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精神医学的主流是生物学派,在治疗上也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心理治疗只起辅助作用。十九世纪后半叶,受德国医学的影响,日本开始形成现代精神医学,从此以后,以生物学派为主流的倾向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由非精神科医师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正日益增多,治疗的范围也日趋扩大,希望学习临床心理学的学生也在不断地增加。近年来,在日本一般把医生所进行的心理方  相似文献   

2.
书讯     
《实用精神医学》由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颜文伟等教授编写,内容丰富全面,适合精神科中高级医师参阅。全书22章,共64万字,496页,16开。将于今年11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价16元正。《精神医学进修讲座》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专家编写,内容新颖。主要反映近年精神医学各方面进展,适合精神科高级医师进修用。全书约50万字,将于今年10月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价5元  相似文献   

3.
有关毕业后精神科医师培训问题的几点想法余海鹰,高柏良随着人们对精神医学认识及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我国精神医学近年来有较快发展,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不足。如就全国范围来讲,精神科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及医疗水平偏低,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下面就医学院校毕业后精...  相似文献   

4.
稿约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I0006-I0006
一、《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为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正式刊物。以全国精神科医师、护士、临床心理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稿约稿约     
《四川精神卫生》2010,(1):I0005-I0005
一、《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为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正式刊物。以全国精神科医师、护士、临床心理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6.
稿约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3):I0006-I0006
一、《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为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正式刊物。以全国精神科医师、护士、临床心理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7.
稿约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1):69-I0005
一、《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为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正式刊物。以全国精神科医师、护士、临床心理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杨德森教授是我国现代精神医学第2代(指1949年以后)开拓者的领军人,他刻苦钻研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为提高发展我国精神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培养年轻精神医学精英方面被国内外同道赞颂敬佩,影响极其深远。第一次见到杨德森教授是在1980年夏天,那时我正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学习,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因"革命"而长期荒废学业来自基层的精神科中年医师都非  相似文献   

9.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的《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已创刊4年。本刊为神经科、精神科及精神卫生专业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以广大神经科、精神科医师及精神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相关各学科基础与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本刊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及精神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1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欢迎与本刊内容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方法交流、通讯报道、经验与教训、专题讲座(讨论)、综述、文摘、会议(座谈)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见闻、国际动态等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10.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的《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已创刊2年。本刊为神经科、精神科及精神卫生专业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以广大神经科、精神科医师及精神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相关各学科基础与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本刊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及精神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1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欢迎与本刊内容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方法交流、通讯报道、经验与教训、专题讲座(讨论)、综述、文摘、会议(座谈)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见闻、国际动态等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11.
稿约     
一、《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为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正式刊物。以全国精神科医师、护士、临床心理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二、本刊欢迎下列稿件:1、反映和报道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与临床实用经验。2、有关精神医学的综述、讲  相似文献   

12.
湖南医学院受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于1984年5月28日至6月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了“精神医学毕业后教育全国讲习班”。参加者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精神科教师及医师共八十余人。外国专家有美国的A.M.Freedman、日本的西园昌久、澳大利亚的B.Raphael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代表新福尚隆,他(她)们分别介绍了美、日、  相似文献   

13.
精神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精神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了上海市某精神科医院1995-1999年期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共47起。结果: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1)对精神科诊断的曲解;(2)对意外事件的不理解;(3)对服务态度不满意,(4)医疗技术水平问题;(5)对精神科医疗常识匮乏,针对这些原因和特点提出精神科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1)普及宣传精神医学常识;(2)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3)建立大专科小综合精神科医院;(4)建立病人住院意识保险制度;(5)建立精神卫生法,结论:根据精神科医疗纠纷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荟萃分析是循证医学重要的技术和工具,深受临床医师、指南制定者和卫生决策部门的重视,但国内精神科相关的荟萃分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尚追不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我国精神科的科研素养,普及循证医学的思维,推广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研究方法,鼓励年轻学者们开展精神科相关的荟萃分析,有利于我国精神科临床与科研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探索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等对194名内科及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工龄、受教育程度等对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精神科医护人员低成就感明显,情感枯竭显著;内科护士情感枯竭高于精神科。医务人员情感枯竭与职业满意度各维度负相关性明显。玩世不恭与职业满意度各维度、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低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呈负相关,与精神质及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内在满意度及有无子女3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务人员情绪枯竭程度(P<0.05)。内在满意度、工龄、社会支持总分及有无子女4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务人员玩世不恭程度(P<0.05)。精神质、受教育程度、职务、婚姻及神经质5个因素能有效预测医务人员低成就感程度(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明显,特别是精神科医师的职业倦怠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关于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规范化”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选择的余地就明显增多。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单位以及各个精神科医师的传统习惯不同,用药的品种、先后顺序就会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品种的药物在疗效上存在着差异、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又有区别,再加上药价的高低、使用方法的繁易等不同因素,就逐渐使精神医师有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7.
稿约     
《四川精神卫生》2012,(1):69-I0005
一、《四川精神卫生》杂志为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正式刊物。以全国精神科医师、护士、临床心理工作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人员为主要对象。二、本刊欢迎下列稿件:1、反映和报道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与临床实用经验。2、有关精神医学的综述、讲座、学术讨论、学术交流、临床经验、病例报告、调查研究、护理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精神医学奠基人之一、医学教育家、原汕头大学副校长兼汕大医学院院长、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名誉主任、中华精神科学会顾问、广东省精神科学会顾问伍正谊教授因病不幸于1996年7月28日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9.
著名老一辈精神医学专家伍正谊教授逝世我国现代精神医学奠基人之一、医学教育家、原汕头大学副校长兼汕大医学院院长、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名誉主任、中华精神科学会顾问、广东省精神科学会顾问伍正谊教授因病不幸于1996年7月28日逝世,享年84岁。伍正谊教授1...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精神科医师培养工作,提高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体系,开展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从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社区实践 等教学内容方面学习,同时从教师能力、教学理念、形式等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优化,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相结合,穿插强化培训班以强化教学内容,并严格全面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通过对精神科转岗学员 系统的培训,精神科转岗学员重点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 达到胜任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从而进一步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 医师培养,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缓解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