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内的定位分布,探讨DMT1异常表达影响脑铁代谢平衡从而参与A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DMT1在9月龄APPsw/PS1小鼠大脑皮层的阳性分布;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DMT1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老年斑内的一致性分布和位置关系。结果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老年斑内均有DMT1阳性表达;DMT1和Aβ免疫双标发现DMT1免疫阳性产物与Aβ共存于老年斑,二者分布具有一致性。结论DMT1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老年斑内大量表达,其分布与Aβ具有一致性,提示DMT1可能参与AD脑内Aβ沉积和老年斑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野生型小鼠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野生型小鼠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刚果红染色标记Aβ斑,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DNF在野生型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层和海马内的表达,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层和海马区都形成Aβ斑,且12月龄小鼠Aβ斑的数量多于6月龄(P0.05)。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数量多于野生型小鼠(P0.01)。野生型小鼠皮层和海马区BDNF的表达量高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P0.01)。水迷宫检测显示,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逃逸潜伏期长于野生型小鼠,而60 s内穿越平台所位象限的次数少于野生型小鼠,且游泳轨迹杂乱无章。结论:APP/PS1双转基因型小鼠皮层和海马区BDNF的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小鼠,并伴随着神经元凋亡的增加,且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这些结果提示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可能与BDNF表达减少导致神经元凋亡增加有关,这也许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和糖尿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及代谢相关酶类的表达情况,以便从分子水平找到糖尿病并发AD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5月龄双转基因痴呆症模型小鼠(APP/PS1双转基因小鼠)、ob/ob T2DM肥胖模型小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对照,分别用免疫组化染色、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脑内老年斑(SP)、Aβ含量及Aβ代谢酶类的表达情况。结果 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均可见一定数量的SP;ob/ob小鼠大脑皮质内偶可见SP,而对照组未见SP。与对照小鼠相比,APP/PS1与ob/ob小鼠脑内Aβ40、Aβ4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APP/PS1小鼠脑内Aβ水平显著高于ob/ob小鼠(P0.05)。APP在APP/PS1小鼠脑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小鼠;在ob/ob小鼠脑内的表达要强于对照小鼠(P0.05)。Aβ生成的关键酶BACE1在APP/PS1与ob/ob小鼠脑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小鼠(P0.05),但其在APP/PS1小鼠脑内的表达要强于ob/ob小鼠(P0.05)。Aβ降解的关键酶IDE在APP/PS1与ob/ob小鼠脑内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小鼠(P0.05),且在ob/ob小鼠脑内表达最低。结论 Aβ生成与降解的异常以及其异常聚集沉积不仅发生在早期AD脑内,同时也发生在T2DM脑内,提示Aβ过表达可能是促进2型糖尿病并发AD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HM)能否通过影响自噬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发挥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7月龄的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D组和DHM组,同月龄野生型(WT) C57BL/6J小鼠作为WT组,每组10只。DHM处理DHM组,同浓度DMSO稀释液处理AD组和WT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IHC)、甲硫素S(ThS)染色以及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的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p62、Cathepsin D和LAMP1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脑内自噬结构微观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AD组小鼠在水迷宫检测中平均潜伏期、探索路径增长(P 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 0.01);脑内Aβ斑块增加(P 0.01),出现较严重的水肿,并发现了深染的晚期自噬体; LC3-Ⅱ/Ⅰ比值降低(P 0.01),p62、LAMP1和Cathepsin D表达增加(P 0.01); DHM处理后可以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P 0.05); Aβ斑块减少(P 0.05),水肿现象减轻,并发现了自噬溶酶体的存在; Beclin1表达增加(P 0.01),p62、LAMP1和Cathepsin D表达减少(P 0.01)。结论:DHM能够通过促进Aβ的降解,以减少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进而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病理学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运用该模型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辨别实验、Y迷宫以及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月龄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运动、新物体辨别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脑内Aβ含量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等病理特征的变化。结果: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的运动能力随月龄增加逐渐下降,9月龄时对新物体的识别、工作记忆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均出现明显损害。