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伟 《海南医学》2001,12(4):54-5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78例乳腺肿块进行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分析探讨肿块在良恶性方面的显像差异及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结果良恶性肿块在边缘形态、内部回声、侧方声影、后方回声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CDFI方面肿块的血流显示率及平均血流速度在良恶性肿块中均有较明显差异.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检查有明显鉴别诊断价值,进一步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可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陆秀谭 《吉林医学》2015,(3):483-48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乳腺肿块患者,回顾术前超声检查资料,分析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点。结果:4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高频彩超诊断,共有45个肿块,其中36个良性肿块,9个恶性肿块,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为38个良性肿块,7个恶性肿块。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并分析对比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236例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173例,恶性肿块63例,良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4%(165/173),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1%(58/63)。结论:以高频二维超声检查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的血流特征,对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高频超声诊断的109例肿块中,良性88例,恶性11例,未定性10例。肿块超声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与手术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2.6%。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却趋于年轻化。现在乳腺肿块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超声、钼钯、红外线等。临床经验证实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该文对4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瘤和25例恶性肿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及肿块的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龚雪琴 《吉林医学》2010,31(6):746-74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并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方法:对128例患者,分析乳腺肿块的高频和多普勒超声特点,评价其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分析乳腺超声对肿块良恶性的的诊断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论:乳腺超声显像对鉴别良恶性具有特征性表现,对声像不典型的早期微小肿块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需结合其他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显像技术对51例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通过二维声像图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结合临床病史,做出超声诊断,并与红外线扫描结果相比较,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照。结果: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92.1%。是诊断乳腺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7.5MHz普通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应用普通高频超声诊断的67例乳腺肿块,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显像表现和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病理结果者60例(89.55%),良性符合率为90.91%,恶性符合率86.96%。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76 例乳腺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内回声、有无钙化、侧方声影等特征,然后结合血流将其分为良、恶性,与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的良、恶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分别为92.186%、90%、92142%.结论 二维声像图特征是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基本依据,符合率高,超声对于乳腺疾病来说,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87例和恶性肿块3例的高频彩色超声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为98%。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72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二维超声观察肿块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包膜(完整或不完整)、内部回声(低回声或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均质性、微小钙化等;观察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布特征;分析上述二维超声成像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包膜、微小钙化、血流形态等方面有差异显著。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常春  吴嗣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08-1109,111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图像、血流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65例和恶性肿块25例的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肿块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94.4%。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线扫描与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近红外线扫描(infrared light scanning, IFS)与X线摄影(mammography)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13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行近红外线扫描及X线摄影检查,并分析近红外线扫描与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对乳腺纤维腺瘤诊断符合率近红外线扫描显著高于X线摄影(P<0.05),对其余肿块无显著差异;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其中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肿块检查中与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相似,联合检查可进行互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乳腺肿块患者,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和二维超声检查,将其分成良、恶性组,且在术后进行病理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在肿瘤形态、包膜、边界、钙化灶、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和侧方声影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低回声乳腺肿块较为多见,超声诊断72例为良性肿块,18例为恶性肿块。结论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超声诊断及鉴别的基本依据是二维声像图特征,有着较高的符合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表现特征,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共83个乳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良、恶性乳腺肿块在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侧方声影、纵横比等高频声像图方面及血流形态丰富程度、血流参数(Vmax-最大流速,RI-阻力指数)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方面均有其表现特征,但亦有部分病例其超声表现有交叉现象,故应综合分析、判断,方能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水平。结论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较准确地对乳腺肿块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郭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27):182-18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PDI)超声对乳肿块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2例乳房肿块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48例为乳腺结构不良,17例为单纯乳腺囊肿,未经手术治疗,137例为实性肿块。该文主要对137例经高频CDFI及PDI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及PDI超声诊断137例实性肿块中,良性115例,恶性22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肿块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除2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外,总符合率98.5%(135/137)。高频CDFI及PDI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血流检查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块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CDFI及PDI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对病人治疗、临床手术均有指导义意,可做为乳腺肿块确诊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3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分析的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 超声怀疑恶性肿块21例,术后病理证实17例,另有两例为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一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一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符合率为81%.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能反映乳腺肿块的形态、部位、内部回声等,而且可提供肿块内血流动力学参数信息,可大大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 进行鉴别,但仍有局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84例乳腺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内回声,有无钙化,侧方声影等特征,然后结合血流将其分为良,恶性,与病理学结合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的良,恶性符合率分别为:90%,89%,92%.结论 二维声像图特征是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基本依据,符合率高,超声对于乳腺疾病来说,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及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乳腺肿块进行高频CDFI超声检查诊断、定位,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诊断50例肿块中,乳腺增生症21例,乳腺纤维瘤11例,乳腺癌15例,导管乳头状瘤1例,慢性乳腺炎1例,浆液性乳腺炎1例。高频超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高频CDFI超声符合率为92.0%(46/50),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血流检出率为70.0%(35/50)。良、恶性肿块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手术证实,全部肿块均在超声定位象限内。结论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性质、定位、良恶性鉴别诊断及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应作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伟英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16-17,22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观察乳腺间质内纤维结构(深、浅筋膜和Cooper’s韧带)改变对判断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乳腺肿块38例(恶性27例,良性11例),术前高频超声扫查,观察肿块周围纤维结构的声像图改变。结果良、恶性肿块中浅、深筋膜和Cooper’s韧带发生改变的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0)。结论高频超声观察乳腺肿块周围纤维结构的改变对判断肿块性质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