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莪黄汤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83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治疗后的肠道菌群(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血清二胺氧化酶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大肠杆菌数量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调节其体内肠道菌群失衡,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并发症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2.
侯俊明  王磊 《西部中医药》2012,25(11):85-87
目的:观察莪黄汤联合化疗对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前切除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加用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排便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排便次数、大便失禁频次评分、大便能否在15分钟内排完、是否存在不能完全排净的感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便次数、大便失禁频次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大便能否在15分钟内排完、不能完全排净的感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莪黄汤可有效改善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毒性、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SF-36生存质量结果。结果:治疗组感染、溃疡、呕吐Ⅱ~Ⅳ级发生率分别为5.00%、0%、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SF-36生存质量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灌肠能够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毒性、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莪棱胶囊联合保留灌肠防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莪棱组与对照组各60例,莪棱组患者在术后口服莪棱胶囊联合中药处方熬汤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丹那唑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莪棱组治疗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为66.07%,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莪棱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莪棱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13.79%,对照组复发率33.93%,莪棱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P、PR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莪棱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莪棱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症状及调节性激素水平,降低囊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选择9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5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随机从观察组中选取10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组织标本中CEACAM1、VEGF表达情况,并记录MVD值,对CEACAM1、VEGF表达情况与MVD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CEACAM1、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均0.05)。观察组中CEACAM1、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均有关系(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关系(P均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EACAM1、VEGF和MVD均具有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 CEACAM1、VEGF的高表达及MVD的升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进展关系密切,通过调节CEACAM1、VEGF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疗法配合FOLFOX方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疗法配合FOLFOX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A、SOD、VEGF水平、肛门直肠测压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OD水平及ARP、MSP、 RAIA、MTV水平高于对照组,SAA、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肛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疗法配合FOLFOX方案可促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SAA、VEGF水平,对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Lgr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其中10例患者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标本中Lgr5、VEGF及VEGFR-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Lgr5、VEGF及VEGFR-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Lgr5、VEGF及VEGFR-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Lgr5、VEGF及VEGFR-2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均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且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Lgr5、VEGF及VEGFR-2之间呈正相关性(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Lgr5、VEGF及VEGFR-2表达均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gr5、VEGF及VEGFR-2高表达且具有协同正向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裸鼠采用盲肠黏膜内注射HCT116细胞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予健脾消癌方10、40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2 ml/10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癌肝、肺、淋巴转移情况。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肝、肺、淋巴转移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肝、肺转移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E-钙粘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波形蛋白、TGF-β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通过TGF-β介导而上调E-钙粘蛋白、下调波形蛋白表达,逆转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肿瘤组织上皮间质转化进程,可能是其拮抗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e,DHA)对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结直肠癌模型.将造模成功裸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Fu 20 mg/kg),DHA高、中、低剂量组(120,60,30 mg/kg).观察各组动物肿瘤的重量及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各组裸鼠肿瘤组织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5-Fu组及DHA高、中剂量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1或P<0.05);5-Fu组和DHA高剂量组Bcl-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 0.01或P<0.05);5-Fu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刺激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莪术醇对人结直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莪术醇高、中、低剂量(80,40,20 mg·kg-1)组,模型组,空白组,每天ig给药1次,给药21 d。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瘤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莪术醇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肿瘤的瘤体积、瘤重及VEGF,COX-2的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莪术醇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66.88%,42.08%,25.73%;模型组VEGF表达量与莪术醇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OX-2表达量与莪术醇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COX-2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874,P0.01)。结论:莪术醇抑制结直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COX-2表达有关,并且可能通过COX-2/前列腺素E2(PGE2)/VEGF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欢  高亭  代引海 《山西中医》2014,(12):34-35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化痰解毒方对结肠癌瘤体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人VEGF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癌组织经过培养及给予中药化痰解毒方进行体外干预后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过化痰解毒方干预的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为16.7%(5/30),对照组为86.7%(26/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1.312,P0.01)。结论:化痰解毒方能明显抑制VEGF在结直肠癌瘤体组织中的表达,从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揭示化痰解毒方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从中医方面证实痰瘀、毒邪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补气化痰方)、中药对照1组(黄芪)、中药对照2组(瓜蒌薤白半夏汤)、西药对照组(氯沙坦钾)、模型组(仅进行心梗造模)、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予相应的措施干预28天。观察比较各组的大鼠生存率、心脏超声射血分数(EF),心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各组大鼠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除正常组外,各组心脏EF下降(P〈0.05)。复查心脏超声,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与术后48 h EF的差值比较,治疗组较模型组、中药对照1组、中药对照2组、西药对照组EF下降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较模型组、中药对照1组、中药对照2组、西药对照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痰方能有效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脏EF值,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调控缺血心肌VEGF表达,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肝肾清毒饮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桦  章文平  廖洪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198-2200
目的:观察肝肾清毒饮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护肝、退黄降酶、促肝细胞生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肝肾清毒饮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血氨、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43.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肾清毒饮联合中药灌肠明显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中医症状积分,且明显提高疗效,同时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和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6.2%),(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即辨证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出现不完全性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联合应用硼替佐米化疗后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辨证中药保留灌肠,以大承气汤为主方,随证加减。而对照组予0.2%肥皂水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2.5%(P<0.05),且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应用中药灌肠结合西医对硼替佐米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完全性麻痹性肠梗阻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梗阻症状、缩短病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汤对荷肝癌H22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BALB/c荷H22肝癌小鼠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健脾柔肝汤低、中、高剂量组,5-FU组,观察健脾柔肝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健脾柔肝汤对荷肝癌H22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健脾柔肝汤低、中、高剂量组,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0.56%、50.58%、23.34%、77.5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健脾柔肝汤中剂量给药组和5-Fu给药组瘤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柔肝汤低、高剂量给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柔肝汤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BALB/c小鼠H22肝癌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P〈0.05),以中剂量组最明显(P〈0.01)。结论:健脾柔肝汤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荷瘤小鼠肿瘤组织VEGF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葛根苓连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口服中药同时配合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更汤对围绝经期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4~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为青年组,其余30只均摘除双侧卵巢去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围绝经期模型组与青年组予0.9%Na Cl溶液灌胃,中药组予调更汤,西药组予倍美力。灌药8周后,检测下丘脑及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瘦素(Leptin)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生殖内分泌情况。结果 1造模成功后血清及下丘脑性激素的变化: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T水平显著降低(P0.01),FSH、LH、Leptin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2中药组给予调更汤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E2水平显著提高(P0.05),FSH、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但对LH、T影响不明显(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血清E2、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中药组给予调更汤后下丘脑性激素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下丘脑E2、FSH、LH、T变化不明显(P0.05),但可明显降低下丘脑Leptin含量(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下丘脑E2、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更汤可通过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FSH与Leptin水平,进而减缓卵巢退行性变,延缓卵巢衰退,提高卵巢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2组,改进组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有效率及治愈率、药液肠内保留时间等治疗指标是否有差异。结论:改进法治愈率达55.00%,总有效率达96%,而传统法治愈率仅为21.05%,总有效率为73.64%,改进法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于传统法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西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