同时,该转基因小鼠的海马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Aβ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9月龄时各种病理变化更为明显。结论: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脑内病理改变,9月龄时各种认知行为发生明显异常。提示该转基因小鼠脑内病理改变可能早于行为异常,因此可根据实验目的选取相应月龄的动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APP/PS1转基因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鼻腔给予小鼠NGF治疗14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老年斑的分布,应用免疫印迹检测小鼠脑内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p-β-catenin的表达。结果:Aβ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大脑内的Aβ老年斑相比较,NGF治疗组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Aβ老年斑数量减少了30.22%,沉积减少了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外源性NGF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GSK3β的表达,增加β-catenin的表达。结论:外源性NGF可能通过抑制GSK3β的活性和增加β-catenin的活性,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突触障碍密切相关,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在突触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然而,PAK与AD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实验用分子生物学及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了不同周龄APP/PS1转基因AD小鼠模型海马中PAK3(PAK的代表性亚型)、pPAK(磷酸化的PAK)和Aβ42(含42个氨基酸片断的Aβ多肽)的表达水平以及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中PAK3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的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中,均没有显著性差别;而pPAK表达则出现显著性降低(32周),并且随年龄增长进一步下降。Aβ42的水平在转基因AD小鼠模型海马中增加较早(22周),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Nissl染色显示,转基因AD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无明显数量变化;而Golgi银染法显示,转基因AD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树突显著变形、紊乱。这些结果说明,在APP/PS1转基因AD小鼠模型PAK表达正常,但PAK的磷酸化过程出现了异常,导致其活性不足。Aβ42的毒性作用可能是导致pPAK活性下降的原因,而pPAK的下降又可能是影响海马神经元树突发育、造成其变形、紊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带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启动子的e GFP-wt PP2A慢病毒,特异性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P2A。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对照+慢病毒空载体组(Con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慢病毒空载体组(APP/PS1组)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慢病毒感染组(PP2A组),各组小鼠经侧脑室注射慢病毒4周后,采用脑片免疫荧光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水平,通过Golgi染色观察树突棘密度和形态学变化,电镜检测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的厚度,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检测感染慢病毒后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降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β的水平,增加树突棘密度、有突触功能的蘑菇状树突棘比例和PSD厚度,缩短寻找平台逃避潜伏期。结论: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D样Aβ聚集的病理改变,具有重塑突触结构与功能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二十碳五烯酸(EPA)对创伤性脑损伤APP/PS1转基因小鼠淀粉样肽沉积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对3月龄APP/PS1小鼠施行创伤性脑损伤(TBI)手术并在手术当天即开始对其进行为期30天的EPA乙酯治疗(腹腔注射,1g/Kg/d)。TBI手术30天后(小鼠4月龄),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脑内淀粉样肽(Aβ)负荷,通过Y-迷宫自发变更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状态。结果 TBI手术造成小鼠皮层明显空洞形成和组织缺损,4月龄APP/PS1/小鼠海马区开始出现Aβ斑块,TBI可显著加重APP/PS1小鼠海马区Aβ负荷,而EPA治疗后APP/PS1小鼠海马区Aβ负荷可恢复至生理水平。4月龄APP/PS1小鼠并未出现显著认知功能损害,TBI可使APP/PS1小鼠探索活跃度、空间工作记忆和危险识别能力明显降低,EPA治疗可恢复至未损伤小鼠同等水平。结论EPA治疗可降低创伤性脑损伤AD模型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沉积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无偏性体视学定量研究雌激素对app/ps1双转基因(app/ps1 dtg)AD模型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老年斑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雌性app/ps1 dtg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于颈部皮下植入可持续释放60d的17β-雌二醇片剂(17-β pestradiol,E2);60d后取脑行冰冻切片,6E1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沉积于海马的Aβ,刚果红组织学染色显示老年斑,无偏性体视学测量海马内Aβ斑及老年斑的总体积。结果:E2抑制Aβ在海马内沉积,降低海马内Aβ斑的总体积,并抑制老年斑的形成。结论:E2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E2抑制Aβ在脑内沉积并聚集形成老年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