一.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lung carcinoma,BAC)是肺腺癌的一个特殊类型.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可能是BAC或腺癌的癌前病变,甚至是其早期癌.表皮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88Re标记抗鼻咽癌(NPC)单抗BAC5的方法及188Re-BAC5对鼻咽癌进行免疫导向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188Re- BAC5的制备采用直接标记法,采用MTT法观察188Re-BAC5对体外单层培养的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对照组为188Re-BSA、188ReO4-. 结果 188Re-BAC5的标记率在80% 以上,MTT法结果表明188Re-BAC5组的抑瘤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结论提示188Re-BAC5有可能在对人鼻咽癌的放免导向治疗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正常人和SLE患者血清中可溶型FcγRIIb(husFcγRIIb)含量,诱导表达并纯化人可溶性FcγRIIb,检测其与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结合力及对B细胞抗体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可溶型FcγRIIb含量,IPTG诱导含有pET-sFcγRIIb的大肠杆菌BL21,镍琼脂糖磁珠纯化目的蛋白,可溶型FcγRIIb包被ELISA板,ELISA方法检测其与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结合能力,免疫磁珠法分选B细胞,分组刺激培养,ELISA检测培养物上清中IgM含量。结果:SLE患者血清中可溶型FcγRIIb浓度低于正常人(P<0.05);诱导表达并纯化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为41 500的重组蛋白;重组可溶型FcγRIIb可以与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结合,二者孵育后吸光度(A)值随血清中免疫复合物浓度逐渐增高,至受体结合度饱和时达最大;不同刺激条件下B细胞培养10 d,各实验组抗体浓度均高于细胞对照组(P<0.01),SPA组、SPA+husFcγRIIb组抗体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SPA+IgG型抗人IgM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PA组(P<0.01),SPA+husFcγRIIb+IgG型抗人IgM组抗体滴度明显低于SPA+IgG型抗人IgM组(P<0.01)、SPA组(P<0.01)和SPA+husFcγRIIb组(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cγRIIb含量低于正常人,重组人可溶性FcγRIIb可以与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结合,抑制免疫复合物对B淋巴细胞的激活,减少IgM型抗体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葡萄球菌蛋白-A(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蛋白戍份,具有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IgG类抗体Fc段结合的特性,每个SPA分子可以结合二个免疫球蛋白分子,而且结合后并不影响IgG的Fab段和抗原作用。SPA由于不受第一抗血清动物种属的限制,本文将其应用于淋巴瘤(7例)横纹肌肉病(4例)免疫PAP法中,  相似文献   

20.
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的表达可促进NIH3T3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ex JSRV Env)对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完整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ex ISRV-env)的重组质粒pc DNA4/myc-His/ex JSRV-env,并鉴定其正确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pc DNA4/myc-His/ex JSRV-env瞬时转染NIH3T3细胞,利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nv的表达,利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nv表达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含ex JSRV-env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4/myc-His/ex JSRV-env;以重组质粒瞬时转染NIH3 T3细胞,检测到JSRV Env蛋白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转染pc DNA4/myc-His/ex JSRV-env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空白及阴性)细胞。结论 NIH3T3细胞表达的JSRV Env蛋白可促进NIH3 T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